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贺泓源 “被并购的(二线快递公司)过得很憋屈,独立的过得也被动,二线快递突围,难!”一位快递公司高层曾如此向经济观察网记者阐述二线快递现状。
5月20日凌晨1点,快捷快递(快捷)官微发布公告称,重组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且面临着多方的困难。“自公司宣布全网暂停运营以来,全网加盟网点和工作人员都殷切的盼望着公司能早日宣布重新运营。为此,公司创始股东团队以极大的诚意和努力与多个重组意向方洽谈,并于2018年5月18日召开了临时股东会审议重组方案,力图解决公司面临的困难。但因股东意见不一致,未形成股东会决议。”
5月10日,快捷曾发布公告表示,5月9日,公司与第三方初步达成重组意向,以推进公司优化重组,预计在一周内出台重组实施方案,“届时公司将公布具体重组策略、目标和方向。”
快捷再重组
快捷还在最新公告中强调,将向申通快递(申通)提起诉讼,包括申通在有关公告中有违背事实一事,申通控制的申通快运在筹备期间、运营期间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员工工资、场地使用费、车辆运营费,设备使用费,系统建造费等)未向公司支付一事等。
快捷表示,为尽快解决员工工资问题,将处置相关资产专门用于支付全网工作人员工资。快捷称:“目前所欠付的员工工资问题,申通快运也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申通快运的筹备、前期起网以及申通快运的每一票件都是全网的工作人员劳动所创造的,申通快运不能也不可以只坐享其成而不承担任何用工用人、支付相关费用的责任)。”
快捷与申通的合作始于去年。2017 年 8 月,申通对快捷快递增资 1.3 亿元,增资完成后公司取得快捷快递 10%的股权;2017 年 11 月申通(持股 70%)与快捷(持股 30%)共出资 5000 万元建立子公司申通快运;2018 年 3 月份申通快运正式启动。
4月15日晚,申通发公告称,“因内部经营管理问题,严重影响了申通快运项目的整体推进”,暂缓推进申通快运项目。而快捷则在4月18日的公告中,指责申通快递单方面擅自终止合作,“申通快递在具体实施和运营申通快运时极为不配合。”快捷快递透露,3月28日,申通快递单方面宣布暂缓快运项目的推进工作。
其后,申通公告称快捷还没有为合资项目出资,“截至2018年3月31日,快捷快递并没有按照约定履行出资1500万元的义务”。此外,申通还公告,快捷快递的股东未就重组方案达成一致,公司的债权人兼持股10%以上的创始人股东吴传龙于4月13日向上海市青浦区法院申请公司进行破产程序。
4月23日,快捷快递董事长吴传龙以个人名字发布声明称,不会申请破产,正在寻求重组收购。快捷进入再重组进程。
天天换届
快捷历经“至暗时刻”,被苏宁全资收购的天天快递也发生着变革。经济观察网记者从苏宁相关人士处确认,天天快递董事长奚春阳已离职,但并未了解到奚春阳具体离职时间。天天快递工商登记资料显示,现任董事长为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
天天快递成立于 1994 年 8 月,在 2010-2017 年间历经四次重组,最近一次是2017年 1 月,苏宁易购旗下子公司苏宁物流以 42.5 亿元全资收购天天快递。据苏宁公告披露,截至 2016 年 6 月,天天快递已拥有 721 家一级加盟商,快递网络遍布国内 300 多个地级市和 2800 多个县,全国拥有的 61 个分拨中心中 35 个为直营分拨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苏宁易购收购前,天天快递已开始盈利。2015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6 亿元,净利润1037.3 万元,2016 年公司预计实现业务量 12.6 亿件,实现净利润 8400 万元。此外,天天快递管理层预计其 2017 年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8 亿元。
然而,根据苏宁易购2017 年年报披露,2017年天天快递实现营业收入 14.3 亿元,净利润-5.8亿元。除了业绩不及预期,天天快递的服务质量也广受诟病。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7 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天天快递的服务满意度为 70.9,在邮政 EMS、顺丰速运、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速递、百世快递、天天快递、宅急送快运和快捷快递十家企业中排在第九位,仅高于快捷快递。
苏宁易购副董事长孙为民在2017年末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未来,苏宁物流将继续与天天快递保持双品牌双模式协同。“其实天天和苏宁的物流已经是融合了,因为它(天天快递)实际是在三四级市场,这个市场区域本身作业量不饱和,所以加盟模式相对来讲更经济一些。以加盟的形式纳入到这个管理系统,它生存更好一些。”
对于多家二线快递的状况,兴业证券研报直指,“马太效应”愈发显著。“2018年以来,市场集中度突破 80%、2017 年 CR6 变化表明上市快递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行业正处于从规模化向集中化阶段演进的加速整合期。”
“快递行业最大的特点是规模效应,龙头企业通过服务、网络的优势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利用规模效应来进一步降低成本筑造成本壁垒、服务壁垒不断形成正向循环。近年来,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聚集,中小快递公司面临行业价格走低、成本上涨刚性、龙头企业上市,品牌效应向龙头加强等局面,市场份额、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快递行业不断向龙头企业集中的结果,就是中小快递或逐渐退出市场、或避开与龙头直面竞争转而去做其他细分市场。”兴业分析师在研报中如此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