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变化的全球制造业格局:12个事实(下)
2018-04-20 14:49: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不断变化的全球制造业格局:12个事实(下)

【高收入国家仍然占到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绝大部分,但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制造国家,低收入国家也越来越认识到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以及基于区域合作的产品贸易加工的巨大机会】

□玛丽·霍尔沃德-德里梅尔(Mary Hallward-Driemeier)

高拉夫·纳亚尔(Gaurav Nayyar)

制造业模式: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事实5: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重在最近几十年持续下降,原因是服务业增长相对较快。

制造业占全球GDP的比重下降是相对的——表面上看是“去工业化”,但实质是服务业增长更快。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19.7%下降至2015年的15.3%,下降速度相对稳定,但在大衰退期间有所加速。尽管份额有所下降,但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从1997年的7.8万亿美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至2015年的11.6万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3%。而服务业增长相对更快,同期,服务业增加值从28.2万亿美元增长至47.1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8%),服务业占全球GDP的比重从62.8%上升至69%。这一趋势反映出全球收入增长以及服务需求收入弹性更高。

事实6:全球3/4的国家(包括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正在下降。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普遍下降。1994-2015年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的20个国家几乎都是高收入国家,包括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去工业化趋势与传统产业结构转型进程相符,但不限于劳动密集型贸易和产品加工贸易。

规模较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是否下降存在分歧。捷克、印度、韩国、波兰和泰国制造业占比是在上升的,其中韩国和波兰增长最为显著。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这些制造业增长值占全球份额不断扩大的国家,反而出现了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的现象。令人关注的是,中国同样存在制造业全球份额扩大而国内份额萎缩的问题。

一些较小的国家,比如缅甸、斯洛伐克、匈牙利、柬埔寨、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尽管其制造业的全球份额很小,但在国内GDP中所占份额在逐年增加。

事实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的变动趋势与增加值占比基本相同,但变动幅度更大。

在79个可获得数据的国家中,55个国家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在1990-2011年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大于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的变化。这一结果反映出制造业生产率有所提高。然而,如果没有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生产率提高就会威胁到制成品需求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增长。

事实8: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基本上只是占比相对下降,而不是绝对下降。

虽然去工业化的定义是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比下降,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的绝对值下降。制造业就业岗位数量在过去40年翻了一番以上,这还不包括间接的就业机会。

由于缺乏可比较的数据,目前各国和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比较是有限的。在可获得数据的66个国家中,12个国家在过去20年制造业增加值出现绝对下降。同期,一些高收入国家(如意大利、英国、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只出现了轻微增长,但其他很多国家增长十分可观,翻了1-2倍。

在就业方面,就业岗位下降的国家所占比例稍大,其中7个国家在1994-2011年间失去了100万个工作岗位,中国则是另一个极端,新增了480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

事实9: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总增加值和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在较低水平达到峰值,且达到峰值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

在很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制造业占总增加值和总就业比重的峰值都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这一典型事实在文献中被称为“过早去工业化”。虽然相较于高收入、早期工业化的先发国家,很多低收入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时候就开始下降,但是否过早并没有共识。一种解释是,低收入国家正在过快、过早地失去工业化机会。其他人则认为,“过早工业化”可能是一个事实,因为过去归类为“制造业”的活动现在变成了“服务业”,但这方面的证据比较有限。此外,“过早工业化”的趋势在不同制造业细分行业之间是不一致的。

各国分部门专业化模式

事实10:高收入国家正在去工业化。

在高收入大国,五大制造业部门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趋势是一致的。如图4所示,我们选出了其中四大制造业部门的行业代表,这些行业占GDP的比重显著缩小了(图4)。

事实11:中等偏上收入工业化国家证实了“雁阵模型”,即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技能制成品转移。但中国除外,中国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根据中等收入工业化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过程,可以总结出“雁阵模型”或动态产品周期理论。一系列中等偏上收入工业化国家(按1994年定义,如匈牙利、韩国、马来西亚、捷克、斯洛伐克)正在从低技能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出口。1994-2004年这些国家食品、饮料、纺织品和服装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而运输设备、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的比重在不断上升。

事实12:除亚洲外,很少有低收入国家在劳动密集型贸易生产或加工中表现出竞争优势。

由于制造业分部门生产数据不足,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因此下面的分析基于出口数据。所有低收入国家和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在高技能创新行业中都缺乏比较优势。同样,在所有中低收入国家中,只有三个国家曾在中等技能创新行业中形成了比较优势。

与此同时,一些南亚和东南亚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保持了其在劳动密集型贸易品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贸易品前十大出口国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之下,撒哈拉以南的大多数低收入和中低收入非洲国家在劳动密集型贸易品方面缺乏明显的比较优势。这一差异表明,除了劳动力成本因素外,服装和其他轻工业(如家具、娱乐、珠宝、体育用品)等劳动密集型贸易品的价值链是沿着区域发展的。

结论

尽管相较于中高收入国家而言,低收入国家很难在多个制造业领域取得比较优势,但它们确实在产品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贸易品方面更有可能表现出比较优势。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这种制造业分工模式对潜在的溢出效应和动态增长都有影响。劳动密集型贸易品的全球市场可以带来规模化、技术扩散和竞争的好处,为低技能工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而产品加工贸易所涉及的产业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生产率提高较少,但仍为低技能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高技能和中等技能全球创新者在全球价值链的缺席,意味着低收入国家不太可能成功地从劳动密集型加工的低技能工作中获得技术扩散,因为研发环节大多仍留在高收入国家。

展望未来,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新技术和全球化新模式是否会使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在制造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在新技术和不断变化的贸易模式下,受益于扩大生产的国家越来越多。虽然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平等受益,但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国家将制造业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这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发展模式。在大国继续在制造业领域占据较大份额的情况下,集聚效应可能会使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在出口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此外,与工业4.0相关的新技术(如机器人、物联网、3D打印)对劳动力需求减少,这将阻碍欠发达国家通过制造业实现发展这一传统模式的成功。当然,很多新技术才刚开始传播,对这些问题,目前可能还无法提供明确的答案。

(作者单位为世界银行。本文节选自世界银行工作论文《Trouble in the Making? The Future ofManufacturing-Led Development》,中文版不代表世界银行官方翻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