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南建设成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
2018-04-16 11:18: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把海南建设成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

作者 王晓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探索。

在海南全域建设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重要战略意义。

一是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尤其是在以美国为首的逆全球化愈演愈烈,保护主义盛行的形势下,中国在海南建设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这一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引领者和维护者。

二是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探索我国对外开放。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平台,与以往国内其他开放平台相比,开放水平更高,国际化程度更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更高,营商环境更优。在海南省全域建设自由港,与以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在开放空间、开放模式、监管方式上都大不相同。说明我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不断探索,通过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小范围局部实验,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开放和监管经验,有能力在更广阔的空间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

三是有利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促进与东南亚、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往来。海南位于我国南海前哨,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航运物流优势明显,生态自然环境优良,宜居宜业宜游,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海南建设成对外开放高地、吸引全球投资的热土、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重要基地,不仅是海南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经略周边外交战略的需要。

四是海南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全域自由贸易港的开放模式。与自由贸易园区的模式相比,全域自由贸易港的空间面积更大、监管难度更高、管理更为复杂,因此开放风险更大。海南岛独特的岛屿优势,有利于对接全球自由贸易港的商品、货物、人员、资金等自由流动,进口商品免税、企业经营低税率等国际标准规则。与内陆地区省份相比,开放的风险更加可控,有利于打造国内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海南省经济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肩负着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补短板、强弱项”,使海南从开放程度较低的地区走向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的新窗口,为建设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第一,实施人才战略。举全国之力,聚天下英才,汇集国际国内教育资源、科研院所、智库资源,为建设自由贸易港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目前,海南省的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各类人才缺乏,成为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应出台有效的吸引人才政策,尤其要注重打造吸引青年人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使海南不仅是老年人宜居的天堂,更是青年人创新创业的热土。要充分利用自身环境优势,吸引国际国内名校在海南设立分校、合作办学、建设虚拟大学园等方式,为海南培养各类需要的人才。深圳创办特区的起步时期,通过建设深圳虚拟大学园引进国际国内名校,对于支撑深圳创新发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值得借鉴。

第二,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建设自由贸易港必须对接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打造世界一流开放的营商环境,真正成为具有投资贸易吸引力的目的地。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海南省对外开放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比较突出,开放型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对于构建高度开放的贸易投资体制环境形成挑战。为此,应按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积极从东部发达地区吸引有开放型经济管理经验的干部到海南工作。

第三,夯实产业基础。目前,海南的产业基础仍比较薄弱。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一些城市主要依靠房地产开发为支撑,外地居民购房为主,目的只是为了过冬季节性居住,这种“房地产业支撑,候鸟型社会”的局面,造成冬季拥挤,夏季冷清,难以形成稳定的消费带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要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消费能力必须立足产业发展,尤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海南生态环境优美,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天然条件。

具体而言,一要注重发展生态旅游和商贸服务业。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岛内优质商业生活圈,充分利用自由贸易港打造“购物天堂”和国际消费中心,吸引更多游客在岛内消费,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二要注重发展新兴服务业。海南具有世界一流的空气质量和宜居环境,有利于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吸引上述产业的白领阶层创业就业。三要注重发展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由贸易港建设也为发展商务服务业提供了市场空间,知识产权、法律、财务等咨询业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四要注重发展航运物流、金融等服务业。(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王晓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教授,《全球化》副总编。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大学教授、福建师大教授、兰州财大教授、商务部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