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丨“文化+”:为高质量发展积聚动能
2018-04-19 10:58: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圆桌丨“文化+”:为高质量发展积聚动能

文化不仅渗透性强,而且和相关产业的关联性也十分紧密,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文化产业表现活跃,铸造了“文化+”这个崭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不仅自身发展潜力较大,同时,其附加值高、与其它产业融合性强的特点对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要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那么,“文化+”如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聚动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以“文化创意”的思维为各行各业赋能,助其它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理解“文化+”?它的产生有何背景?

张铮: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文化+”并不像“互联网+”一样,是个真正的概念。因为互联网首先是技术,而且是从信息传播技术下沉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影响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所以,互联网与各个领域的融合都会从底层设施到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但“文化”,往大处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往小处说是一个群体、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的差异化标识。因此,文化是不可或缺、无处不在的,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而且是深植于个体的。这也是为什么有学者认为文化也有类似“基因”的特质的原因。正如梁漱溟先生曾说,“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文化正如空气和水一样,是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细节、每个角落的,所以“文化+”似乎并不能找到准确的现实阐释,又似乎处处都是恰切的案例。于是,我个人认为,所谓“文化+”,更多的是侧重于对文化的狭义理解。一方面,其背景是过去近二十年中国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文化产业与其它行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业态,也诞生了新的商业模式,甚至激活了新的社会生活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是强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人们更深的体认,五千年的文明在当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是人们找回初心的一种思想和精神上的回归,文化的繁荣和国运的强盛形成了强有力的共鸣。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

陈端:“文化”既是社会现象也是历史现象,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最终沉淀成为一种整体的文化根脉并与国民性和民族认同感互为表里。“文化+”从产业层面来看就是充分发掘文化附加值在消费过程中为消费者带来的心理愉悦感,以文化为传统产业赋能、为居民生活增色;从社会层面来看就是通过在日常居民生活和消费中注入更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成分来达到文化认同、社会认同和社会整合的效果。而多元文化的存在,尤其是一些亚文化在近些年来的崛起,让文化在社会整合与社会分层两个维度发挥不同的作用,也因此让“文化+”成为支撑更高维度的社会治理乃至国家治理的基石,我国近几年来出台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往往也是着眼于履行文化这种更高维度的功能期待来设计的。“文化+”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从消费者角度,它是伴随体验经济和消费升级需求自然出现的一个过程,是当代生活美学在产业层面的投影;从国家角度,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意味着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告别短缺经济时代,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诉求成为主流需求,以文化作为提升消费体验和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在资本助力之下,以市场化手段推进文化传媒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为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郭全中:所谓“文化+”,更准确地说,是“文创+”,是指以“文化创意”的思维来为各行各业赋能,帮助其它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产生有如下背景。

首先,我国正处于第三次消费升级的时代大潮中。这次消费升级具有如下三大特点:一是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当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物质类消费的重要性开始减弱,而电影、文化休闲等精神类消费的需求开始快速增加,近几年来我国电影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就是最好的例证。二是更讲究体验。用户竞争的核心是体验,尤其是在人们的消费已经进入情感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用户消费的需求更加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而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带来的心理价值和精神价值当然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三是更多元。作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我国,无论是富裕阶层、中产阶层,还是底层阶层,购物能力都在提升,都存在消费升级的需要。不同阶层的用户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其行为必然多样化,其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细分化。其次,我国传统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消费升级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的传统产业也亟须转型升级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而“文化创意”和“技术进步”是转型升级的两个轮子,在当下,“文化创意”方面就体现为“文化+”,而“技术进步”方面就体现为“互联网+”。第三,我国传统文化产业自身亟待转型升级。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经历了近40年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存在着理念落后、用户流失、广告分流、影响力下降等诸多严重问题,亟待按照“互联网+”和“文化+”的思路进行彻底改造,通过升维来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我国“文化+”的发展现状可以用“化学反应”“活泼”和“跃迁”三个词来形容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我国“文化+”的发展现状如何?

