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力行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是光伏发电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把太阳能发电产业推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今年一季度光伏发电市场整体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其中新增装机达到965万千瓦,同比增长22%;发电量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速更是高达64%。光伏发电行业动能之强劲、速度之快,出人意料,值得总结。
文丨韩文轩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副总经济师
规模高速增长、利用效率明显改善
2017年,在能源结构调整、政府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资本市场活跃、分布式电源改革、精准光伏扶贫政策、科学技术进步、开发资源丰富、补贴退坡机制、高速投资惯性、绿证交易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碳排放交易制度、煤电发展限制政策及投资惯性等因素驱动下,光伏发电产业持续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受“领跑者”等因素驱动的电价连续大幅度下调影响,电价政策区间性特征与光伏发电项目核准及投产时间序列的错位引发了光伏发电项目“抢装潮”。
2017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338万千瓦,同比增长68%。尽管增速比去年放缓近一倍,但仍表明光伏发电产业继续处在爆发式发展阶段。估计2018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会再创新高。
2017年末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025万千瓦,比2016年增长69%,提前完成《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及《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确定的1亿千瓦左右的装机目标。至今年3月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1.4亿千瓦。
而2017年我国的光伏发电量首超1000亿千瓦时,达到1182亿千瓦时,比2016年增长75%以上,使光伏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由2016年的1.1%提高到2017年的1.8%。2017年光伏利用小时1124,比2016年提高6.6%。
光伏发电装机、发电量及利用小时三个指标增速表明,光伏发电产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补贴退坡机制效果显著
根据新能源补贴退坡机制及2020年光伏发电用户侧平价上网的目标,光伏上网标杆电价连续三年进行了大幅下调,降低了社会负担,提高了光伏发电产业竞争力。
例如,在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的推动下,经过三年的连续调整,三类资源地区普通光伏电站上网标杆电价由2015年的每千瓦时0.9元、0.95元和1.00元,已经下降到2018年的每千瓦时0.55元、0.65元和0.75元,累计下调幅度分别达到38.89%、31.56%和25%。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领跑者”投标有效电价已经逼近燃煤机组上网标杆电价。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和基地建设以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市场应用和成本下降为目的,通过市场支持和试验示范,以点带面,加速技术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以及落后技术、产能淘汰,实现2020年光伏发电用电侧评价上网目标。
这项计划由国家能源局从2015年开始实施,2016年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建设项目开始探索通过市场化招标确定项目业主和上网电价,2017年实施第三批。第三批“领跑者”项目招标将投标电价权重提高到35分,是决定中标的最关键因素。光伏“领跑者”基地正在成为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运营的主要形式,实施效果显著。
其中,吉林白城应用领跑基地中标的最低电价为0.41/千瓦时,比光伏标杆上网电价低36.9%,已经低于吉林优惠的农业生产用电电网销售电价0.05元/千瓦时以上,逼近燃煤发电机组上网标杆电价0.3731元/千瓦时。而投标未中标的最低有效电价仅0.39元/千瓦时。
可以看出,光伏发电行业经济性及竞争能力提升趋势明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要求,“鼓励地方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光伏发电就近消纳配电价格改革和市场化招标定价试点,逐步完善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的机制。”可以期待,光伏发电行业成为经济性和极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很快将会成为现实。
向负荷中心和用户侧转移趋势明显
光伏发电行业向分布式和中东部发展趋势明显,以跨区远距离输送或配送的地面电站为主的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种重大变化和发展趋势主要受到了国家区域市场空间及区域政策调整、分布式能源鼓励政策及精准光伏发电扶贫政策三项相互交织政策的综合影响。
光伏发电“西降东升”趋势明显。2017年从新增装机区域布局来看,区域市场结构变化较大,由西北地区向中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光伏发电发展在向负荷中心和配电侧加速转移。
2017年,华东地区新增装机1467万千瓦,同比增加1.7倍,占全国的27.7%;华中地区新增装机1064万千瓦,同比增长70%,占全国的20%;西北地区新增装机622万千瓦,同比下降36%。
这种趋势的一个直接原因,显然是受到了国家“调整光伏电站发展布局,严格控制弃光严重地区新增规模”政策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发电呈现爆发式增长。2017年全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1944万千瓦,为2016年同期新增规模的3.7倍,增速同比增加3倍,占总新增装机的比重为36.6%,较2016年提升2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2018年国家能源政策明确,“优化可再生电力规划发展布局,优先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可再生能源就近开发利用。” 预计2018年新投产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占比将超过50%。
国家光伏发电扶贫政策强有力推动。2017年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精准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政策的支持,年内计划安排光伏扶贫规模800万千瓦。2018年计划下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约1500万千瓦。这项政治工程将加速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
光伏发电行业崛起的几点启示
首先,光伏发电行业已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在多项政策综合作用下,光伏发电制造技术取得明显进步,建造成本快速下降,在较短期间内实现了上网电价水平、建造及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的目标。特别是光伏“领跑者”计划,把市场机制引入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加速了补贴退坡机制,推动了光伏发电行业及制造业的竞争和技术进步。光伏发电行业的崛起,表明光伏发电行业已经走上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快车道,并将加速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比重提高,进一步推动电源结构调整。
其次,更加注重光伏发电行业规模经济和协调发展。
光伏发电规模经济性不仅存在于单一光伏电站,而且存在于光伏发电企业及发电行业。光伏发电必将成为与其它电源在技术和经济上极具竞争力的重要电源。在光伏发电行业市场机制中,特别是在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招投标机制中,嵌入配电、调度及用户需求机制或政策要求,将会进一步推动光伏发电就近消纳及优先发电保障机制的实现。
再次,光伏发电行业崛起将加快推动电力行业改革发展。
电力光伏发电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分布式能源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同时,分布式能源就近消纳的属性及政策推动,将推动配电业务的改革,推动基于用户侧综合能源互联网的形成和完善,从而推动地区级或县级或园区基层行政区域多层次电力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加速电力体制特别是输配电体制及输配电价分离改革。
最后,电力行业加快引入市场机制必要且紧迫。
光伏制造业技术进步及发电工程成本和上网电价迅速下降,表明在政府的推动下市场机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为深化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特别是为发电环节市场化改革及输配电价改革,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证据。技术进步及成本下降的潜力,不仅在光伏发电行业,在整个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都是巨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4月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浙福特高压交流等十项典型电网工程投资成效监管报告》显示,浙福工程平均功率不到设计能力4%,年利用小时远低于400小时。其所采取的两部制电价,电量电费居然仅1.5%左右。这种电价制度完全鼓励了无效投资、过度投资,造成巨额浪费,最终让用户承担风险,让用户买单。《监管报告》还揭示了定价所依据的成本标准过高、虚构定价成本等问题。
光伏领跑者招投标机制值得推广。不仅在发电和售电竞争性环节,在输电和配电垄断监管环节,引入市场发现价格机制,同时完善市场主体功能,并建立电力用户及公众能够深度参与并能够影响决策的电价定价机制,推动深化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及输配电价制度改革,引导电力行业控制过剩产能,提高投资运营效率。
End
责编 | 卢奇秀
高效组件供货堪忧,利润空间极度压缩,光伏低价领跑谁买单
国家能源局:2019年新增风电竞价上网,分散式逐步纳入市场化交易
预测丨中国未来电力需求10万亿千瓦时,水电将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