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形势不太对劲!
2018-07-17 02:05: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感觉形势不太对劲!

1

昨天周末,带着我宝宝去我家对门商场里的儿童游乐场玩,感觉不对劲,一问才知道老板跑路了,上次图规模消费更划算,办了张卡,10送2,结果才玩了2次,还剩下10次。

不止是这个,旁边的儿童游泳馆倒闭了,儿童艺术管也关门了,小区门面、夜市上转租的门面老板换的也太快。我纳闷的是,这附近人流量非常大,消费怎么就这么不景气呢?

我端午节回长沙,跟亲朋们聚会,都说生意不好做,开鞋子加盟店的,几十块一双的鞋,顾客都嫌贵,还要趁打折买,做绝味鸭脖连锁店的也这么说,从各个连锁店数据看,省会的生意还不如县城,分析说可能真是被房价挤压透支了,我姐夫开的饭店里,厨师天天抱怨又热又累,跟狗一样,但还不敢辞职,五六千块一个月的工资,房子月供要三千,还有孩子家庭的开支要维持。

今天我看到比亚迪的闹剧,更加感觉有点不对劲,虽然迷雾重重,但翻开背后,操盘的人给各家广告公司的资金为什么还不上,恐怕主要还是因为比亚迪的资金没那么容易操控了,与新能源补贴取消,汽车销量下滑有关系。

因为今年一季度比亚迪拿了国家新能源补贴6.4个亿,但如果扣除这个补贴,比亚迪的净利润实际上是要亏损5个多亿的。

最近一堆P2P平台暴雷,业内的朋友估算,估计有3000亿资金被套,引发市场恐慌,很多人都不知道钱还能投什么。连以前被认为不可能出事的投之家都暴雷了,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投了12万,去报案时,碰到还有很多投了几百万的,真相被一点点挖出来,背后涉及三四家上市公司,有预谋的诈骗,大环境非常恶劣。

大家都说生意不好做,除了房地产一业繁荣,就是百业凋敝。

2018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55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7%,增速比1-5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高位。

其他的几个指标,都创了新高。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10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增速比1-5月份提高5.1个百分点。一二线城市虽然调控严格,且融资难度越来越大,但开发商在三四线城市拿地的热情依然高涨,现在拿地时的冲动,过一两年可能又要后悔了。

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771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增速比1-5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66945亿元,增长13.2%,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

从月度数据看,6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超过2亿平米,销售额高达1.8万亿均刷新了年内最高纪录。

很多人可能都想不明白,调控这么久了,我们的房地产怎么还在持续火爆,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却还还在持续走高,这个效果恰恰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轮动的效果,对稳定经济增长最有利,中国这么大,一二线城市数量不多,毫不起眼的但广大的三四线城市才是大市场,今年,明年对经济还将是持续的支撑,所以说,棚改完全要退出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哦,当然,除了房地产,高新科技行业还是不错,这个必须承认,比如今天群里面从事机械自动化、半导体、医疗器械的同学,就反映他们公司活的很好,又比如华为的手机销量增长就很快。

而且今年上半年高新制造业还保持着10%以上的投资增速,态势很好。但是我们高科技现在因贸易战的影响,可能会受到美国的掣肘,现在还看不出来,这点是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

2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几个关键的指标,

1、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2、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97316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主要是基建和房地产的投资减少了。

3、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跑输GDP0.2个百分点,收入为什么增长慢了?因为企业效益不好啊。

今年过去一半了,从这些指标看,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存在几个问题,现在为了防范风险,金融要去杠杆,2018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0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今年上半年发放8.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548亿元。从这两个数据来看,能看出什么呢?

人民币贷款是社会融资规模的其中一种,在表外回归表内后,现在已经成为绝对的主体了。社融规模,是实体经济的血液,也是先行指标,社融规模的减少,可以说是导致二季度实体经济下行的直接原因。

但去杠杆太狠了,GDP下降太快又不行,又得让央行降准,左右为难。

上周五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表了一篇文章,《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下大有可为》,我今天专门看了他的文章,徐局长的意思是,金融部门正在去杠杆,但我们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是真的积极,比如减税不到位,营改增,国企减税了,小微企业税收不减反增。

徐局长还感叹,金融机构的杠杆是被动加起来的,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规模扩张、杠杆率攀升的结果。地方政府的加杠杆行为是高杠杆风险的源头所在,金融机构管不住地方政府的违规融资行为,与地方政府相比,金融机构相对弱势。

看来央行是不想再背放水的这口黑锅了。

今天财政系统内也有官员专门怼他的文章,说徐局长对财政不专业,有失偏颇,有一篇笔名青尺专门在财新网发布了一篇《财政政策为谁积极?如何积极?》,大家感兴趣可以搜索一下。

青尺认为,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共谋”或“从犯”的角色,绝不是只会产生幻觉和弱势的“傻白甜”。

这个事很有意思,其实从中可以看出,不同角色因为所处的角度不同,往往就会有不同利益考虑,谁也不想背黑锅呀。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近日说,国内经济必须坚持去杠杆,不能再走债务支撑高速发展的老路。杨伟民此前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于上月宣布卸任。

杨伟民认为,近期质疑金融去杠杆的声音变多,有说法认为实体经济的困难是因为货币信贷过紧,即使货币放水,也不会流入实体经济,无非是在金融系统和房地产领域炒来炒去。

杨主任从中财办离职后,公开说了实话。

其实央行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希望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但我们去杠杆去的稍微急了一点点,现在就有一大批P2P暴雷了,再急一点,又怕经济速度掉的太快,又得降准了,所以速度得缓一缓,流动性还得保持一点松弛,不然大家都死了。

樱桃大房子(ID:ytdfz8),专注研究房地产十年,通过深入研究宏观经济走势,为读者把握房地产涨跌短周期,不唯空,不唯多,只唯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