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浩:2017年经济成绩单表现亮眼,基准利率暂无调整必要
2018-01-19 19:19: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蔡浩:2017年经济成绩单表现亮眼,基准利率暂无调整必要

作者 蔡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突破80万亿元,实现6.9%的经济增长,超预期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在出口回暖、基建投资保持高位、消费平稳增长和企业盈利显著好转等因素的拉动下,实现2010年来全年经济增速的首次回升。从结构上来看,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扩大至58.8%;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虽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58.8%的高位,表明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尽管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以下对国家统计局及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2017年12月及全年数据进行解读。

外需强劲将对2018年中国经济形成支撑

中国12月出口同比(以美元计,下同)增长10.9%,低于前值的12.3%,市场预期为9.1%;12月进口同比增4.5%,远低于前值的17.7%和预期的13%。12月贸易顺差达546.85亿美元,远高于前值402.14亿美元。

12月出口整体不弱。出口增速高于预期,与此前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环比上升表现一致(环比上涨1.1%)。正如我们此前对12月官方制造业PMI点评中提到的,外需表现持续强劲,带动出口数据继续向好。12月,欧美日发达经济体保持积极向好的复苏态势,12月美国ISM和Markit制造业PMI指数双双走高;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为60.6,创有纪录以来新高,日本制造业PMI录得2014年2月以来最高。

进口增速意外大幅回落,主要是因为在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提前实现的背景下,12月国内需求有所转弱,采暖季、环保限产等使得生产扩张放缓,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中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回落。

2017年中国贸易进出口突破4万亿美元,扭转连续两年下降局面,实现完美收官。其中,出口全年增长7.9%(2016年为-7.73%),进口增长15.9%(2016年为-5.46%)。除了2016年低基数的因素之外,出口增长主因发达经济体复苏回暖,部分则归因于“一带一路”倡议下新兴市场的开拓;进口增长的主因系供给侧改革推动下国内经济的超预期表现,部分归因于大宗商品进口的量价齐升。

2018年,预计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仍将能够保持较好的发展前景,发达经济体屡超预期的强劲增长将持续利好中国出口,从而对中国2018年增长形成支撑。

2018年整体通胀压力不大

中国12月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速1.8%,高于前值1.7%,市场预期为1.9%;环比0.3%。食品价格回升是CPI小幅抬升的主要原因。食品价格环比增速由负转正,上涨1.1%,同比跌幅收窄至0.4%。从分类来看,受12月天气转冷影响,鲜瓜果、蛋类、水产品、畜肉类等农副产品价格全面回暖带动本月CPI上涨,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1%,前值为-0.8%;非食品价格方面,环比增速0.1%,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对非食品类CPI形成支撑,12月原油价格上涨约4.9%。

12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增4.9%,低于前值的5.8%,预期为4.8%,降至年内最低;环比0.8%,前值为0.5%。PPI同比继续走低主要受高基数因素影响,2016年12月PPI为5.5%,是当年最高。PPI环比表现与12月官方PMI分项指标中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的反弹相一致。环比增速反弹主因是冬季采暖和环保限产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煤改气”政策以及随之而来的“气荒”,导致燃气价格大幅上涨,12月以来燃气生产和供应、黑色金属冶炼和加工等行业价格环比全面上升。

2017年全年,CPI涨幅仅1.6%,远低于预期目标的3%,亦低于前值的2%,仅略高于2015年的水平,自2003年以来食品价格的首次下降是主要原因。非食品价格全年同比上涨2.3%,除能源价格的因素之外,医疗、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涨幅贡献较大。PPI则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增速为负的趋势,全年同比增速转为上涨6.3%。涨幅主要来自生产资料,而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推动的上游行业价格上涨最大。

预计2018年,CPI在2017年低基数上同比增速将有所上升,不过在去杠杆和严监管的政策大方向下,在国内金融市场利率不断上行的背景下,通胀压力有限;PPI受2017年高基数的影响,将延续高位回落的态势,但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政策的持续推进或延缓PPI同比下降的速度。

2017年经济数据圆满收尾

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2%,高于前值和预期的6.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9.4%,低于前值和预期的10.2%;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7.2%,与前值持平;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7.0%,前值为7.5%,为今年最低;1-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继续回落,较前值(7.9%)下降0.2个百分点,降幅较前期有所收窄;商品房销售额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回升,较前值提高1个百分点。

主要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方面,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环比大幅上涨3.7个百分点,对12月工业增加值形成支撑,“煤改气”政策带来的“气荒”,使得国内天然气需求大增,价格大幅上涨,而12月天然气产量也创下单月历史新高;制造业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主因采暖季环保限产;采矿业降幅进一步收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6.6%,较2016年上升0.6个百分点,反映出工业经济在企业利润上涨、工业生产提速背景下的向好态势。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全年增速达到7.2%,与1-11月相当,止住了下半年以来增速不断下跌的颓势,主要原因系第二产业投资于12月明显加速。1-12月工业投资累计增速较前值(1-11月)的3.1%大幅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更是较1-11月4.1%的增速大幅提高0.7个百分点。因此,虽然12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增速较前值下滑了1.1个百分点,但工业投资的意外加速暂缓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走势。

房地产方面,在“房住不炒”主基调下,房地产投资、销售量不改低迷态势,2017年全年投资增速为7%,较1-11月增速大幅下滑0.5个百分点,与2016年6.9%的增速基本相当,在经历了2017年4月的触顶(9.3%)回落后,房地产行业步入下行周期已成定局。当然,价格上的刚性还是对房地产销售额增速形成了一定支撑,12月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持平或下降,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微涨。

消费方面,12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大幅回落,主要是因为12月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较11月显著回落(下降了1.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销售回落明显,汽车类零售额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12月广义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0.6%(11月同比增长3.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增长10.2%,增速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全年网上零售额较上年大幅上升6个百分点,但主要由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近50%的同比增速所拉动。王者荣耀等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的兴起虽然大幅带动了网络虚拟商品的消费,但其对生活和实物消费方面的影响同样突出,其所带来的挤出效应或影响了全年社零增速的回落。

展望2018年,中国经济有压力也有支撑。供给侧改革和污染防治将继续影响工业生产,工业企业利润率的改善将有助于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发达经济体屡超预期的强劲增长将持续利好中国出口,从而对中国2018年增长形成支撑;国内去杠杆所带来的紧缩效应,会对内需和CPI形成一定抑制,而这也将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趋缓的动因,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产生影响;房地产下行周期已经确立,但长租房等住房模式的兴起或对开发投资增速的下滑产生支撑;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或能创造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仍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就货币政策来看,在宏观政策目标(去杠杆、严监管、调结构)不变的背景下,2018年整体仍会呈现中性略偏紧的态势,央行仍会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维持资金面的基本稳定,但流动性闸门难开。对于市场前期较为关注的“加息”事宜,为对冲世界各主要国家央行加息或收紧QE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公开市场操作、MLF、国库存款等政策工具的利率相机调升将是大概率事件。对于存贷款基准利率而言,2017年经济发展虽超预期,但中国经济目前总体仍呈L型走势,经济发展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CPI并未展现出持续抬头的迹象,PPI亦呈收敛趋势,基本面并不支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升。只有当CPI显著超出市场预期,持续维持在3%的官方目标之上时,加息(基准利率)才应该进入讨论日程。(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蔡浩,恒丰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员客座研究员。多家国内外主流媒体专栏作者。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