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晚间,中国太保发布公告披露2017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数据,至此,4大上市险企2017年原保险保费数据已全部披露,据蓝鲸财经统计,2017年,4家上市险企原保险保费总计已过1.5万亿大关,达到1.505万亿,与上市险企披露的2016年保费数据相比,同比增长20.83%。
4家上市险企揽1.5万亿原保费,中国平安原保费增28.9%,新华保险跌2.9%
在2017年保监会加强监管,各保险公司进行业务调整、转型保障业务的背景下,四家上市险企交出怎样的成绩单尤为值得关注。
具体来看,2017年,中国平安揽下了6046.25亿元原保险保费,与2016年相比增长28.87%,增速近3成,增速在四家上市险企中领跑。
分别来看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去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超过3成,同比增长34.07%,达到3689.34亿元,在4家上市险企的寿险子公司中增速最快,2017年中国平安强化个险渠道,增加代理人数量并提升产能,由此看来,已有所成效。同时,平安财险2017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159.84亿元,同比增长21.41%,增幅明显。
中国平安旗下专业保险子公司平安养老与平安健康起步较晚,体量较小,但同样在快速前进。平安养老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5.6亿元,同比增长14.82%;平安健康以高速“大跨步”迈进,2017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1.47亿元,同比增长172.46%。在保险业全面推进“大健康、大养老”战略的背景下,健康、养老保险处于风口,平安养老与平安健康的发展前景可观。
中国太保2017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2790.82亿元,同比增长19.56%,增速近2成。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太保寿险和太保财险的增速则出现了分化,太保寿险去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39.82亿元,同比增长26.66%;太保财险2017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051亿元,突破千亿,但同比增速为9.40%,不足1成。
中国人寿2017年原保险保费收入继续领跑寿险市场,原保险保费收入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5123亿元,同比增长18.97%,增速近2成。与平安人寿、新华人寿、太保人寿3家寿险公司相比,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体量突出,2017年寿险行业头把交椅位置仍归中国人寿。
与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的高速增长不同,最早披露2017年原保险保费数据的新华保险去年原保费收入的成绩单略显“惨淡”。2017年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共计1092.94亿元,比2016年缩减了32.66亿元,减幅达到2.90%。
单月原保费收入历经“波澜”,监管政策或引波动
虽然2017年4大上市险企原保险保费整体增长,但具体分析单月数据,却并非全部向好增长。蓝鲸财经查阅4家上市险企2017年全年保费数据发现,各上市险企保险子公司在2017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多有“动荡”,数次沉浮。
年初“开门红”产品的销售往往能够将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推到全年最高水平,中国人寿与平安人寿在2017年1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就已经突破千亿,中国人寿1月单月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1781.42亿元,占全年保费的34.77%。
同时,正是因为首月原保险保费的“飚高”,在2017年2月,各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从往年的数据来看,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其中,1月揽下1781亿原保险保费的中国人寿在2月下滑幅度相对较大,环比减少了79.45%。太保寿险、平安寿险、新华保险在2月原保险保费环比下跌幅度均超过60%。
与2017年2月相似,同样2017年4月、7月、10月、12月,各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均出现了整体下滑的现象。从原保险保费收入出现整体下滑的时间节点来看,4家上市险企原保费单月呈现的下行态势或与保监会的监管政策相关。
具体来看,2017年4月,4家上市险企子公司全线下挫,其中太保寿险下滑幅度最为明显,4月原保险保费收入为81.33亿元,环比下跌64.2%;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同样出现了5成以上的下跌幅度;相较而言,平安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在4月波动情况相对缓和,下跌1成。
2016年9月,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强化对于中短存续期人身险产品的监管,并要求保险公司在2017年4月1日前进行产品自查及违规产品下架。由此,万能险等中短存续期相关产品下架,导致包括4家上市险企在内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纷纷下挫。
上市险企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在5月、6月连续环比上行,出现转暖后,7月再次出现整体下行的趋势。2017年7月除平安健康、平安财险外其他4家上市险企的子公司均出现了环比下挫。中国人寿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67.77亿元,环比下滑49.57%,新华保险、平安养老原保险保费也分别出现了34.14%、34.95%的下跌;太保人寿7月原保险保费为141.6亿元,环比下跌21.6%。
而这或与相关政策落地有关联,此前,保监会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公司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对人身保险公司销售的管理工作,并要求人身保险公司在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整改。销售渠道监管加强或为导致上市险企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下挫的主要原因。
进入10月,饱受关注的134号文正式落地,保监会要求险企对人寿险产品进行结构调整,并细化万能险等产品的相关要求,这对于上市险企10月后原保险保费收入存在一定的影响。
此外,从往年数据来看,进入年尾,保险公司的销售业绩会相应减弱。因此,2017年10月-12月,四家上市险企原保险保费收入整体下行。
具体来看,寿险公司中,太保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平安养老在10月至12月连续3个月成下跌趋势,其中平安养老3个月单月环比下跌幅度均超过3成。而在9月单月原保险保费收入环比增幅冲在最前,达到103.95%的新华人寿,在10月扭头向下,下跌了41.6个百分点。
各有拳法:上市险企纷纷调整“保费结构”、布局“保险科技”、“健康医疗”
回顾2017年4家上市险企的动向,不难发现其在调整保费结构、布局保险科技、布局健康医疗三个方面均积极发力。
首先,4家上市险企作为保险业的“先头部队”,在2017年保监会强化监管、强调“保险业姓保”的背景下,保费结构均有所调整,尤其是期交保费业务占比同比提升。
具体来看,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首年期交保费占长险首年保费的比重为61.84%,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56.32%,同比提高2.38个百分点。续期保费占总保费比重为54.61%,同比提高5.37个百分点;2017年前三季度,新华保险首年期交保费为254.76亿元,占首年保费比例为93.6%,比去年增加了42.6个百分点;从中国太保半年报数据来看,上半年长期保障型新业务首年年化保费为206.21亿元,同比增长73.8%;此外,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中期缴保费为967.3亿元,占新业务比达到九成多。
同时,“保险科技”也成为了2017年四大上市险企的布局热词。
举例来说,平安产险推出了 “云理赔”的服务模式,实现“极速+科技”定制服务模式,同时平安人寿推出“智慧客服”,支持所有保险业务在线办理;中国太保则启动“数字太保”战略,多方发力,涵盖客户端及客户关键旅程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计算能力建设等;2017年9月,中国人寿的科技园落成,同时强调要打造进行对外输出的“国寿云”,促进技术输出;在保险科技方面起步较晚的新华保险也在近日表示,已经开始启动设立科技金融公司的计划,已至筹备的最后阶段。
此外,四家上市险企均在积极推进在健康、医疗方面的布局。一方面调整业务结构,发力健康险、养老险等相关产品,另一方面推动养老社区、健康基金等相关项目的落地,打通其在健康、医疗业产业链的上下游。
转入2018年,4家上市险企将如何进一步推进业务发展,打造各自的保险版图还有待观察。尤其是在2017年原保险保费收入有所下滑的新华保险,在度过2017年“转型期”后,即将进入其规划的“发展期”,今后的表现如何,值得关注。(蓝鲸财经 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