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大战白热化,大规模刷单产业真的存在吗?
2018-04-03 21:46: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网约车大战白热化,大规模刷单产业真的存在吗?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网约车市场非常热闹,美团打车3月21日高调登陆上海,上线三天破30万单,拿下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接着有媒体报道美团打车大量刷单,刷单率高达40%,一时引起舆论哗然,今天笔者就来谈谈网约车刷单那些事。

网约车刷单有这么大空间吗?

网约车作为中国互联网共享经济中补贴比例最大的行业之一,从表面上来看网约车还是有着一定的刷单空间,特别在产业发展之初,Uber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就曾经被爆出有着一定的刷单漏洞。根据对部分网约车司机的实地调研显示,时至今日,网约车产业刷单现象依然存在,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完善,刷单的空间正在被大幅压缩。

一是刷单成本越来越高。早期,网约车刷单有着一套被称之为“病人”、“护士”的刷单体系,有着成产业链的刷单玩法,特别是Uber在中国流行的那段时间,由于Uber采用美国体系从而被发现了很多漏洞,比如说接单的定位和空驶的关系,自由抢单的模式等等,于是很多人针对Uber进行刷单。然而到了今天网约车的刷单难度不断增加,网上的很多刷单软件已经被技术破获,各大平台的反刷单技术日益完善,从而让刷单的技术门槛一再提高,让原先成产业的刷单体系变成了现在只有少数极高技术黑客才能掌握的顶尖科技。举例来说,2016年,易到就已经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易盾征信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对一千多万订单建立了300多个刷单模型,从而实现刷单行为的智能全监控,并且这个数据会反馈给全平台,让有过不良记录的司机在各个网约车平台上都难以接单。

另一方,不少司机都向笔者反馈说,刷单的时间成本太高,现在很多地方网约车跑单本身就是订单高峰,与其在那费心费力的刷单,不如直接去好好跑单子赚的也不会少。

二是企业、国家对刷单惩罚措施越来越重。无论是哪一家网约车企业,对于刷单都抱着一个严惩不贷的机制,一旦被发现少则扣除车费,进行处分,多则封禁软件不让使用,如果司机开的还是租来的租车公司的车的话,那么刷单的惩罚将会更加严重。2017年底,在洛阳破获了一个大型恶意刷单团伙,多名网约车司机恶意刷单,骗取补贴,在警方取证之后,以诈骗罪逮捕了涉案的多名刷单司机。几乎同时,广东警方也重拳出击,对于虚假注册滴滴账户进行刷单的黑色产业链进行依法取缔,对涉案的几十万滴滴账户,数千万刷单金额进行了严肃打击。而网约车的另一参与方首汽,也在2017年宣布对于恶意刷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随着对于刷单的处罚日益严重,乃至于直接入刑,让刷单不仅成为了违规行为,更上升到了违法行为的高度。

根据经济学原理,任何一个经济行为都要被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当刷单的投入成本比不断增加的时候,再进行刷单就会显得得不偿失,所以对于目前的网约车市场来说,刷单的空间正在被大幅度压缩。

这么大的刷单比例真的有可能吗?

说到刷单,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基本上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不会陌生,刷单不可能不存在,但是我们在刷单空间被大幅压缩的今天,我们再来看看美团有可能出现大比例刷单的现象吗?从事互联网运营的企业基本上都会知道营销和刷单之间的关系,如果是一个产业的新手,那么被黄牛利用从而被刷单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这一点是任何一个初学者都难以避免的事情。然而美团作为一个深耕互联网多年的企业,旗下有外卖、酒旅等业务,一直在重拳出击整治刷单行为,无论是应对经验还是应对举措美团都可谓个中老手。

另一方面,美团已经在南京试运营一年之久,美团打车业务虽然刚刚登陆上海,但是其业务模式早已试点成熟,也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反刷单机制,这些机制帮助美团在南京和上海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再不妨用深层逻辑分析一下,刷单的结果一般都是很多交易都是虚假甚至是不存在的,从而会导致用户体验低下,叫车不好叫,然而实际结果却是无论是社交媒体还是自身体验美团打车的反响一直较好,叫车应答的速度也很快,这就让大比例刷单的说法让人怀疑。再加上根本不是抢单而是派单机制,这让刷单的难度直接增加。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看,如今滴滴也逐渐回归了营销补贴的步伐,其补贴力度和美团可谓是不分伯仲,如果网约车市场存在着这么高比例的刷单的话,那么作为网约车业界巨头的滴滴会敢于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打水漂吗?去如此大力度跟进吗?这从竞争的角度来看,都是不符合逻辑常事的,因为两者模式类似,能刷美团的单同样也能够刷滴滴的单,所以即使美团有刷单的动机,滴滴也不会傻到去跟进,再者说之前滴滴的补贴力度比这个更高,每月的交易额也都高达8亿美元,如果刷单比例如此之高的话,这么多年滴滴估计早就赔的经营不下去了。

所以,无论是正面分析还是反面分析,说网约车行业存在大面积刷单现象都是一种较为主观的臆测,40%的刷单比例缺乏足够的逻辑支撑。

刷单反击战从未停歇

当然,这个世界有光明也同样会有黑暗,只要网约车产业会有补贴存在,那么刷单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但是产业各方对于刷单的态度都是非常一致的,这就是不遗余力的抵制刷单行为:

一是不断完善业务规则填补业务漏洞。我们看到这么多年来,无论是滴滴、Uber、易到、首汽,还是新进的美团对于通过业务规范反刷单都是不遗余力,不仅有着暂停账户接单的紧急措施,也有着长达30天甚至封禁账户接单的处罚措施,更对刷单的获利提出了类似于退一赔二的高倍违约金,这些日臻完善的业务规则让很多刷单行为无从遁形,可以说在产业内部形成了对于刷单的零容忍机制。

二是不断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反刷单管理。对于互联网企业最擅长的不一定是规则管理,但一定是技术控制,无论是滴滴、美团,还是嘀嗒、高德都是有名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大数据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轻易地在成千上万的交易中找到潜在的刷单交易,从而锁定风险账户。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让这个的判定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各家互联网企业都纷纷和高校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手段来对刷单行为进行围追堵截,根据网上公开的数据报道,现在应用于网约车产业的人工智能反刷单效率比大名鼎鼎的阿尔法狗还高出了25%以上。

三是基于乘客的反刷单体系。现在除了规则的控制,技术的约束之外,不少网约车平台都有基于乘客的反刷单体系,针对之前乘客集中反馈的刷单风险事件,比如说乘客叫了车却没有车出现,甚至无故取消,网约车平台对此都有明确的投诉机制,特别是信用分的比重,乘客的评分比重较高,通过这种乘客监督的手段,可以有效地避免刷单现象的产生。

的确,光明和黑暗永远是相对的,刷单和反刷单的斗争也是永远在路上,只要网约车产业存在补贴利差,就必然会有套利空间让刷单者铤而走险,但是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刷单现象虽然存在,但却已经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个别现象,对于整个网约车产业难以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这一点已经成为现实,所以想要依靠刷单来赚钱的人,还是先洗洗睡了吧。

作者:上游财经专家顾问,财经专栏作家,财经评论员。

首发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jianghanview)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