社会化供给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18-02-08 09:00: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讯(驻陕西记者 秦 毅)“我们现在可忙了!不仅免费给留守儿童教舞蹈、排节目,还忙着编写以脱贫攻坚和平安建设为主题的小戏、小品,编排一系列展演节目。”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池河自乐社社长程定珍说。这也成为石泉县近年来贯彻落实文化部等七部委出台的《“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过程中,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日前,石泉县池河镇文体中心热闹非凡,池河镇“庆元旦暨池河自乐社成立20周年文艺会演”在这里举行。池河自乐社是池河镇一支业余文艺团队,多年来代表池河镇参加陕西省级、安康市级各类舞蹈比赛,还与专业舞蹈团队同台角逐陕西唯一的舞蹈艺术类综合性奖项——陕西舞蹈荷花奖。“能有机会参加陕西舞蹈荷花奖大赛,是池河自乐社的荣幸,更是我们池河镇的骄傲。”池河自乐社成员孙世兰激动地说。
“以池河自乐社为代表的一批骨干文艺团体的发展,既是石泉县公共文化不断繁荣的写照,又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挖掘地方文化、激发文化活力的生动体现。”石泉县文联主席王洪宝表示,通过放手发动群众,激活文艺团体的活力和创造力,石泉县不仅创排了多部贴近群众生活,以脱贫攻坚、新民风建设为主题的文艺作品,而且充分营造了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氛围。“基层群众自发编创节目及对外交流参赛的积极性大幅提升,群众性文艺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王洪宝说。
石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有18.3万人,下辖11个镇161个村(社区)。近年来,石泉县以巩固提高陕西省级文化先进县成果和创建国家级文化先进县为抓手,坚持“文化引领发展、文化服务人民”的工作导向,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深入挖掘石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繁荣和发展石泉文化艺术,全力促进县域文化繁荣兴盛。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首先要知晓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然后努力贴近需求,供应受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石泉县文广旅游局文化股股长兼县图书馆馆长吕根木介绍,在建成县、镇、村三级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网络的基础上,石泉文化部门及社会力量积极提供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石泉县图书馆为县“两会”代表、委员提供文献信息专题服务,为方便乡镇基层群众掌握农产品电商营销技能和智能手机操作开展巡村培训;石泉县文化馆为传承汉调二黄、火狮子舞等当地非遗项目,在4A级景区汉江石泉古城开展常态化的民俗文化展演。同时,石泉县各文化站还为辖区村(社区)广场舞爱好者开展“月月喜相逢”教练员培训活动,全县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三留守”群体开展“爱心三送”活动(为留守老人送陪伴、为留守妇女送智慧、为留守儿童送关爱)等,有效促进了全县人民群众充分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
此外,在文化产品供给方面,石泉县采取订单式服务,按照满足群众“有戏看、有书看、有电视电影看、有文娱活动参与”的基本要求,大力实施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并开展“三级联动·健康阅读”等一系列社会化服务,重点在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产品。
社会化供给助力成为石泉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特点。石泉县通过采取结对帮建、奖补扶持,鼓励各类文化组织机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培育非营利性文化群团组织,已建成镇、村(社区)农民自乐班、社50余个,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14个,基本实现电影放映“一村一月一场”的目标。据了解,目前,石泉县已发展并成立县书画家协会、县民族乐团、鬼谷子文化研究会、蚕桑文化研究会、汉江文化艺术团、城关镇舞蹈协会、北街社区合唱团等文化类群团组织48个,在册专兼职文化文艺工作者、爱好者近4000人,实现了专业技能、文艺特长的施展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
石泉县还推行“文化使者”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志愿者自身业务专长开展志愿送戏、送讲座、送书法、当导游、当图书管理员、当文保员等服务。据统计,近两年来,石泉县已组织有艺术专长的志愿者深入全县社区、农村,开展免费惠民演出活动、送图书、送春联、送书法作品活动600余场次。
“以民生需求为改革导向,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内容载体、方法手段的创新,是实现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也是满足石泉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着力点。”石泉县文广旅游局局长阮长凌表示,该县正全面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今后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