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雄安概念、曾与如今濒临退市的保千里搞智能驾驶,还大手笔投资过烧钱的网约车,自身主营业务利润却连年亏损——庞大集团在市场上的定位,如同汽车圈里的故事大王。而当58同城要搞汽车生态的时候,战投对象花落庞大集团,却反而显得不那么突兀了。
7月2日,庞大集团在经过为期半天的短暂停牌之后,公告称公司拟通过股权转让引入战略投资,受让方是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参与发起设立的公司。
事实上在今年5月,58同城就与庞大集团宣布,将共同出资成立汽车商务公司。为用户提供58金融的汽车融资租赁服务,共同打造互联网与线下结合的新兴汽车零售模式,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互联网汽车生活服务。
庞大集团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汽车的融资租赁业务,但是2011年该业务曾经陷入过纠纷,其后庞大集团曾通过定增努力扶持该业务,不过该项目在庞大集团2017年的年报中并未有所体现。
况且,庞大集团的名声,在资本市场上似乎并不怎么好。
“庞大”的故事
种种迹象显示,58同城似乎看上了庞大集团的线下网点资产。
庞大集团是早期国内大型汽车贸易集团,通过代理汽车的4s店进行销售和后期服务,庞大集团最为鼎盛辉煌的时候旗下拥有4s店、汽车专营店1400多家。目前,总店数已经不足鼎盛时期的一半,据年报显示,2017年庞大集团旗下的4S店的数量仅为630家,且约72%的店都集中在华北地区。
事实上,庞大集团虽然未曾通过线下的“庞大”4S布局,但是集团的每个“庞大”故事,都是以庞大集团的线下网络作为基础的。
2016年,庞大集团推出了上门保养服务平台,此后又与京东、工行融E购商城等多个电商平台合作,试图打开新车销售保养服务的“互联网+”。而庞大集团的网点,成为了京东与工行与其达成合作主要的缘由。
而在网约车的补贴战火重燃之际,2016年末,本来资金情况不甚宽裕的庞大集团斥资50亿,以“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想网约车平台“叮叮约车”投资。而根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这笔网约车投资将被平台主要用于平台日常运营,而非参与“补贴大战”。
2017年,“人工智能”开始变得热火朝天。而根据2017年6月14日庞大集团公告,公司又与保千里签订战略合作,开拓“智能驾驶”、“VR机器人4S店合作项目”等“智能汽车生态”。双方合作的契机则又再一次落到了庞大集团的网点数量上。
仅仅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保千里就被证监会定义虚构财务数据造假上市,公司目前还惨遭ST,退市之虞岌岌可危,庞大集团的“独角戏”不知道能否继续演下去。
“庞大”的债务
今年5月,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及旗下全资子公司洛阳奔驰与广汇汽车签署了《收购协议》,拟转让公司及洛阳奔驰合计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下属5家子公司100%股权,转让价款拟定位12.53亿元。而通过本次交易预计会给公司带来6.16亿元的收益。
庞大集团对此的解释是,是为了回笼资金来增加公司的利润。同时还称,在公司拥有38家奔驰4s店,卖出5家对公司未来的持续性盈利能力产生的影响较小。
然而这并不能消弭外界对庞大集团“缺钱”的传言。如果仅从业绩来看,庞大集团并没有出现得相当差强人意。近年来庞大集团的营业收入在持续攀升,2017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78%,虽然净利润同比减少44.45%,但是基本维持了2016年业绩暴增前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庞大集团上市之后,多年来其负债率一直高居不下。从2011年至2016年,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33%、85.89%、86.01%、81.9%、80.28%、81.52%,其连续六年持续在80%以上。
据2018年一季报,庞大集团整体负债为441.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89.38亿元,应付票据达到195.1亿元,债务性负债约在300亿以上,占负债比率接近7成。
为缓解公司现金流压力,公司实控人庞庆华及其第二大股东唐山盛诚企业策划公司频频进行股权质押。根据4月24日公告,庞庆华目前持有庞大集团1,362,900,000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42%;其中他累计质押了公司股份达1,362,563,000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99.98%,占本公司总股本的20.41%。
此后,5月2日,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4月28日,公司接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而立案的原因是由于持股公司20.93%的员工持股平台“包头信达民有限公司”被用于质押融资,但减持时未尽到原因披露的责任。
有意思的是,在庞大集团东窗事发之际,雄安“千年大计”正巧公布,而庞大集团因为在河北地区的积极布局,当时股价反而得到追捧。
转型困境
2017在年报中,庞大集团承认,2017年是公司发展史上最艰难的一年,融资困难、资金紧张制约了公司的正常经营。
事实上,自从庞大集团上市后,除了2016年,庞大集团的每年扣非之后的净利润均告负。这样表明了自上市以后,主营业务几乎失去了盈利能力。
而这与庞大集团的策略有关系。上市时,庞大集团共募集资金60.4亿元,这些资金被用于庞大集团的扩张,据悉,上市两年半之后,庞大集团共有1357家经营网点,经营网点数量增长46.5%,年均增长16.5%。而在上市前,庞大集团仅有926家经营网点。
而庞大的经营网点的土地大部分是购买所得,这一项支出被体现在基础设施存量上。当初为了公司的扩张,庞大集团在上市后疯狂的买地盖房,上市前的2010年12月31日,庞大集团基础设施存量为67亿元。而2013年9月30日,庞大集团基础设施存量高达155亿元,比2010年高出88亿元。
不过如此大的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利润增长,反而是不断加剧着公司的负债。
经过多年的发展,庞大集团早就有了要转型的想法,2010年庞大集团开始发展自己的融资租赁业务。所谓融资租赁就是把标的物从厂家买下来,再通过租赁的方式提供给客户使用,客户用支付租金的方式还清本金及利息后再获得标的物的产权。
不过该项业务的开展并不容易,2012年庞大集团因为融资租赁业务发生了多起纠纷,多数车主通过庞大集团的融资业务买车之后,表示自己并不知情,这也是庞大集团和车主之间纠纷的根源。
而转型之后的庞大集团,汽车销售早已不是其主要盈利手段。据悉,庞大集团早已将金融和保险作为汽车超市的主要盈利手段。同时,庞大集团也开始尝试旗下业务互联网化,推出过 “庞大养车”提供上门保养服务;网约车“叮叮约车项目”等。不过从营收比例来看,这些项目也仅仅是尝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