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文/巴曙松当前,中国市场上的P2P行业处于强监管推动下的行业洗牌调整阶段,实际上,确实有一些机构打着P2P2的旗号,实际上从事的是违规甚至违法的金融活动,因此,梳理一下成熟市场上的P2P发展轨迹,也许可以提供一点参考。敬请阅读。
当前,中国市场上的P2P行业处于强监管推动下的行业洗牌调整阶段,实际上,确实有一些机构打着P2P2的旗号,实际上从事的是违规甚至违法的金融活动,因此,梳理一下成熟市场上的P2P发展轨迹,也许可以提供一点参考。
P2P网络借贷的英文全称是“Peer-to-Peer Lending”,可直译为“点对点借贷”,也即通过P2P的信息中介平台,借款人个体与贷款人个体之间直接形成借贷关系。 从理论上来说,P2P的“点对点”模式相对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模式,更多强调的是借助互联网条件,服务于原来的金融机构较少覆盖到的长尾客户,更多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直接发生借贷关系,试图降低资产端和负债端之间固有的信息不对称和期限不匹配,同时降低金融中介成本,P2P平台也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不过,从中国一些出现风险的所谓P2P公司看,它们很少真正真正采用大数据等工具来进行风险管理和拓展客户,许多风险管理水准远远低于现有的商业银行。
Lending Club创立于2006年,公司总部位于旧金山,主营业务是为市场提供P2P贷款的平台中介服务,2014年12月在纽交所上市,是目前美国最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也被认为是全球P2P行业的标杆。 Lending Club的经营模式,除了具备上述P2P基本特征以外,还形成了自身的经营特点。
首先,Lending Club在纯粹的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基础上,依赖其专业定价技术附加了风险定价功能,也即由平台决定利率高低,投资者根据利率水平和借款人信用状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
其次,平台并不提供本息保障,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这和国内目前部分P2P平台通过增信和担保提供本息保障等做法有显著区别。
再次,在投资端进行了资产证券化处理,投资人购买的是Lending Club发行的基于贷款的无担保结构化票据(对个人投资者)或信托凭证(对机构投资者),这种“互联网投资银行”模式,也是其需要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的主要原因。四是积极对接机构投资者,试图扩大投资资金来源。随着Lending Club可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投资P2P平台发行的高收益债券,美国自2012年以来出现了越来越多专门的P2P投资基金。
Lending Club作为美国最大P2P网络贷款平台,也面临着发展、盈利和合规等多方面的挑战。发展方面,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Lending Club总资产为42.59亿美元,同比减少8.23%。盈利方面,2018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118.1万美元,这是Lending Club自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持续亏损的第8个季度,预计2018年还将继续亏损。合规方面,Lending Club在消费者保护和公平交易方面屡次收到指控。2018年4月因涉嫌隐性收费,并在用户不再借款后继续收费,遭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指控。此前的2016年5月,因违规出售贷款公司创始人Laplanche被迫辞职。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看,P2P与商业银行并不是简单的颠覆与被颠覆、替代与被替代关系。从美国市场上看,P2P主要是作为信息中介而存在的,是对直接融资市场的补充。从目标客户看,P2P服务的对象客户主要是传统银行覆盖不到的“长尾客户”,将借贷业务进一步扩展到普通的个体消费者。再次,从展业模式看,P2P更多依赖互联网线上平台的自动化流程,风控技术更多依赖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评级和风控技术等。同时,P2P的正常经营也离不开与商业银行密切配合。如Lending Club曾依托富国银行作为托管银行,将WebBank作为通道银行,在对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处理时也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
从中国市场上观察,自从201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几家标志性的风险事件之后,监管层加大了对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整治和对P2P 的监管。2015年7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P2P作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的身份,指定由银监会(也就是现在的中国银保监会)负责监管个体网络借贷。2016年8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P2P代销金融产品、开展类资产证券化、债权转让行为等做出了禁止性规定。下一步中国市场上的P2P要想获得健康发展,首先要落实监管合规要求,真正回归信息中介的定位。同时,在做大营收规模的同时,形成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要克服在获客、获取资产方面的资金成本过高,防止大量贴补和恶性循环,并控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宣传成本等营运成本,杜绝盲目地扩张和烧钱圈地。尤其重要的是,要将加强风险防控作为持续经营的核心能力,防止大量逾期、坏账导致的利润损失甚至挤兑风险。(完)
文章来源:悟空问答2018年5月20日(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游诗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