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股权变更,泰达宏利又双叒叕要改名字了?
2018-04-03 22:02: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再现股权变更,泰达宏利又双叒叕要改名字了?

基金公司以大股东命名是业内常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提高辨识度,可以借助大股东的品牌优势形成互补效应。但麻烦的地方在于,一旦股权发生变更,基金公司的名字就变得很尴尬。

比如,泰达宏利基金现在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此前曾因股东更迭而三度易名,成为史上更名最多的基金公司。记者近日获悉,泰达宏利基金公司可能再度发生股权变更,这一次它还会更名吗?

是谁在撤退?

证监会官网更新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权变更5%以上及实际控制人审批列表信息显示,泰达宏利接受的第一次反馈意见时间为2018年3月7日,这意味着,该公司的股权变更已正式进入审查阶段。

记者从天眼查获悉,目前泰达宏利基金共有两个股东——泰达控股旗下的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和宏利金融旗下的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持股51%和49%。

此次股权变更到底是哪位股东在撤退?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泰达宏利基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股权变更尚未正式获批,不方便透露。”

泰达宏利基金曾因股东更迭而三度易名,成为更名最多的基金公司。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此次股权变更顺利落定,不排除第四次更名的可能。

恒丰泰石总经理韩玮认为:“基金公司改名常常会对品牌的持续培育产生不利影响,除非新的名字是一个更强势的品牌。此外,基金公司改名也往往令基金持有人产生困惑感。”

针对股权再度变更的影响,泰达宏利回应称:“发生在股东层面的股权变更对我公司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以及我公司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将继续坚持持有人利益至上的原则,勤勉尽责地开展日常业务,给予我们的客户持续的价值回报。”

又要改名字?

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中国首批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注册资本1.8亿元人民币。在2010年更名为泰达宏利之前,该公司先后经历了三个名称:湘财合丰、湘财荷银和泰达荷银。

1

2002年7月,湘财证券、山东鑫源控股、大庆石油管理局和新疆证券共同发起成立了湘财合丰,分别持有40%、30%、15%和15%的股权。

2

2003年,湘财合丰率先引进外资机构,湘财证券让出3%的股权、大庆石油管理局和新疆证券各让出15%的股权,引入荷兰银行,湘财合丰随即改名为湘财荷银。至此,湘财荷银由湘财证券、荷兰银行和山东鑫源控股分别持股37%、33%和30%。

3

2004年8月,因山东鑫源控股将旗下30%的股权转给湘财证券,湘财荷银仅剩两位股东——湘财证券和荷兰银行,而湘财证券凭借67%的股权一举成为控股股东。但不到半年,2005年2月,荷兰银行将33%的股权转让给荷银亚洲。

4

2006年4月,湘财证券转让全部67%股权给北方国际信托和荷银亚洲。其中,天津泰达集团旗下北方国际信托持有51%股权,余下的16%由荷银亚洲接替,湘财荷银随即更名为泰达荷银。而随着湘财证券的退出,意味着发起股东已全部退出。

5

2010年3月,原外方股东荷银亚洲所持有的股权又全部转让给宏利金融旗下的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公司由此正式更名为泰达宏利。股权结构相应变更为:泰达控股旗下的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51%;宏利金融旗下的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持有49%。

6

时隔7年,波澜又起,2017年3月10日证监会又一次接到了泰达宏利的股权变更申请。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的股权变更目前已正式进入审查阶段。

泰达宏利股权再变更似乎已经板上钉钉,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背靠外资股东以及券商股东,泰达宏利的业绩以及规模不但没改善,反而停滞不前。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泰达宏利总规模457亿元,其中货币基金占219亿元,剔除货币基金后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47.8亿元,在行业内排名第50位,而2016年年末的数据为291.6亿元,行业排名第47位,规模持续下降。

与2007年的资产管理规模357.3亿元相比(当年货基规模只有4.73亿元),十年过去了,泰达宏利基金的规模并未见太大起色,非货基规模更是不升反降。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公司频繁股权更迭,是中外方股东经营理念有冲突?还是人才缺乏?

Wind数据显示,泰达宏利现有89只基金,共有19位基金经理,其中拥有5年以上基金管理年限的仅3名。值得关注的是,截至去年底,该公司货基占比较高,几乎占到资产规模的一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