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台高筑的商业城:三年两次卖壳失败,疑似靠调节预收科目粉饰报
2018-04-09 21:47: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债台高筑的商业城:三年两次卖壳失败,疑似靠调节预收科目粉饰报

一家主营业务为百货零售的企业,上市18年来,经营业绩少增多降,扣非净利润连亏12年,负债率惊人,却又乐此不疲于靠变卖资产实现“保壳”,两次重组失败,偿债能力堪忧……这是商业城(600306)多年来的“宿命”。

偿债能力堪忧,疑似靠调节预收租金降低负债率

截至目前,共有14家总资产在10亿~100亿之间的零售业上市公司公布了2017年财报,商业城是唯一一家营业收入没有达到20亿的公司,以9.22亿排名垫底。

财报显示,2017年商业城负债合计14.82亿,其中流动负债高达14.69亿。万得数据显示,在上述14家零售企业中,商业城资产负债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15年超过100%,随后两年虽有减少,但依然在90%以上。

较弱的盈利能力和高筑的债台使商业城偿债能力堪忧。从2017年财报看,商业城账上货币资金仅剩7000多万,流动比率仅为0.1%,速动比率0.08%,超过10亿的短期抵押借款到期后将通过何种方式偿还值得关注。

另外,商业城预收租金这一科目也存在诸多问题。

自2015年开始,商业城预收租金从期初的85万锐减到4000余元,2016和2017年预收租金显示为0,但财报中并未给出任何解释。

财报显示,2017年商业城实现租赁收入2180万。审计报告中指出,商业城出租资产所取得的租赁费,按直线法进行分摊,计入租赁收入。也就是说,如果商户A在2017年12月1号缴纳了2000元作为12月和次年1月的房租,商业城应在12月31日将其中1000元结转为营业收入,另外1000元仍然留在预收租金科目中,不存在收到租金就全部确认为收入的可能性。

一位审计师补充道,在租赁经营模式下,国内几乎所有商铺都是采取预收租金的形式,审计过程中还没有遇到过商家先租用后付钱的情况。商业城与这么多商户存在租赁关系,预收租金都在12月31号结转收入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这一科目数据为0确实不合常理。

预收租金属于负债类科目,已经债台高筑的商业城有可能通过调节预收租金以达到降低负债率,粉饰报表的目的。

扣非净利润12年亏损,几次卖资补亏

前不久,商业城发布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2亿元,同比下降4.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40万元,同比下降25.57%。

而2017年扣非后净利润为-11234.29万元,这已经是商业城第十二个年头亏损了。

对此,商业城在财报中解释称,“营业收入减少是公司受区域经济低迷、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电商对商业零售市场的冲击,加之子公司铁西百货门前路网改造,导致客流减少以及业态结构调整等影响所致;净利润下降是报告期内收到公司出售盛京银行股权转让款及取得投资收益较同期减少所致。”

近些年来,众电商崛起,新零售玩法多样,依旧靠传统零售业支撑的商业城,其业绩表现一直都“不尽人意”,几度亏损。为了“保壳”,商业城使出浑身解数,几次变卖资产重回“盈利”。

在经历了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分别巨亏约1.28亿元和2.77亿元之后,商业城开始琢磨着怎么在2014年顺利盈利。

于是,2014年6月,商业城向深圳茂业商厦有限公司出售了两家同样处于亏损状态的子公司(原控股子公司辽宁物流有限公司99.936%股权、原全资子公司沈阳安立置业经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两家子公司打包作价约3.37亿元。当年投资性盈利,暂时缓解了面临退市的风险。

2015年3月3日,商业城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成功实现保壳。但当年净利润立马又重新破回到巨亏1.6亿元的生死边缘。

再有过一次成功的保壳经验后,2016年,商业城又一次扭亏为盈,原因是一笔资产分两次处置。

2016年11月11日,商业城与太原茂业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茂业)签订协议,商业城将其持有的盛京银行1.47%的全部非上市内资股股权以5.22亿元的转让金额转让给了太原茂业,同年年底,商业城收到转让金额的55%,当年成功“保壳”。

2017年2月6日,商业城将上一年剩余45%的转让金收回,约2.35亿元。当年一季度净利润达1.72亿元,其余三个季度均为亏损状态,又一次交了份“满意”的答卷。

2018年,商业城又将如何“交卷”,似乎多了一份期待。

两次重组不顺,“保壳”仍任重而道远

早在2015年,商业城就曾谋求过重组事宜。

2015年9月2日,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商业城停牌,计划于当年11月公布重组预案。当时的预案显示,商业城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易乘投资持有的宜租车联网100%股权。交易完成前,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兆投资,实际控制人为黄茂如。交易完成后,商业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易乘投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振新,主营业务也将发生变更。

但首次重组最终遭到证监会的否决。原因是“申请材料显示上市公司权益存在被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严重损害且尚未解除情形,且标的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具有重大不确定性,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相关规定。”

到今年一月份,商业城又一次公布重组计划。1月29日起停牌,之后商业城披露的此次拟购标的为四达软件,商业城表示,此次交易预计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构成重组上市。然而,到3月28日,商业城重组又以失败告终。

谋求重组不顺,业绩发展萎靡,商业城在保壳路上走得很艰难。

与此同时,在面对新零售的快速崛起和东北市场的长期饱和状态等大环境的变化下,商业城未来如何求变,不仅要寄于合理地重组,更应该在战略上与时俱进。

2018年,商业城计划全年营收要达到11亿元。而从战略层面,商业城则表示要坚持中高端的档次定位,将主题定位向突显风尚、文化、体验、有特色的城市型时尚百货转型;调整业态业种配比定位,增加餐饮、娱乐休闲、儿童业态。

一手要“保壳”,一手要“求变”,商业城的未来任重而道远~(蓝鲸产经 于焕永 贾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