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IPO和再融资达2万亿,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8-05-30 11:12: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2017年以来IPO和再融资达2万亿,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多年来,中国股市以重融资作为功能定位,而在过去一两年时间内,重融资功能定位的发挥似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从2017年以来到今年的一季度,中国股市IPO以及再融资规模就达到了2.03万亿,而过去一年时间IPO与再融资突破2万亿的规模级别,确实给了经济转型以及企业壮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市场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对于“两多两少”的问题,却直接影响到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而面对间接融资渠道门槛较高、民间借贷成本偏高等现象,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方法,莫过于提升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效率,加大股市融资的需求,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股市为拓宽企业尤其是新经济企业的融资渠道,做出了不少的制度调整。其中,如CDR改革、IPO审核绿色通道等,似乎给予了不少企业尤其是新经济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行上市福利。

从药明康德到工业富联,再到宁德时代,一家家颇具市场影响力、且本身估值偏高的独角兽企业的先后上市,这本身也加快了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的上市步伐,为其打开了融资的出路。与此同时,从现阶段IPO审核的情况来看,银行、券商等机构仍在加快IPO的发行进程,而更有甚者已经完成了过会的过程,距离拿到IPO核准批文也为时不远了。

由此可见,对于当下的中国股市,IPO融资的力度保持高居不下的状态,而随着大盘股IPO、大型独角兽企业IPO的先后推进,实际上也把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挥,并进一步强化股票市场重融资的特征。

与以往的做法不同,如今即使A股市场身处熊市中后期的投资环境,A股市场的融资步伐却并未放缓,反而因独角兽的加快回归而加快了IPO的发行上市步伐。然而,与之相比,以往A股市场处于相对活跃乃至牛市行情的市场环境下,才会加大IPO发行的力度,而从近年来IPO加快发行的策略来看,或多或少暗示出市场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强,但股市投资功能却因此遭到冲击。

实际上,除了IPO融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之外,股市再融资、股权质押等现象同样得到了市场的重视,并获得了充分地挖掘。

其中,近年来A股市场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式完成融资的密度明显增加,而这也是此前再融资新规下的一种很好的应对方式。再者,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行为并未因前期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风波而停歇,反而有保持活跃的迹象,而从现阶段来看,A股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质押的情况还是占据较高的比例,质押市值甚至达到A股市场总市值10%左右。

可以这样认为,近年来A股市场的融资与再融资现象,并未因股市长期走熊而遭到重挫,反而有继续保持活跃、保持高居不下的态势。由此一来,即使股市投资吸引力骤减,市场活跃度大幅下降,也并未影响到股市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的效果。

这些年来,A股重融资定位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但也并非一味强调股市融资。在实际情况下,还是可以看到市场的一些有利的改善因素。

例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积极性明显提升,A股市场潜在的股息率得到或多或少地提升。又例如,减持新规升级版等配套举措的出炉,意在降低大股东变相减持套现的行为,降低市场频繁套利的风险。此外,则是股市退市率略有提升,但与年均上市率相比,A股市场的退市率确实低得可怜。

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本来需要实现一个持续均衡的状态,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若重融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则直接产生的结果,则是股市IPO融资需求大大提升、上市公司再融资现象频繁上演以及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套现行为频繁发生等,而这些因素对市场产生的负面冲击却基本覆盖了加大现金分红、提升退市率等利好因素,而A股市场要想获得实质性的投资信心回暖,恐怕也需要从减缓融资力度、压缩减持规模等方面下功夫。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