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旗下主动权益、固收基金的平均表现均落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2018年以来平均下跌1.67%,超八成产品收益率为负,而固收产品收益甚至不足同业两成
文 | 标点财经研究员 赵春燕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选手,却也未必能笑到最后。
刚在3月26日过完19岁生日的长盛基金,是国内基金行业“老十家”之一。然而,从1999年到2018年,长盛基金却显出未老先衰的模样,无论产品业绩还是管理规模,均乏善可陈。
《投资时报》统计发现,截至2018年3月27日,长盛基金旗下公募产品今年以来业绩整体表现依旧不佳:按不同份额分开计算,89只主动管理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14%,其中63只基金收益率甚至为负,主动管理类基金的业绩在行业已处于中下游。
剔除2018年成立的基金及分级基金后,该公司旗下63只主动权益类基金2018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1.67%,在103家基金公司(剔除相关产品少于3只的公司,下同)中位列第58名;26只主动管理的偏债型产品的平均收益为0.14%,在行业98家基金公司中位列第86名。以上两种主动投资类型的产品的成绩皆不及行业平均水平。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长盛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508.6亿元,在12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8位;非货币基金资产合计303.84亿元,在122家基金公司排名第42。这一成绩较同年同月成立的嘉实基金,显然逊色太多。
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疲弱
截至3月27日,长盛基金2018年之前成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67%,其中83%的产品在2018年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负,在过去的近三个月以来,长盛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产品的业绩不尽人意。
根据Wind数据计算,剔除2018年成立的基金以及分级基金后,2018年市场上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下跌1.23%,而长盛基金此类产品的平均下跌幅度高于平均水平,在103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8。该公司旗下63只2018年以前成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2018年以来净值下跌的有52只,占比超过八成;其中15只产品亏损幅度超过3%,占比近四分之一。
具体来看,表现最差的是长盛养老健康产业,今年以来跌去8.29%,在市场上1778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排第1726名。
其次是同样为灵活配置型基金的长盛盛世C和长盛盛世A,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为-7.85%、-7.82%,在同类中依次位列第1716名、1714名。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只产品均排名在同类后5%。
长盛动态精选、长盛城镇化主题今年以来亦均处于亏损状态,幅度分别为7.18%、6.83%。这两只产品均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在574只同类产品中分别位列第517名和508名,排名靠后。
倘若短期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将考察时间延长至三年,长盛基金的成绩也不够硬气。该公司旗下成立满三年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有17只,最近三年总回报排在同类产品后1/2的达到12只。其中,长盛同盛成长优选和长盛同鑫行业配置两只基金近三年的累计回报率分别为-32.45%和-30.89%。
除此之外,长盛同智、长盛同益成长回报、长盛航天海工装备、长盛动态精选、长盛高端装备制造、长盛生态环境主题、长盛养老健康产业近三年累计回报率也均为负数。
固收产品收益不足行业水平两成
长盛基金的主动固收类产品表现更加差劲。
根据Wind数据计算,剔除2018年成立的基金以及分级基金后,2018年市场上主动固收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0.89%,而长盛基金此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却只有0.14%,都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两成。在98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86。
长盛基金旗下26只2018年以前成立的主动固收类基金中,2018年以来的净值下跌的产品有11只,占比超过四成,而行业净值下跌产品的比例仅为15.56%。
其中表现最差者为长盛年年收益C,截至3月27日,今年以来下跌3.55%,紧随其后的是长盛年年收益A,跌幅为3.5%。这两只成立于2013年8月9日的产品,基金经理均为段鹏,成立以来的年化回报分别为3.95%和4.25%。
排名倒数第三和第四的分别为长盛同禧C和长盛同禧A,今年以来分别下跌1.78%和1.67%,基金经理均为张帆。除此之外,长盛双月红1年期C和长盛双月红1年期A今年以来跌幅均超过1%。
管理规模徘徊不前
长盛基金的发展之路,并未像其名字中所蕴含的美好寓意,长长久久保持盛况。
截至2017年末,经过19年的发展,该公司公募规模只有508.56亿元,在122家基金管理机构中排名第48,与2016年末730.53亿元的规模相比减少了30.38%。且在这刚上500亿元的公募规模中,货基贡献了四成,非货基资产规模为303.8亿元,在122家基金管理机构中排名第42。
这一成绩,与同年同月成立的嘉实基金相去甚远。截至2017年末,嘉实基金的公募规模为3610.58亿元,在122家基金管理机构中排名第10,零头都比长盛基金的总规模大;而非货基资产规模为2213.81亿元,这一数字是长盛基金的7倍有余。
早在2007年末,长盛基金的公募规模就达到458.72亿元,并于2009年达到484.75亿元,再创新高。彼时,货币基金还未发力,2009年该公司的货基规模仅为37.77亿元,非货基资产为446.98亿元。
此后,长盛基金的规模扩张之路便徘徊不前,直到2015年末,在204.33亿元的货基加持下,才勉强突破2009年创下的总规模纪录。2016年末,该公司总规模突破700亿大关,为730.53亿元,而到了2017年末,又降到508.56亿元。
而长盛基金的非货基资产的扩张之路更加糟糕。一直到现在,仍未突破其在2007年创下的456亿元纪录。2017末,该公司非货基规模仅为30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