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迁
◎来源 | 商业史记(better-of-u) 已获授权
01
德隆资本帝国死于流动性
沈太福死于非法集资
安邦和宝能两大金融帝国
资产和流动性都极佳
明天系金融帝国群龙无首
海航集团深陷流动性困难
一场史无前例金融整顿正在拉开帷幕
谁生谁死在于造化
02
金融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
无非是两样东西
怎么便宜搞到钱
怎么把钱投出去还能保本收回来
要搞到钱最快的捷径是
搞到牌照
最值钱的金融牌照当然是银行牌照
然后依次是保险、券商、信托、基金
再再依次的是,支付、租赁、期货、小贷等等
像吴小晖、姚振华这些人
是属于能够让牌照点石成金的
像浦发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这种
就是让牌照蒙羞的这种
金融大鳄和金融硕鼠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除此之外大部分金融从业人士
都无非是狗与主人那根线
线长的时候,狗就跑得远一点
线短的时候,就跑得近一点
03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开了大半年了
防控金融风险方案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
很快就由各部门会签后执行
安邦和明天系
作为金融灰犀牛典型案例
它们生死如何
也将很快水落石出
去年年末九大银行还齐聚海口
要为海航授信8000亿
但是新年一过
海航飞机租赁逾期传遍金融界
金融灰犀牛们
已经没有任何侥幸机会
留给决策层的无非是技术性问题
庖丁解牛,还是
赶走和尚保住庙
这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灰犀牛虽然庞大可是往往看不见
等真得看见的时候
已经来不及了
04
郭树清接任央行行长几无悬念
人民日报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这个大题目交给郭来回答
本身就是一个重大信号
今年有三大攻坚战
金融风险防控是攻坚中的攻坚
这是央行的本职
银监会当然守土有责
作为200万亿金融资产的监管方
在金融去杠杆方面是否坚定
这是考验主政者的政治觉悟和
手段思路是否明快
上周爆出了浦发银行成都分行775亿大案
作假也不懂得做得真一点
经济新常态
成都分行居然一点不良都没有
鬼信呢,这不需要啥严密内控机制
需要一点常识
银行业一些机构已经疯狂到
丧失常识的阶段了
什么是可怕,这就是可怕
什么是灰犀牛,这就是灰犀牛
只是郭树清开出的巨额罚单
受损失的是浦发银行的中小股东
这个锅
证监会背不背呢
05
大部分赚钱的业务其实都是牌照业务
比如烟草专卖
比如金融牌照
一张支付牌照也值几个亿了
保险本来是一个社会保障金融市场
但在吴小晖这里,
已经大大超越了保险牌照的内涵
万能险被赋予了社会融资功能
安邦实际上撒开腿去融资
演变成一家
具有银行、保险和私募一体的金融集团
没有牌照的公司这样做
就是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万能险打通了金融牌照的界限
遏制金融创新的唯一办法就是收回牌照
只要金融牌照在
任何政策约束都会给创新提供机会
因为金融业务无论多么复杂
无非两件事
从谁那里搞到钱
然后把钱投出去
2013年资金最紧张的时候
谁在放贷呢?央企
只有央企能够拿到便宜的钱
一倒手就赚很多
央企和知名企业就顺势成为影子银行
什么叫影子银行
能够便宜拿到社会资金
还有渠道放出去
这就是影子银行
在中国这样的市场
GDP都过了80万亿了
从市场融资几千亿不是什么难事
安邦万能险一个季度
都可以轻松干上千亿规模
最近市场几家私募
100亿、300亿盘子放出来不到一天
就被吃光了
市场从来不缺钱
缺的是胆大和声誉
在这场货币盛宴中
吴小晖和姚振华是嗅觉最敏锐
行动力最强的两个大胆
历史给了他们稍纵易逝的机会
他们也确实抓到了这个机会
对于吴小晖来说
他缺的是一张牌照
费心费力搞了一堆国企做原始股东
从而埋下了如今巨大的祸患
且不说虚假注资、循环注资的法律后果
仅国有资本资产流失这一项
吴小晖就脱不了干系
06
所谓的金融大鳄
其实就是相比那些非法集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人
多了一张合法的金融牌照而已
安邦投资了招商银行民生银行
投资了万科
这些投资都给安邦创造了
上千亿的浮盈
要说价值投资能力和眼光
要说审慎经营
还有谁超过吴小晖和姚振华呢?
宝能投资万科的浮盈也接近700亿了
若非动了取代王石的念头
姚振华吴小晖才是真正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代表啊
才是脱虚入实的典范啊
姚振华和吴小晖身边什么都不缺
就缺智库文胆
商人不应干预政治
但应该懂政治
放之四海的浅显道理
07
真正的金融家、资本大玩家
从来都不会以国家为对手盘
相反的是,
要做好时刻为国接盘的准备
侠之大者,为国接盘
摩根财团高盛财团
从来不会去做空美国
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
日本金融市场上日元不跌反升
因为日本企业紧急从海外调回资金
中国股市发生股灾
中国汇市人民币大跌
外汇储备一万亿美元流失
区分金融大鳄还是可信任金融家
就看它们在股灾和人民币大跌下
它们的行为
目前看安邦海航复星系都是不合格的
万达也撞了枪口
道理很简单
牌照是国家发的
没有牌照,你什么都不是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金融整顿
明天系问题相对比较简单
吃了多少吐出来就是
XJH囹圄几年
安邦问题最为严重
虚假的注资是被撤销
还是找人接盘
都是涉及一系列难题
毕竟这已经是一家2万亿资产的金融帝国
海航能否度过流动性难关
都是指标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