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协调”杠杆撬动区域经济发展
2018-04-04 06:07: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紧抓“协调”杠杆撬动区域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王彩娜

4月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建所40周年系列活动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雄安新区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们围绕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路径、薄弱环节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心区与腹地如何“协调”?

“中心区和腹地间发展不平衡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关键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概括为“心腹之患”,即中心区如果无法带动腹地发展,其本身的发展也会受到局限。

在金碚看来,当中心区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拥挤不堪的“心地狭窄”以及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接续的“腹背受敌”问题。

如何解决“心腹之患”?金碚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推心置腹”,要让中心区把腹地的发展带动起来,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发挥中心区的扩散功能,“不仅要集聚,而且要扩散,也就是‘推心置腹’。”

解决“心腹之患”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心心相印”。金碚表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里只有一个中心是不行的,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多中心相互有效竞争的区域格局,就意味着该区域的竞争存在缺陷。长三角、珠三角之所以发展特别好,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该区域有多个中心,且多个中心几乎势均力敌。

解决“心腹之患”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满腹经纶”,金碚表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构建通道、网络,把整个腹地带动起来。金碚强调,中国14亿人口,要求所有地区发展水平都一样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心—腹地”这个关系会持续存在。而其中的关键是中心、腹地间要有一个比较良好的、良性的结构,都要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腹心相照”。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地区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如今4年过去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如何?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取消对商品流通的限制,实现贸易一体化,这一般是最初级的;第二阶段,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要素的一体化;第三阶段,区域经济政策协调一致,实现政策的一体化;经过上述三个阶段后,达到第四阶段,即完全的一体化。“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达到政策一体化,进入完全一体化阶段。”

孙久文在作了大量研究后分析称,自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作比以往有了很大提升,不再限于单一企业,而是以产业链条的形式转移。“产业分工程度高低是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测算1995年—2016年京津冀区域的分工指数,我们发现京津间产业差异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工在不断提升。京冀间产业差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津冀间产业差异表现为先升后降,两地间分工程度差异不大。”

总体来看,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孙久文认为,受经济差距、营商环境、政策红利、劳动力素质、公共服务等因素影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度还不足,北京的外溢效果比较有限,如何在要素一体化中缩小对人才吸引力的差距非常关键。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提升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分工程度。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强调,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既要坚持目标导向,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即京津冀地区间发展差异仍较大,三地间联系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在现状和未来的目标中找到一条路径去实现两翼齐飞,助推三地协同发展。”

武义青认为,这一路径就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整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走出一条新路子,探索出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对京津冀非重点对接区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舰建议,一是要正确认识竞争格局;二是要正确把握发展趋势;三是要正确定位自身。

李海舰表示,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对接区域间普遍存在竞争,尤其是非重点对接区域间竞争更为激烈,但这些地区在竞争中要正确把握“协调”的发展趋势,根据自身条件来定位,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大进大出”,力争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超过前列,谋求高质量发展。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