张铮:当前我国“文化+”的发展现状可以用“化学反应”“活泼”和“跃迁”三个基础的化学专业词汇来形容。“化学反应”是形容这个领域(不是行业)之中,文化与其它行业的融合已经不仅是物理变化,而是真正深入到价值链的每个增值环节,并且会演化新的物质,诞生新的前所未有的现象。“活泼”则指的是文化的生命力之强、融合力之强,以至于可以和各个行业发生“反应”。特别是作为“文化”早期形态的“创意”,以及“文化创意”这种以传统文化为基底,在新时代出现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是为很多行业的升级与发展带出了新路。“跃迁”指的正是“文化+”促进众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其转变甚至不能仅用升级来形容,因为这种转变过程中既有从低到高的“升级”,也有从高到低的“衰减”,所以要用“跃迁”(transition),即能态的跳跃式变化。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开始发展的,过去二十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激发的文化创造创新创意活力,推动了众多企业、垂直市场的指数级增长,也促进了落后产能的消化。

郭全中:整体来说,我国的“文化+”正处于初级阶段,不容乐观。首先,理念上还依然是“+文化”而不是“文化+”。“文化+”和“+文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一是“文化+”是把“文化创意”当成底层架构和社会操作系统,而“+文化”则是把“文化创意”当成工具和手段;二是“文化+”是必须加,是无条件的加,而“+文化”是可加可不加、想加就加、不想加就不加。其次,“文化+”还多是停留在口头而尚未渗透到企业运作的血脉中。“文化+”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理念、思路、汇集用户、商业模式构建和盈利模式变现以及运营管理等整个流程中和业务中去,就像血液一样成为企业运作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文化+”与企业系统运作两张皮的问题,难以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第三,“文化+”取得了少许成效但实际成效甚微。由于“文化+”整体上尚存在于表层,其成效并不突出。例如,传统媒体的转型虽然在爆款传播产品上出现了以亿计甚至十亿计的产品,但是在用户沉淀上、商业价值变现上、真正的互联网产品上,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陈端: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很多文化企业仍处在小弱散滥、集约化程度不高的状态,很多非遗传承项目主要还是依托政策支持,缺乏前段设计研发提升和后端营销资本支撑,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资本化开发方面离理想状态尚差距甚远。“文化+”真正具有集约化优势和爆发式增长空间的落点,应该是在数字创意产业领域,因为数字创意产业显著的规模效应特征和低边际传播成本的优势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偏低的产业特征,而且顺应了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未来文化消费主流人群,也就是我们通常冠以“数字原住民”称号的这个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且数字创意产业延展性强,可以通过IP产业链延伸为传统产业赋能增值。2017年4月,原文化部发布首个“数字文化产业”概念的政策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数字创意产业将成为产值规模达8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束缚“文化+”发展的重要瓶颈就是轻资产特征带来的融资难问题。需要针对产业特点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2017年国家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在文化立法、体制改革等领域不断着力,围绕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与扩大有效消费需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资本层面的创新举措也不断涌现,如广州推动文创产业与基金、上市通道连接,同时鼓励风投在其中发挥衔接作用,北京则启动文创产业“投贷奖”联动,以强大的政策杠杆推动北京20余万家文创企业与资本进一步对接,上海充分发挥基金及上市双核驱动机制,一方面加大母基金及社会性文创基金作用的发挥,同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补、贷、投、保”联动机制,率先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文创融资实践运作机制的打造。

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变革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此,文化产业将发挥哪些独特的作用?

张铮:我认为,这个问题要划清“文化产业”与其它行业的边界,并且对“文化+”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文化产业作为我国几乎各级所有行政区划发展的战略产业,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在其它产业中出现的问题一样会出现、一样已经出现,政策红利已经不那么显现。所以,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有作用,但无需夸大。况且文化产业还具有其它产业不具有的独特问题。另一方面,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确实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变革。例如,文化产业的发展会为地区提供更好的软环境,更利于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就业环境;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沟通信息、内容、科技等行业,带动不同行业的融合;文化产业中的很多细分行业具有典型的产业服务职能,如设计、咨询、规划等行业,是与其它产业密切结合存在的,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为其它行业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文化产业将有助于为更多的企业营造良好的微观企业文化,促进区域创意生态的建立,形成更好的创意创新储备和氛围等。这些都将助推经济的发展。

