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ID:zgtrend) | DJ
一股对中国人的怨气正在西方蔓延。在中国生活的人可能感觉不到,而在海外生活的华人也很容易忽略。
但它却被一本杂志抓住了。
海外精英们的午后伴侣——《经济学人》在5月17日的周刊中用了十多页的篇幅,做了一个专题名为“打开国门”的中国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
经济学人上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类似操作,还是两年前的俄罗斯专题。
这不禁让人有点好奇,中国发生什么,让这本杂志如此大费周章?总不会是为了配合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吧?
当然不是。先来看看它开篇的标题——
“should be welcomed”意为“应该被欢迎”,那么对应的现实就是“不受欢迎”咯。
同中国曾经熟悉的“不被欢迎”的理由不同,这一次的“不欢迎”含有一种对迅速崛起的中国的恐惧,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新贵的冲击。
不得不承认《经济学人》的社会触觉之敏锐。西方人现在对中国的恐惧和美国利用贸易战企图扼杀中国制造2025一脉相承。
01
“黄祸论”卷土重来?
经济学人开篇提到邓小平的一句话:
“你想要多少中国人?一千万? 二千万? 三千万?”
这是1979年,邓小平和时任美国总统卡特见面,在被问询中国为什么不能大开国门时,抛给卡特的反问。意思的,如果中国放开了,到时候你们(发达国家)吃不吃得消?
现在,“中国人来了(The Chinese are coming)”,而且气势如虹。
《经济学人》这组报道的逻辑看起来是在安抚“躁动”的欧洲人:现在你的确看到了很多中国人,但他们大多数最后都会回到中国,对于已经无处不在的他们,你不用害怕。
这个“你”,指的正是日渐警惕起来的外国精英们。见诸媒体,表示这种情绪真实存在,而且不容低估。
在改革开放的前二三十年,类似卡特这样的精英阶层依然想不到中国人遍布全世界大街小巷的场景。他们更经常看到的是,一出机场便被震撼,满眼朝圣的中国人。
但是,现在的欧洲人则不一样。中国人热热闹闹地来了,他们背后不再是一个积弱积贫的中国,而是自信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在全球话语权的增强,那种随处可见的存在感被放大。
摩擦和恐惧跟随而来。
“面对崛起的大国,世界早就有这种种族色彩的恐惧。”最直接的案例就是曾经经济大好的日本。
19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由傅高义写的《日本第一》当时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的畅销读物。他描绘的日本让美国人愈发恐惧。跟日本相比,美国就像头打了麻醉针的狮子。而前几年,他又写了另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邓小平时代》。
回想1980年代,日本人在美国的投资无处不在,日本企业在纽约、芝加哥大量购置摩天大楼、日本买家频繁出现在奢侈品拍卖会上、日本车企在制造上大幅减少了成本,进口美国的日本车性价比比美国自产的还好,价格更低。
汽车之城底特律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破产了,失业工人的怨气达到顶点……于是发生了那起让许多在美华人铭记的“乌龙杀人”——陈果仁(Vincent Jen Chin)被害事件。
(被害人陈果仁,他原本计划在5天后举办婚礼。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他是一个华裔,却被两个车企失业的白人当作日本人,在大马路上被活活打死。而之后,法院却轻判了两个罪犯,仅关押了几天就得以释放……
日本好歹应属于西方,而且日本是美国的小伙伴,遇到问题互相通个气儿,就顺了。
但对于中国,欧美国家可是有“恐中”传统的,一个充满歧视意味的词在美国广为流传——“yellow peril”(黄祸),这个词主要运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当时的义和团见到洋人就杀,看到教堂就毁,这些欧洲人特别厌恶帮着辫子、“奇装异服”的中国人。
(细细的吊梢眼透露着某种狡猾和阴谋,异国装扮、指甲尖锐,活脱脱一个“恶魔”形象)
“黄祸”这个词盛行自著名版画“欧洲各民族,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俗称“黄祸图”),其草稿由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执笔,然后由画家赫曼·克纳克福斯完成,送给俄罗斯沙皇。这也体现在20世纪初期,欧洲国家普遍承认当时的东亚具备着威胁欧美霸权的潜力。(来源:维基百科)
反华的情绪还延续到了一战后,各国对中国移民进行了大量的限制,美国就推出了专门的法案禁止中国人移民,澳大利亚也如此。
而现在,这股古老的西方恐惧,正随着中国人在世界各处的活跃回来了。
02
中国人真的来了
在西方,媒体往往是社会情绪的催化剂,也是舆情的监控器,经济学人为什么写,正是它感觉到了近年来社会情绪的微妙变化。
越来越多中国人通过旅游、求学、工作和投资的方式来到西方国家,他们依靠自己的财产或能力足以在西方立足,这让当地人害怕——怕勤奋的中国人抢了他们的工作,怕中国资本渗透国家的核心产业,从而“控制”国家,怕中国体制的影响……
(经济学人:中国2016年直接投资、移民的热门目的地)
2009年,来自赫尔和利兹大学及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英国,华人比其他许多少数族裔更容易受到种族主义歧视。
比如,2009年,意大利北部城市普拉托的选民选出了一位反对“中国入侵”的市长。
而与此同时,华人维权意识也在崛起。
2016年,数以千计的中国人在巴黎的街头暴力袭击了他们的族裔亲属,他们指责警方忽视了他们。
澳大利亚的政治决策层,也有对中国人的存在感到恐惧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到澳洲求学、中国资金也渗透了澳洲的各个领域、中国个体投资者更是推高了几个大城市的房价,当地人买不起房苦不堪言。
(纽约时报)
澳洲极端保守和反移民政党One Nation的创始人韩申(Pauline Hanson)甚至在一个公开发言中疾呼,“澳洲要被亚洲移民吞掉了”!
