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真的愿意用个人隐私换方便吗?
2018-04-03 22:00: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中国人真的愿意用个人隐私换方便吗?

最近的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正让扎克伯格所缔造的信息帝国及其权力浮现在全世界面前。

据《纽约时报》和《卫报》报道,英国一家基于数据分析的政治咨询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被控利用Facebook的信息管理不力,窃取了高达5000万名Facebook用户的个人资料,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帮助共和党候选人、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投放针对性的政治广告。

其帮助方式,是在个人的社交页面投放迎合选民“希望和恐惧”的内容,来左右中立选民的政治倾向。换句话说,一个曾经被扎卡伯格认为是“开放平等交流”的平台,如今成为了培养和扩大偏见的温室。

数据的隐患和数字传媒权力的暴露,让此前还在社交狂欢的用户们突然意识到了危险迫近。因此,不少人打出了“删除Facebook账号”的口号。

一、“去中心化”的梦想与现实

眼下,互联网正走入信息产业的宿命循环。

此前,人类每一次传播信息技术的革命,最后都从去中心化的梦想走入了垄断加强化的现实。

曾经,无线电的发明被认为“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脑体”;电影的出现,则使得“公立学校的教育成了徒然”;再到1970年代,电视的出现,让研究者相信,“这次变革必将远胜往昔”。

但现实是,信息技术的革命最后都导致新的垄断,并且,坏消息是,每一次的垄断帝国都比之前要更幅员辽阔。

二、中国隐私泄露比想象中更严重

据媒体报道,在3月26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更加开放,也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但百度也会遵守相应法规规则。

作为互联网巨头,搜索起家的百度,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更是经验丰富,中国大数据的诞生历史,其中都不可或缺的有百度的身影。

李彦宏此番言论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不少人更是磨刀霍霍向百度。隐私泄露严重并不意味着能利用隐私换便利,中国互联网大数据的泄露史,百度少不了推波助澜。

百度前些年爆出医疗广告丑闻后,名声大落。有这样一个段子,A去看医生说:我查过知乎说我这个病只要吃几天药就好。医生答曰:还好你查的不是百度,不然你这条命就没了。虽是调侃,但也透露出了一些事实。

而李总这话说的确实有失风度,有得了便宜还卖乖之嫌。

三,给你选:要便利还是要隐私

在搜寻和获得信息这件事上,我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互联网应用像是你的贴身管家,总能把你想要的推到你面前;当然,有时不需要的时候,它还是会推给你。

可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的,往往才是最贵的。用户所享受的这一切便利的前提,是把自己的资料、喜好、倾向,毫无保留的呈现在互联网公司面前。

而大部分的中国网民对网络隐私边界的认知,及隐私泄密的风险意识较弱。

尽管监管部门曾经多次明确要治理个人信息泄露的现状,对各种APP、银行、医院等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也不断在进行约束。

但依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数据泄露的方式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常玩常新。个人信息泄露防不胜防,用户权益几乎很难得到保护。

保护数据隐私,不仅仅涉及数据的采集许可及其目的使用的限制,同样需要对其使用过程,以及使用算法,有着清晰、明确的边界和能够被严格理解的基本要求。

所以这不仅仅是个人要注意隐私保护,监管层、企业也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对我们而言,隐私的泄露更像是一个社会心理不断麻木的过程。从最初接到骚扰电话无比气愤,对泄露自己电话号码的人/企业深恶痛绝,到后来逐渐习惯,看到400、177、178或固话号码,选择充耳不闻。

甚至可以说在互联网面前,我们如同暴露在X射线下,什么都被看得一清二楚。上一秒搜索过的产品,下一秒就出现在浏览器右侧,呼唤着你点击购买。

各大新闻APP,除了给你推广告,就是收集你平时的阅读数据,推送符合你喜好的内容,以便更好的留住你,好再给你发点广告。

在这样一个与信息共舞的新时代,如何在信息帝国里保护个人隐私与自我意志,是一门全新的学问。

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机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深陷“信息茧房”,一旦作茧自缚就再难接受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甚至在不同群体、代际间竖起阻碍沟通的高墙。

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有打破信息茧房的理性意识,提升自身的媒体素养、网络素养,自觉地将这类小圈子资讯叠加进大社会的资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数据和算法牵着鼻子走,否则我们的未来将不久危矣。

涉及保护用户隐私的事态才刚开始,未来Facebook及百度等公司的股价可能遭遇新一轮的暴跌,我们将静观其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