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献策影视创作:多些“精神食粮”
2017-09-25 08:54:00 来源: 中新网

  

  9月24日,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创作分享会在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期间举行。 徐雪 摄  

中新网讯(记者 徐雪)9月23日至24日,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期间,来自文艺界、学术界、投资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言献策,为更多的影视创作提供可以借鉴的新思路。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说,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已经到了一个井喷式的阶段,过去短缺型的经济供给和文化供给的局面已经改变了,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但是在“精神食粮”的供给上还有“吃不好”的问题,低俗的、媚俗的、恶俗的东西太多,精品的东西太少。

“因此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供给的产品必须是精品,这就是当前无论在生态领域,还是在精神领域必须坚持的一个新的原则和底线。”连辑还说,供给什么样的影视产品,一定会培养出什么样品格和精神气质的观众。如果我们像过去那样老提供一些伪劣的、低俗的产品,观众的品位一定是很低的。

连辑还是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出品人,他说,创作之初,仅相关学术就研究了4年,转换成文学字数超过百万字。我们做这个片子不是为挣钱,如何确立主题,如何和“一带一路”的倡议相契合,如何能够精准地、学术地、专业化地讲述河西走廊的历史,如何实现古为今用,如何做最精彩的艺术呈现?这些才是最重要的。经过超过四年的时间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才达到了目前艺术的高度,学术的高度。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冯雪松说,在历史和文化的追寻上,纪录频道这些年的努力可以说已经见到成果,未来的一年,我们还要围绕着国家的战略,国际的形象来推出符合中国名片的纪录片,使中国的国家地位跟国家的形象能够契合,能够使中国的纪录片在世界上产生影响。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关于文化和历史的坚守可能会有一些曲折。”冯雪松认为,但作为中国纪录人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我们的纪录片不应该再过多的“西天取经”了,我们应该沉下心思反观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其实我们的文化和历史中,还有很多像方大曾这样沉默的英雄需要我们发掘,还有更多的个案需要我们打深井、做深耕。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说,互联网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社会文化资源,包括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管理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基础,以及社会关系的基础。如果我们不对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去做一个深究,可能对很多产品的设计,包括传播的路径的设计,包括传播形态的设计不一定能“摸到脉上”。

何苏六称,近年来,人们对短视频的亲睐在空前的发展。这种改变与转型,恰恰迎合了时代新消费体验的需求,当然我们曾经特别感慨,我们曾经想抗拒碎片化,因为碎片化当时是贬义词,尤其我们纪录片人觉得,做一个长片显得有内涵、有分量,才像纪录片。

《瓷路》执行总导演董浩珉说,从故事的层面来看,《瓷路》当时定义的是从瓷器上能够看到凝固的人类历史,瓷器是中国的一个很典型的符号,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外销产品之一。《瓷路》其实不是在讲瓷器本身,而是在讲瓷器背后所承载的信息,当我们调研的时候会发现,文化其实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它包括了手工艺,包括了审美,包括了贸易,更包括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