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意志银行中国银行业分析师范海烁发布报告称,预期中国去杠杆进程将有序推进,对中国银行业继续保持乐观态度。
范海烁表示,近期上市银行股价回调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去杠杆过于悲观的情绪。若去杠杆不能有序推进, “严监管+紧信用”可能导致坏账率攀升,并促使货币政策大幅放松,进而引发银行净息差收缩以及人民币快速贬值。
报告表示,根据德意志银行最近实地调研发现,商业银行能够稳妥应对监管对影子银行的压缩,并且存款基础良好的银行可以继续扩张息差。与此同时,对1500家企业债和公司债发行人的研究也表明,得益于改革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潜在企业债务违约率明显下降。
此外,范海烁认为中国的去杠杆进程会有序推进,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压缩影子银行预计会稳妥有序推进。近期,德意志银行研究团队的实地调研发现,与市场认知相反,各金融机构对四月底颁布的资管新规应对稳妥。对于6万亿的表外非标信贷余额,其中约50-60%会在2020年底前到期,德意志银行估算余下部分银行将通过发行净值型封闭式理财产品(2万亿*)、转换成ABS标准化产品(1万亿*)、保险资金或银行贷款(4000亿*)的方式来充分衔接。对于19.5万亿的表内非标信贷余额,银行会根据现有准则来逐步追加资本计提及相应损失准备。总的来说,压缩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可控。
第二、企业盈利改善缓解信贷风险。此轮去杠杆与之前不同的地方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明显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根据财政部和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四月,所有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过去十二个月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2%和18%。同时,根据对1500家企业债和公司债发行人的调查,如果将企业当期产生EBITDA小于利息支出设定为潜在违约条件,那么发行过债券的国有企业潜在违约率从2015年的9.2%降至2017年的1.5%。另外,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过去累计确认了6万亿不良贷款,占目前贷款余额的6.4%,因此,德银预计未来大幅确认不良贷款的可能性非常低。
第三、去杠杆导致空转资金减少以及金融机构“脱虚向实”,这是范海烁认为信贷增速放缓对经济发展负面影响较小的一个重要原因。近期严监管有针对性的压缩了一部分计算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资金,例如,企业购买的理财产品余额出现明显下降。此类资金在大幅增长时对经济没有拉动作用,那么反之其压缩时对实体经济影响应亦有限。
第四、预计监管机构或将推出更多逆周期调控措施。虽然监管机构应不会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但若下行风险开始显现或者贸易战继续升级,范海烁预计中国政府或会推出逆周期的调控政策,包括通过宽松财政政策增加杠杆(例如:加大国债发行,扩大政策性银行资产负债表) 以及微调货币政策(例如: 降准置换MLF, 放宽信贷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