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房玲、易天宇
2018年销售目标1200亿,调整管理架构提高运营效率;坚持轻资产合作发展策略,控制净负债率。
2017年融信集团规模增长显著,合约销售达到703亿元,年内通过积极拿地与收购,形成了海峽西岸、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中部、成渝、西部七大核心城市群的布局,土地储备货值超过5000亿元。其中2018年可售货值约1800亿元,为全年1200亿元的销售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加贴合千亿冲刺阶段的现况,融信内部的管理架构也正在逐步调整,未来将会实施集团、事业部、项目公司的三级管控体制。通过对事业部在拿地和销售方面的充分放权,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加速增长。积极扩张下,企业净负债率也随之上升,未来融信将继续坚持轻资产合作发展策略,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平衡财务发展,争取2019年底净负债率回到65%左右。
销售:货值充足2018年目标1200亿
据克而瑞公布的销售排行榜,2017年融信中国连同其附属公司、合联营公司(融信集团)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为人民币703亿元,同比增幅为53%;实现合约销售面积449万平方米,同比上涨89%。过去三年,融信集团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复合增长率达到61%。融信销售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其近年来不断通过收购和合作,取得了大量优质地块,为企业规模增长提供了推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融信大部分项目的去化情况较好,为企业的销售起到了带动作用。
2018年融信集团将2018年全年销售的目标定为了1200亿元。截止目前,融信拥有充足的土地储备,预计货值超过了5000亿元,其中2018年可供货值1800亿,去化率67%即可完成千亿目标。
从销售结构来看,2017年融信中国(不含合联营公司)的销售业绩主要来自杭州和福州这两个城市,销售金额达到167亿元和116亿元,占比分别为33%和23%。2017年融信收购了海亮位于17个城市的35个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其全国性布局。预计随着融信于全国的加速布局,其于各个区域、城市的销售占比也将更为平衡。
投资:合作收购助推规模增长
2017年融信明显加快了拿地的脚步,拿地规模创历史新高。2017年融信集团共新增土地建面1482万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181%;虽然2017年拿地较多,但拿地总价仅为715亿元,同比仅增长了48%;拿地均价4828元/平米,大幅下降了47%。
拿地均价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融信2017年加大了收购力度。2017年7月,融信以28.9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宁波海亮及安徽海亮各55%的股权。此外,融信还积极采用合作的方式拿地,据不完全统计,除去海亮收购项目外的35幅地块中,合作开发的项目数超过70%。通过轻资产合作的发展策略,融信在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持财务健康。
从拿地结构来看,2017年融信主要于长三角拿地较多,其中杭州是拿地最多的城市,杭州的新增拿地达到了182万平方米,占到了新增拿地总额的12.3%。2017年,融信新进入城市包括天津、广州、成都、重庆、合肥、郑州等26个城市,成功开拓了中西部、大湾区及京津冀地区。融信也从原先的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拓展至全国7大核心城市群。预计随着融信全国化发展战略的推进,其于各个区域的城市布局也将更为均衡。
截止2017年末,融信的土地储备达到了2315万平米,同比增长119%,可供企业未来4到5年的发展需要。其中在建建筑面积达到了1477万平米,未开发建筑面积达到了686万平米。从区域来看,融信的土储储备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占比达到了53%。
财务:两年净负债率回到65%
2017年融信中国实现营业收入303.4亿元,同比增长大幅增长167%,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55%。全年毛利率为17%,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利润率的下滑,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结转的项目利润较低,此外2017年扩张力度较大,收购海亮35个项目,其中部分项目由于亏损,并表后拉低了整体盈利水平。若排除海亮及收并购的项目,融信自有项目的毛利率大概在23%左右。
随着融信上市,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融资成本持续降低,对企业未来提升利润水平也大有裨益。由于扩张力度较大,2017年融信中国的净负债率达到了159%。未来,融信将会继续坚持轻资产的发展策略,主动管理负债水平,更好的平衡规模扩张和财务健康发展,力争将2018年的净负债率控制到100%以下,2019年底回到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