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2017年GDP增速6.9%,实现了七年来的首次提速。2016年GDP增速6.7%。此前普遍预期2017年GDP增速是6.8%,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是6.5%左右。经济的超预期增长动力来自于哪里?
“结构好转,质量提升,这是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的重要原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在1月19日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表示。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也在当天的分析会上给出了他的判断:去年对GDP贡献摆在第一位的是外贸,除了外贸回升之外,拉动经济的一个隐形因素是价格。“工业企业利润是建立价格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的,产量则相对平稳。”伍戈说。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首席经济学家吴庆则认为,农产品的品质一直都在提升,包括农业在内的第一产业投资增长都很快,从统计角度看,这一因素的变化也应该被考虑在其中。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在1月19日举行。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闫衍代表课题组发布了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指出, 在全球经济复苏、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2017年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GDP增长连续8个季度稳定在6.7-6.9%的中高速增长区间,多项经济指标向好,全年经济实现平稳收官。2018年,去杠杆和环保力度的进一步趋严将对经济增长尤其是投资造成一定压力,消费虽然稳健但难以大幅上行,出口改善幅度能否持续仍面临不确定性。2018年经济或将小幅放缓但韧性犹存,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6.7%,延续缓中趋稳走势。
多出来0.2%到底来自于哪里?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的经济运行情况:GDP增速6.9%,消费同比增长10.2%,房地产投资名义增长7%,民间固投名义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此前稍早由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2017年进出口同比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的下降态势。
牛犁认为,经济增长的预期已经得到了改善,除了外贸数据改善之外,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经济增长动能始切换到了近年来所期望的消费上,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经济结构调整切实推进,新经济、新技术成为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研究员宗良表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能把改革推向深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也是未来形成完善机制的重要方面。
6.9%的经济增速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完成触底?吴庆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处在L型的过程当中,还是下行的。
实际上,近两年来,基建投资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托举力量,也正是在基建投资快速增加的同时,出现了地方隐性债务膨胀、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等问题。
通过对最近三年发改委审批批复的基建项目数量对比就可以发现,2015年批复的项目近150个,2016年100个左右,2017年不到50个。特别是2017年以来,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持续出台文件,加强对地方举债的管理,甚至出现了一些省份基建项目被叫停的现象。
2017年的基建投资增速19%,仅仅比2016年低了不到一个百分点。在大型基建项目数量出现明显压缩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增速是如何保持平稳的?
闫衍表示,基础设施中的生体保护和环境治理,以及公共设施管理、道路运输业、水利管理业等领域仍然保持快速增长,这是让基建整体增速基本平稳的重要原因。
伍戈认为,从基金投资的资金来源上看,虽然大型项目的审批数量有所减少,但是以PPP为代表的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是在增加的,因此总体的基建投资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从趋势上看,基建投资整体还是向下的。
2018年最应该关注什么?
牛犁关注的2018年三个风险是:金融领域的灰犀牛、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和房地产泡沫。
“最近内蒙古、天津等地主动挤出GDP水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果要保持上报的经济增速,地方财政是支撑不下去的。”牛犁说。
在过去的一年,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商品房不管是销售的面积,销售的金额都出现了持续回落。
闫衍认为,2018年房地产会持续进行调控,销售和投资都会有一定回落,但是考虑到像棚改货币化等政策趋向,租赁房建设对房地产投资形成一定的支撑,因此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幅度相对有限,全年增速4.5%-5%。
“除了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还要特别注意流动性风险。”宗良说。
伍戈表示,今年年初开始一行三会出台文件速度几乎每天一个,不亚于去年4月监管同步加强的时候,从利率绝对水平来看,而且实体经济的实际利率水平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在金融创新和金融去杠杆的双重作用下,去年M2与社会融资总量持续分化。理财、基金、信托、资管、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产品迅速发展,但这一部分资金并未计入M2,从而导致整体资金体系中货币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同时,M2与社融的统计口径不同,社融主要反映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方,M2反映的是金融机构的负债方,二者走势持续分化,反映了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的金融机构行为的调整。
这也在传递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实体经济融资面临压力。
吴庆就指出,国内严监管和去杠杆怎么去实现,在严监管和去杠杆过程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的金融底线,这是有难度并且一定要处理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