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仅千分之二!债券违约事件真的只是尾部的极端个案
2018-05-28 06:56: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概率仅千分之二!债券违约事件真的只是尾部的极端个案

近期,债券市场发生数起违约事件。上证报记者日前获取的权威数据显示,相较于公司信用类债券总体规模,违约事件仅为尾部的极端个案。

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32万亿元,违约率为0.2%(总违约规模/总发行规模),扣除已经延期兑付或重整完毕的债务融资工具,违约率为0.15%(正在处置中违约规模/总发行规模)。

业内专家表示,违约个案不改债市稳定大局。随着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中国债市将依然运行稳健,风险总体可控,并将在改革创新中继续健康发展。

记者获悉,下一步无论是行业自律组织,还是市场参与者,都将积极探索完善风险化解处置路径,债券市场后续管理也将更为系统化、专业化,相关的制度建设正在推进之中。

违约事件系个案

债市整体风险可控

在经历高速发展、快速扩张的10年后,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已经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支持实体企业发展、提供标准化直接融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遇到宏观经济波动和金融深化改革,个别经营管理不佳的企业出现偿付风险就难以避免。

梳理今年以来的违约案例,共性原因显而易见,美联储缩表和加息等宏观不确定性因素较强,加之在经济去杠杆的背景下,个别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过度投资等原因致使资金链紧张,融资渠道收紧,再融资压力进一步增大,进而发生实质性违约。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我国信用债违约个案相对于市场总量而言很少,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已有的个案正在进行妥善处理。违约是市场的常见现象,允许部分行业和个体违约,符合国家“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导向,有助于以短期阵痛换取经济中长期转型发展。

“当下的监管层对债券违约的态度是疏导而非严防死守,这有助于在避免风险过度积累的同时,留给市场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可能出现的违约,从而建立合理的风险定价体系。”连平说,个别违约事件的风险释放有助于促进债市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更有利于资金优化配置,从金融资源供给侧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客观地讲,年初以来的违约案例并不多,新增的违约主体家数远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

张旭进一步称,与2016年的违约情况相比,今年以来的违约情形有一些不同:

首先,导致违约的主要因素不同。2016年主要是由于经济下行的客观背景以及个别发行人的主观偿债意识淡薄所致,近期违约更多地是由于信用收缩所致;

其次,市场对于违约的预期不同。2016年市场对于违约风险的认识并不充分,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刚兑预期,而近期从违约债券违约前的中债隐含评级来看,市场已对其违约做出了充分的预期。

“预计相关企业的违约不会对信用债市场造成过于显著的影响。”张旭认为。

探索完善风险化解处置路径

目前,随着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以及交易商协会(简称“协会”)风险处置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虽然出现了个别信用风险事件,但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据悉,协会组织会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完善风险化解处置路径。目前,协会内部已经形成前后端、一二级市场紧密配合联动的风险事件处置机制;建立了大数据风险监测分析机制,通过量化分析模型对债券发行人进行分层分类管理。

4月23日,协会发布《关于切实加强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机制建设与人员配备、风险防范与处置、合规督导等方面对中介机构存续期风险管理工作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细化。

据记者了解,协会已完成《信息披露规则》与《持有人会议规程》等自律规则的修订工作,将尽快向市场发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信用债券市场没有违约其实是不正常的,风险溢价没有得到有效反映,投资人早已习惯了没有违约的市场。现在违约发生是给大家敲响了警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闭着眼睛投债了。”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刘世伟表示。

他介绍,为加强债券后续管理,近年来各主承销商在协会指导下,按照自律规则和通知的要求,不断增加后续管理人员配备;针对风险事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持续提升审慎应对、稳妥处置风险的能力。

不过,当前形势下,信用风险事件愈发具有突发性强、影响面广、传染性高等特征,这对主承销商后续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应对突发事件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

张旭认为,短期来看,信用债的违约必然会对市场参与者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少量有序违约对建立市场化的定价估值体系、完善市场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充实评级违约率数据库均有积极意义,也是对现有制度规范、机构和市场参与者行为的自我校验,有利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

推动债市健康有序发展

风险管理永远是金融行业的核心要素,应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四早”原则,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将持续推进。

5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上强调,要建立良好的行为制约、心理引导和全覆盖的监管机制,使全社会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接近交易商协会人士表示,下一步协会将推进后续管理的系统化、专业化,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风险防范“全环链”建设,加强注册发行和后续管理的全流程风险管理;

二是全面提升评级业务自律管理,引导评级机构提升风险识别和揭示能力,促进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是全面从严监管、加大违规自律处分,推动债券市场统一执法,提升市场规范运作水平;

四是借鉴成熟市场经验,深入研究受托管理人机制的国际经验,探索提升持有人会议效力、保护破产程序中的持有人权益的法律途径,同时创新违约处置方法,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再也不用怕“老赖”四处逃窜,覆盖全社会个人信用的网络来了

别再用APP查个人征信了,你的隐私正在“裸奔”!

编辑:陈羽

严正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http://www.cnstock.com/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