陈端:文化产业本身具有低碳、低能耗的特征,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追赶型向内涵型转变的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按照“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文化产业要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文化产业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用户导向、市场导向的内容产品供给为经济社会转型提供精神支撑,起到“凝神聚气”的作用,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的大国“工匠精神”,其深层本质就是一种文化层面的自信与追求。

郭全中:首先,文化产业将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足够多的创意和智慧。从“高速增长阶段”真正转型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核心是要有“文化创意”和“技术进步”两个轮子,因此,有效的“文化+”将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和动力源。缺少了“文化+”,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文化+”和“互联网+”会相互促进。“文化+”和“互联网+”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两种基本操作系统,文化创意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供灵感和创意,而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则为文化创意提供更为先进的实现工具和能力,如果二者能够有机融合,在协同发展中共生共赢,必然会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高质量、快捷达成。第三,“文化+”能够创造新“蓝海”。当前,很多传统企业深陷竞争的“红海”中而难以自拔,而通过“文化+”能够汇集新用户、开拓新市场、创新新模式和商业新场景。

文化产业不仅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更提供势能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将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张铮:谈到“如何”,就是手段的问题。文化产业已经很好地融入国民经济大格局,并在未来会进一步融入,更好地、更可持续地融入。因为,文化产业不仅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更提供势能。前者是指运动发展中的能量,是文化产业发展中形成的企业实力、市场规模、政策体系、创新人才等竞争力;后者则是储存于系统之中的能量,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凝聚的民众的精气神儿,是激发出的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是激活的孕育在民众之中的巨大的创意创新能力,是在全球文化格局中对中华文化的清醒认知等,这些都将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力量。

郭全中:首先,要有针对性地扶持和鼓励通过“文化+”有效地实现“文产融合”。所谓“文产融合”,是指实现文化创意与其它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传统产业的彻底转型升级。例如,佛山南海的蒙娜丽莎陶瓷公司把文化创意与陶瓷新技术有机结合,不仅大幅度增加了陶瓷的经济附加值,而且创造了陶瓷新市场。其次,要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有着数量极其丰富、质量极为优质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动能。例如,广药集团旗下的“王老吉”公司把优秀的“凉茶”转化成年产值几百亿元的巨大市场。此外,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文化+”是一次彻底的观念和产业的自我革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闭门造车,而需要以开放的心态,通过长期的奋斗来实现。

陈端:要超越“就文化论文化”的观念藩篱,立足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国家治理中的基石性作用,在更高的维度、更广袤的资源和市场边界上谋篇布局,把更多的要素资源纳入自身发展系统,提升产业整体协同性和内外关联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等众多重要论述,以及这次机构调整中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都是政策布局顺应时代潮流作出的方向性选择,能否研判大势、捕捉好下一轮格局调整中的政策红利和时代红利,这就考量我们文化产业实践操作者的眼光与智慧了。

在文化产业新旧发展动能转换进程中,资本力量无疑将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数字创意产业领域,其本身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得到更多元的、超越国家文化产业范畴外的政策红利支撑,也因此会更受资本市场青睐。传统的文化传媒融资手段是以债权融资为主要框架,但轻资产的产业属性特征决定了债权融资难以逾越的天花板,股权融资从风险分层匹配角度更为适合。近几年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快速崛起,包括国有传媒企业、上市公司设置的投资基金、以华人文化为代表的民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高校和企业合作成立的产业基金、政府和国企设立的引导性基金,以及民营和外资机构合作成立的母基金,从而呈现出组合式发展的态势。尤其是政府性及国企主导的文化产业母基金、引导基金异军突起。

大量政府引导基金和银行系、保险系资金的介入,造成钱多、好项目少的局面,部分项目方创始人利用PE/VC机构信息不对称和供需失衡的市场特点抬高身价,拉升了整个市场的估值中枢,可能在大家看好的领域引发资本泡沫,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一点。面对资本泛滥而有坚实发展支撑的头部项目稀缺的格局,未来在数字创意产业领域资本的竞争将更趋激烈,赋能型投资取代财务型投资成为未来趋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开始深度融合。生态化时代的投资体系将更为包容开放,资本唯有立足生态体系演化趋势加大赋能力量与赋能效应,才能在激烈的投资争夺战中胜出。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