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七旬制笛翁“守”艺五十余载
2017-11-19 09:24:00 来源: 无锡日报

无锡日报讯 “目前无锡地区还在专职做笛子的,我应该是‘独苗’一个。当年与我一同入门、一起进厂的朋友们,也已大多转行了。”11月18日,无锡梅村街道梅荆花苑一户民宅中,老手艺人朱黎源向中新网记者感慨,制作竹笛这个行当既不赚钱,又辛苦,所以现在年轻人大多“看不上”这个,更不用说来学、来传承了。虽然现在自己仍“守着”这门手艺,但未来何去何从,已不敢再去奢想。

  朱黎源今年70岁,从18岁开始进厂学习制笛算起,他从事笛子制作的“工龄”已有50余年。上世纪90年代,朱黎源在家中开起了“家庭作坊”,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工人,后来,他的儿子也被“编队”,加入到制作笛子的队伍中来。
  “早年间,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的制笛水平都很高,当时做的笛子,都是供不应求。”朱黎源回忆,他年轻的时候,苏州产的笛子特别好卖,但随着浙江地区家庭作坊的兴起,以及上游竹子供应商的“严控”,苏州、无锡一带的制笛业逐渐“萧条”。时至今日,还在专职制作笛子的手艺人已是屈指可数,在无锡地区,仅自己与儿子二人而已。
  “儿子曾随我一起做了6年笛子,现在他出去上班了。周末空闲时,也会来帮我一把。”说到“子承父业”的话题时,朱黎源略显无奈,他说儿子对制作笛子这门手艺很喜欢,也有坚持,但无奈做这行的收入少、费时间,为了养家糊口,儿子选择了出外上班。
  记者在朱黎源位于梅荆花苑的家中看到,这间不大的屋子起名“黎源乐府”,屋子中满满当当的放置了竹子、半成品竹笛、绞刀等物件。朱黎源坐在窗户前,手拿竹子雕刻、打磨、缠绕……在谈及为何能够“坚守”这门不赚钱的手艺50多年时,朱黎源坦言是喜欢,在他看来,制作笛子的50余道工序,已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笛子好不好,行家一吹就知道。”谈起笛子,朱黎源“精神大振”,他说,会吹笛子的不一定会制作笛子,而制作笛子的一定要会吹笛子,这样才能明白笛子到底好不好。一支笛子拿在手上,首先看外观,材料好不好,工艺精不精,然后还得看音色、音准,看它的高音能不能上去,低音能不能下去,超高音能不能吹上来。
  “我自己是很满足的,做笛子的收入,对年轻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比以前还是很不错的。我靠着这门手艺养家,对这个行当有感情了。”朱黎源说,其实无锡这个地方学笛子的人很多,市场也很好,可遗憾的是,学者甚多,制者寥寥无几。“如果有人愿意来学做笛子,我一定会倾囊相授。”
  记者了解到,朱黎源现在每年制作、出售的笛子约在4000支左右,这其中,有一半是无锡当地人买去了。此外,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海外买家也是“慕名”而来,采购朱黎源制作的笛子。
  “这个月下旬,美国的客户就要来买笛子了,他以往每年都会来我这一趟,每次买个几十支带回美国。”朱黎源说,因为接触网络的时间太晚,他的笛子在网售一块也见效甚微,很多客户是靠着他人“口口相传”而来。
  朱黎源说,对于儿子暂时的“放弃”他是支持的,毕竟仅做笛子无法维持家用。“但我不会轻易放弃,如果将来我做不动了,我也会‘动员’儿子,请他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对于无锡制笛行业未来的发展,朱黎源很不“乐观”。“做笛子,不是说想做就做的,除了收入少之外,还需要从业者有多年的积累,要特别能吃苦,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朱黎源担心,这一行也许很快就是“后继无人”了。
  朱黎源的担心也并非“个例”,早几年前,梅村的二胡制作艺人们也曾遇到过此类问题。
  不过幸运的是,当时梅村街道对当地的二胡制作从业者有效指导、大力宣传,攒下了“中国二胡之乡”的名号。同样是管弦乐器,如今“梅村二胡”已是蜚声海外,不仅名声大,效益也很好。更重要的是,在梅村,制作二胡的“新生代”也出现了,这对传统手艺人来说,是值得欣慰的。
  如今,朱黎源会在其制作的每一支笛子上都刻上自己的名字,意在烙上个人的印记。他热爱这个行当,他没有别的爱好,他每天下午三点后出门一趟,为的是帮老伴去买个菜。回到屋中,朱黎源就埋头制作笛子,一只收音机、一盏台灯、一杯清茶,在他开工时常伴左右,他把平日里的大多数时光,揉在了对笛子的“爱意”中。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