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思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23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将今明两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均上调0.2个百分点至3.9%;对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0.4、0.6个百分点至2.7%和2.5%;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调升0.1个百分点至6.6%和6.4%。
“全球金融危机看来可能已经成为历史。”但IMF警告,如果不能及时采取行动应对结构性增长障碍,促进包容性增长,建立政策缓冲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下一次衰退将会来得更早,更难以对付。
IMF认为,全球GDP加速的主要来源是欧洲和亚洲,美国、加拿大和一些较大的新兴市场,尤其是巴西和俄罗斯(两国经济在2016年收缩)和土耳其的经济表现也有所改善。“大部分势头在近期都将持续。”
IMF表示,最近的美国税法改革将对未来几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作出显著贡献,主要是因为它为投资提供了暂时性的极大刺激。对增长的这种短期促动将给美国的贸易伙伴的产出带来积极的、尽管是短暂的溢出效应,但也可能会导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美元升值并影响国际投资流动。
IMF指出,由于全球投资增加,贸易增速再次高于全球收入增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那些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因此受益。
IMF认为,目前的经济回升并非偶然事件。2016年年中,全球经济回升开始巩固,这主要得益于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市场情绪提供了支持,并加快了自然的愈合进程。过去几年里,发达经济体的财政政策总体上是从紧缩转为大致中性,而中国自2015年增长放缓以来,已提供大量的财政支持,并对其贸易伙伴国产生了重要的积极溢出效应。当然,在美国,财政政策即将转向明显的扩张,对世界经济将产生复杂的影响。
IMF提出警告,目前的好转不论如何受欢迎,都不太可能成为“新的常态”,且面临中期下行风险,而且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加剧。IMF对当前势头的持久性持有怀疑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发达经济体正在引领经济增长,但一旦产出缺口弥合,它们将恢复较长期的增长率。IMF预计,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仍将远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发达经济体201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2.3%。
IMF预计,推动当前和近期增长的两个最大经济体的增速将放缓。中国将减少过去几年采取的财政刺激政策,并将按照政府的明确意图,控制信贷增长,加强对过度扩张金融体系的监管。“中国正在进行的必要的再平衡进程意味着未来的增长率会降低。”对于美国而言,减税对如此接近充分就业的经济产出的任何影响,之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以增长率降低的形式呈现,因为临时支出激励,特别是对投资将到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的联邦债务会产生负面影响。
宽松的金融环境和财政支持对经济复苏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样也给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留下了债务。目前,通货膨胀和利率仍然很低,但可能由于顺周期的政策变化,在目前水平基础上突然上升将导致全球金融条件收紧,促使市场重新评估一些国家债务的可持续性。高涨的股票价格也是脆弱的,增加了发生破坏性价格调整的风险。
尽管欧洲、亚洲和北美经济回升,但是中东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消息则没有那么好,这是受较大经济体疲软拖累的最后一个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的天气事件和一些国家的内乱,导致经济增长低迷,进而引发大量向外移民。一些拉美大型经济体的经济改善显著,但是,今年该地区总体增长将受到委内瑞拉经济持续崩溃的不利影响。
尽管经济复苏使得就业和总收入走出危机低谷,但许多发达经济体的民众对政府表示失望,在实际工资增长乏力、国民收入中劳动力收入比重下降和就业两极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他们对政府提供广泛分享经济增长的能力表示怀疑。
IMF对各国提出建议,现在正是建立政策缓冲、加强防范金融不稳定并投资于结构性改革、生产性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时候了。“下一场经济衰退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近,而且应对衰退的手段比十年前更有限,尤其是因为公共债务水平比以前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