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发布了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相关情况,中国企业利用专利合作条约(PCT)加快进行专利布局,为自身走向国际市场打造“不坏金身”。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申请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4.8万件,同比增长12.5%,年度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100件以上的国内企业达到44家,较2016年增加18家。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能力日益增强。”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毕囡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近年来不仅华为、中兴通讯、京东方等“大牌”企业利用专利优势不断将产品销往全球,像欧珀、大疆等业界新锐也在通过积极创新,手握专利宝剑闯荡国际市场。
作为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八的企业,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也是唯一一家专利授权量最多的手机终端公司,共授权1222件专利,而相较于2016年,OPPO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42.3%。这张骄人的专利成绩单背后,是坚持自主创新迸发出的内生动力。
OPPO独立自主研发的VOOC闪充技术,将最快充电速度提升了4倍以上,申请了18项专利;微电机多轴防抖技术、激光对焦技术、旋转摄像头技术等拍照技术的突破,让OPPO在该领域形成了一系列高价值专利包。与此同时,这些核心专业技术的海外布局,也加速了OPPO的全球化进程,据悉,OPPO在美国、印度等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专利申请,并在欧美、日本、亚洲等地成立了六大研发中心。
除了自主创新,OPPO也积极与行业伙伴展开合作,共同解决专利问题。早在2016年,OPPO就与高通达成了3G和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根据相关条款,OPPO获得了开发、制造和销售3G(WCDMA及CDMA2000)和4G LTE(包括“三模” GSM、TD-SCDMA和LTE-TDD)终端的付费专利许可,构建起双赢的合作关系。
过去的一年里,OPPO在海外市场捷报频传。在巴基斯坦,7月最畅销的前五个机型中,OPPO独占三席;在印度,2017年第二季度,OPPO凭借着24.2%的市场份额成为15000至30000卢比价位最畅销机型。正是练就了一身专利布局“金钟罩’”、“铁布衫”的硬功夫,OPPO在通往国际市场的道路上才没有被专利门槛的拦路虎吓跑。
“专利是国际创新市场的通货,没有足够的通货储备,企业根本无法登上世界贸易舞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刘海波认为,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站稳脚、打胜仗,专业性地利用PCT制度,战略性地进行专利布局,是一门必须修好的专业课。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苏平也表示,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国门,专利一定要先行。只有在法律上先确权,产品才能够顺利销售到彼岸。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其产品所涉及的技术和专利在目标国的情况,采取相应的专利战略,不打无准备的“专利仗”。
另外,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加快落地,也体现了专利布局对于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的支撑作用。“2017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专利申请公开量为5,608件,同比增长16.0%。” 毕囡介绍说,其中,在印度专利申请公开量为2,724件,在俄罗斯专利申请公开量为1,354件,在新加坡专利申请公开量为643件。
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于2017年4月向阿根廷和肯尼亚出口近百台内燃机车。“这批出口机车包括货运、客运和调车、内燃机车3种车型,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机车总体设计师齐志刚说,公司根据两国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构建了一系列专利包。“专利公开的意义还在于,在出口产品的同时输出了技术创新,实现了产品价值的最大化。”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唐恒说。
“得益于专利布局,我们已经将机车成功出口到澳洲、中东、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超过200台。”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市场部副部长张艳飞说。
刘海波认为,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专利申请力度,提前谋篇布局,既有利于我国企业构筑相应的竞争优势高地,也有利于我国和沿线国家、地区开展多向、双向的技术转移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