(这句话的出处)
在美国,特朗普的反华领导班子早已说明了一切。
中国留学生人数的激增是造成各国恐慌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美国,因为美国接收了最多中国留学生。
削减州政府的预算,使得公立大学日益依赖于支付全额费用的留学生,而来自中国的学费,则撑起了许多公立学校的大部分财务要求。这也导致一些美国大学担心,中国的资金可能影响他们学术独立性。
以上是与长期生活在当地的中国人产生的矛盾,至于短期游客,一些西方人则不加掩饰他们的厌恶。中国人最喜欢的旅游国——日本,就产生过许多中国游客和当地人的冲突,来看看这组触目惊心的标题:
中国游客负面新闻不断,当然会拉低了当地人对中国人的友善度。皮尤研究机构(Pew Research)去年的调查就显示,受访的日本人只有7%左右的人对中国比较友好,其余的都或多或少有负面情绪。
近期,警惕的声音也在中国人不多的东欧出现了:
对中国人“大门开放”,西方最早是持急不可待的欢迎姿态,而现在他们的态度变得微妙复杂起来。
初期:1979-2002(中国入世)
中期:2002-2010(这一年,中国GDP首度超过日本)
现在:2010-至今(各国房价进入疯涨期)
初期,中国简直是一穷二白,能出国的并不多,而且多属于各个领域的精英,对于这些落后地区的学习者,西方也许会好奇,但基本不会太在意。
到了中期,中国人开始增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留学生、游客的快速增长。如同一个憋了很久的活火山,瞬间爆发,红色熔岩喷出。这时外国人欢迎你的钱,但鄙视你的做派、文化等等能让其产生优越感的一切。
而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人与资本的存在成为常态,这让当地人感到巨大的冲击,当然也包含着害怕。2015年之后,各类国人的负面消息就开始在媒体上铺天盖地传播开了。
以此,我们理顺了一个逻辑:
贸易战的出现,不只是因为中美贸易逆差巨大、中兴和美国的5G核心技术之争,抑或美国国家安全之威胁这些显而易见的表面原因推动的。贸易战更像是一个结果——是长期以来,中国资金对外扩张、中国人在国外越发有存在感,全球化之下各城市经济体受到外来资金强烈冲击……这些暗流涌动之下的反扑。
所以,为什么不怕?可能还怕得要死呢。
03
回家
面对大量中国个体在全球范围的迁徙,很多人抵制,但经济学人提出的观点却是——“他们应该被欢迎”,它说:
在悉尼的大学校园,中国学生填补了课堂和研究实验室。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中国科学家占据了科技公司大脑的很大部分。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普拉托,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服装工厂辛勤劳作。
在纳米比亚的小城镇,中国商人贩卖廉价商品。
来自中国的大量消费者,在伦敦的梅费尔和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抢购奢侈品牌。
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任劳任怨的中国人是有助全球的经济发展的。他们的高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他们的资金给当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他们的留学生挽救了一个将要倒闭的学校或者学院。
而在外面的中国人,也不一定打算一直呆在那。
在经济机会和国外政策环境变化的驱动下,许多中国留学生打算回国。
在意大利工厂工作的工人们,尽管他们的子女有资格在意大利接受免费教育,不少父母仍让孩子在中国受教育。
家乡的纽带,和日益增长的财富,是强大的力量,将海外游子拉了回来。
虽然很多人仍非常迷茫,“我的国还是我想象的样子吗?”
对于回国还是移民,富人比穷人更坚定地把步伐迈出国门,这让整个风向稍有些偏倚。
但在经济学人看来,越来越多中国人出国,甚至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绝对是一件好事。中国人自己会建设好自己的国家,而拥有外国生活经历的中国人,给可能产生的体制风险做了对冲。
别不欢迎中国人,他们正在改变世界,同时也会改变他们自己的国家。
国内资金冻结,海外投资正热。不知道在国内该投什么?是时候把眼光投向更多选择的海外市场了!
中国人的第一笔海外投资是什么?大约是在1849年,也就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磨坊里发现了金矿的一年后,中国投资者闻风过来挖金矿。我们的名字由此得来:海外掘金——海外资产配置第一门户。
每一篇文章,都将涵盖全球房产、货币、股市等最新动向。我们揭示信息背后的趋势,用简单而严谨的话告诉你潜藏在全球的机遇。此外, 你还可以在这了解到各国人文的实用资讯,因为投资一个国家,就是投资那里的人。
海外掘金旨在帮助有意海外投资的你,做出理性的判断,获得更好的价值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