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市场研究专家赵燕生:发现“老精稀”板块价值
2018-04-17 10:36: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金币市场研究专家赵燕生:发现“老精稀”板块价值

“老精稀”币种产生的

历史背景

记者:在金币界,“老精稀”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赵燕生:这个概念在长期市场实践中由收藏投资者和二级市场经营者首先提出,目前已得到市场参与者普遍认同。要想搞清楚“老精稀”的概念,首先要从它的历史背景谈起。

在我国金币市场发展历程中,2000年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2000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列》,从此我国贵金属币的发行、设计、生产及销售体制开始发生重大变革。从过去的以外销为主转化为以内销为主,从与境外企业协商确定项目转变为自主确定发行规划,从多品种小批量的销售策略逐步转变为少品种增批量的销售战略,同时境内外的销售体制也开始出现重大变化。“老精稀”概念反映的是我国金币事业发展历程的阶段性背景。

1994年至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以发行了4套麒麟纪念币,其中1/2盎司金币分别在1994年至1996年发行的套系中出现,发行量分别是1100枚、2000枚和1000枚。

记者:“老精稀”币种是如何形成的?

赵燕生: “老精稀”币种有自己的项目特点、设计特点和发行特点,这是在当时特定的发行销售环境下形成的,也是我国金币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

首先当时正处于中国金币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题材的选择还是一片处女地,优先大量开发一些与市场对接较好的优秀题材是简单易行和理所当然的。另外受当时国内外经销环境限制,不少币种的实际发行数量较少也是必然的。再有当时的铸造设备与现在相比虽不先进,但造币企业和设计雕刻人员确实倾注了极大的辛勤和智慧,设计铸造出一大批艺术精品。这些都是“老精稀”币种形成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是我国打造的精品贵金属纪念币系列,从1992年至1996年共发行5组,其中1/2盎司金币从1993年开始发行,共历4组,总计20种,每种计划发行1200枚,涵盖了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重要科技发明发现。

目前市场对“老精稀”

币种尚无统一认识

记者:在金币市场中,对“老精稀”币种有无统一认识?确认和分析“老精稀”板块的意义何在?

赵燕生:目前“老精稀”币种还是一个模糊概念,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

首先,关于时间区间界定。目前对“老精稀”币种的时间界定,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看法。有观点认为,1979年至2000年比较合适,有的观点认1979年至1998年更为恰当,但大多数观点认为应界定在1979年至1999年。其中特别是有些观点认为,我国金币市场才有40年发展历史,从钱币历史发展的长河看,仅有几十年发展时间的贵金属币谈何”老“,即使是从机制币的形成历史看也不能算老。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一套恐龙金银纪念币,其中1/2盎司金币1枚,27克银币2枚,这套金银币是我国唯一一套以恐龙为题材的纪念币。

其次,关于单一币种发行数量界定。目前对“老精稀”币种的数量界定一般以币种的“实铸量”为参考依据。由于我国贵金属币的“实铸量”信息透明度不高,具体数量也是各种意见较难统一。但确定“实铸量”为3000枚之内的主张占大多数,其中没有对不同贵金属材质进行详细划分。

另外,关于”精“的界定,所谓“精”一般是指包括项目主题、设计要素、设计雕刻和铸造技术在内的文化艺术价值。这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意识形态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标准,很难形成准确定位。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人还是注重数量,认为数量少就是”精“,对”精“的概念没有相对一致看法。

贵妃醉酒金银币,含纯金1/2盎司,面额:50元,发行量8000枚,发行时间:1999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在金币界对“老精稀”概念和标准还只是一种模糊认识,没有相对清晰的标准。这种现状将不利于发挥“老精稀”板块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将失去这个板块有价值的指导意义。这也正是这次“分析报告”涉及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

确认和分析“老精稀”板块的目的,不是仅仅为发现和认识这个板块的市场价值服务的,而是要通过“老精稀”概念的示范作用,带动整个金币市场发展。

界定“老精稀”板块

的可行性标准

记者: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老精稀”板块呢?

