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风策略徐彪团队
在此前的报告中,我们提到,成长“出奇”的三级驱动分别来自于:风险偏好提升(流动性+政策转向)、业绩的相对变化、以及利率向下的拐点。
目前我们仍然处于风险偏好提升带来的成长股触底反弹的阶段,这一阶段中,风险偏好的提升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推动:
其一是机构投资者换仓带来的结构性增量市场,资金从此前的价值蓝筹中流入成长股。我们统计了最近几次创业板大涨后,基金净值的变化情况,的确可以看到机构换仓的迹象,但与15年时相比,机构对于成长股的配置还有不小的空间。
其二是政策的支持,对于市场风格的转变和风险偏好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前的报告中我们也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顺势而为:如何理解“独角兽”回归前的政策组合拳》
因此,在风险偏好提升的阶段,成长股突破的方向以有想象空间、短期不需要业绩兑现的板块为主,比如工业互联网、半导体、5G、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板块赚的是估值提升的钱,相应地波动也比较大。
但成长风格的延续,还需要业绩的支撑,相对业绩的变化是决定风格的一个关键变量,也是成长“出奇”的二级推动力。举例来说,主板的业绩从2013年底的15%下降到2016年初的-2.8%,而同期创业板指的业绩从9.5%上升到41%,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成长风格的“相对业绩剪刀差”。随后,主板的业绩从2016年初的-2.8%快速回升到17年Q3的18.3%,而同期创业板指则从41%大幅降至24%,于是又形成了一个极度有利于价值蓝筹的“相对业绩剪刀差”。
而中小板指类似,去年涨幅接近17%,表现远好于创业板,也还是归功于消费电子、周期股对中小板股票业绩的拉动。
向前看,根据我们的测算(如下图),主板业绩增速将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回落,而创业板指的业绩增速有望维持相对稳定,因此,这一相对业绩的变化将有利于风格逐渐转向成长。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季报的重要窗口期,是验证业绩相对变化的关键阶段。
根据信息披露规定,中小板需在3月31日前披露一季报变动幅度较大的公司(亏损、扭亏或同比增/减50%以上),这部分公司目前已披露完毕,整个板块披露率为48.4%。另外,创业板公司要求在4月10日之前全部披露一季报预告,目前披露率为32.7%。
按目前已披露的数据,中小板和创业板18Q1增速均有回升。中小板18Q1同比增速为47.4%,增速中位数29.9%;创业板18Q1同比增速54.7%,增速中位数34.1%;分别较17年年报的23.7%和-5%均有大幅度的回升。
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剪刀差”在缩窄,这种相对变化或有利于创业板。我们在2月2日《怎么看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的剪刀差》、3月18日《成长股的阿喀琉斯之踵?》里分析到,中小板和创业板17年年报增速分别为23.7%和-5%,形成一个明显的“剪刀差”。其中,周期行业贡献了中小板业绩增速的半壁江山,对中小板业绩正贡献最大的三个行业为:化工(+4.8%)、电子(+3.4%)和机械(+2.5%);而对创业板业绩负贡献最大的三个行业为:通信(-0.7%)、计算机(-0.4%)、传媒(-0.3%)。然而,我们判断,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剪刀差”大概率会缩小。事实上,目前已有这种迹象:
(1)中小板有37%的公司负增长,大幅高于创业板22%的水平;
(2)中小板指成份股18Q1增速低于非成份股,而创业板50成份股增速延续17年四季度回升的势头,18Q1同比增速为57.3%,增速中位数45%,均好于非成份股的表现;
(3)另外,我们也看到,中小板中较多消费电子和周期股Q1增速下滑,那么今年对中小板业绩增速的贡献大概率会降低,与此同时,TMT个股的增速有所回升,今年对创业板业绩大概率会有正贡献。由此可见,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剪刀差”趋于缩小,这就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甚至我们也不排除今年出现创业板增速高于中小板的情况。因此,从业绩层面,也是有利于成长“出奇”的行情。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报告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
报告发布时间:2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