赵燕生:我们试探从以下标准入手。

其一,关于时间标准。首先应该承认,我国金币市场仅有39年发展历史,如果从更宽泛的角度观察,说我国贵金属币没有老的概念也在情理之中。但任何新老概念又都是相对的。从我国金币市场的发展进程看,也有相对发行较早和发行较晚的币种。特别是2000年是我国金币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在此前后项目的规划开发、设计组织和销售体系都发生重大变化,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因此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老精稀”板块时间区间定为1979年至1999年可能相对比较适宜。这里定义的老,仅是针对2000年以后发行的币种而言,具有相对性。

出土文物(青铜器)金银币第(1)组于1981年发行,共四枚,均为金币,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青铜器象尊、犀尊、错金豹、双翼神兽的图案就被铸刻到了金币上。其中两枚为1/4盎司金币,面值200元,成色91.60%;一枚1盎司金币,面值800元,成色同为91.60%;一枚1/2盎司金币,面值400元;发行量均为1000枚。

其二,关于数量标准。由于目前贵金属币的“实铸量”信息大多不够透明,很多币种官方没有明确公告,众说纷纭。如果用“实铸量”确定标准,一方面很难准确定位,同时也不利于一般收藏者掌握。因此数量标准应该借鉴“实铸量”的实际情况,以“公告量”为标准。另外在制定具体标准时不但要适当考虑不同贵金属币材质的区别,同时也要考虑一个币种的总重量因素。如果按照以上原则制定数量标准是否更加适宜。

其三,关于”精“的标准。目前确定一个能让所有人认同的“精”的标准还比较困难。但是在这次“问卷调查”活动中参与者对每一个币种的文化艺术价值都进行了评价。如果利用这次“问卷调查”活动的结果进行尝试性判断,也可能是一种探索和尝试。

为纪念台湾光复回归祖国50周年,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套“台湾光复回归祖国50周年”贵金属纪念币。

其四,具体标准

根据以上原则和反复征询各方面意见,“老精稀”板块的具体标准如下。

(一)金币、铂币、钯币、双金属币的基本标准条件:(1)时间范围:1979-1999;(2)文化艺术价值评价得分:良好以上(即平均得分28分以上);(3)公告发行量:5000枚以内;(4)单枚克重X公告量(总重量):1万盎司以内。

(二)银币的基本标准条件:(1)时间范围:1979-1999;(2)文化艺术价值评价得分:良好以上(即平均得分28分以上);(3)公告发行量:1.5万枚以内(4)单枚克重X公告量(总重量):3万盎司以内。

以上具体标准仅为参考性指标,不是僵化的死杠,在实际确定“老精稀”板块名录时,在一定范围听取了业内专家意见,同时根据市场参与者的一般认识进行了适当调整。而且,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老精稀”的界定标准也将随着时间延续不断调整和完善。

要把 “老精稀”币种

放在历史坐标中考察

记者:在《中国现代贵金属币文化艺术价值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中,也提出了“新精品”概念和界定标准。如何理解“新精品”?

赵燕生: “老精稀”板块只是我国金币市场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时期的代表。进入到2000年后,我国的金币市场继续发展,特别是随着铸币工艺技术不断提高,也有很多精品出现,受到市场普遍认同和好评。这次“问卷调查”活动的数据显示,2000年之后也有46枚币种在评价得分前100位的名录中出现,占总数的24.86%。因此在肯定“老精稀”概念历史作用的同时,也要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审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发行的币种,只要是按照收藏品市场规律开发出的钱币精品,就一定会在历史发展中显示出应有的市场价值。(金融时报 孟黎)

建国三十周年纪念金币发行于1979年10月1日,也就是国庆节当天,整套金币共分4枚,面值均为400元,单枚均为1/2盎司金币,成色为91.6%。

记者:深入“老精稀”板块,对收藏投资时市场有何价值?

赵燕生:“老精稀”是一种从多视角出发进行币种优异状况分析的整体概念。这里不仅要考虑币种的发行时间和数量因素,同时也要考虑文化艺术价值,各种因素不可偏废,共同形成精品概念。其中特别是对“精”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形成社会共识。对于收藏投资市场来讲,精品概念非常重要。一种具有精品特质的币种,往往能够受到收藏投资者普遍关注,同时也能接受历史发展检验。如何发现和研究精品,将成为钱币收藏文化的核心与基础,值得关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