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宏观经济数据,有两个数据成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
一、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
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长8.3%(同比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现在说起GDP,大家都审美太疲劳了,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可能城市出生的90后这代人都没意识到GDP有多重要。它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猫哥用一张图来说明下:
1978年,我国的GDP是3679亿元,连现在的零头都不到。仅仅40年时间,中国GDP增长了216倍。
GDP增长的背后,是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在人均收入方面,1978年中国还是凭粮票油票肉票供给的年代。当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所得折合成以人民币计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是343元。现在是36396元,按现在的美元计价是约5600美元。
刚改革开放那时候有多穷,很多上岁数的人都知道。猫哥觉得,抱怨现在有多艰难的,都是没见识过当年的苦日子的;抱怨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多大差距的,都是不知道当初打开国门与发达国家天上地下差距的。
伴随着中国GDP和人均收入增长陡峭曲线的是,每隔几年就会兴起的“中国崩溃论”,这些崩溃论的论据不同,有中国缺少粮食,有中国债务危机深重,有中国经济增长实际停滞的,有中国人口红利不在的,等等等等。
可就在崩溃论不断重复的时候,中国的GDP规模和股市市值规模居然世界第二了,北上广深的资产价格也翻番了。
所以,到可预见的未来,还是要“战略看多”中国。
01
“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只盖房子不投科研?
中国经济好的方面就不多说了,就说下现在有待提高的方面。猫哥找来一位牛人朱云来的讲话,摘录一部分看看高层人士是怎么看的:
1
“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技术不行
朱云来:其实我想了很久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哪有陷阱?不就是说了原来发展中国家没有参与世界经济,收入很低,一旦参与了,收入很快就上来了。但是上到中间的地方就停在那儿了,为什么?
过去没有参与贸易,现在参与了,扛大包的扛上船、扛下船,这比过去不干活没钱挣还是有进步了,但是最后挣的也就是扛包的钱。没有科技含量,他不可能挣的像美国、德国工程师的钱,连德国技术工人的钱都挣不到。
其实就是你“生产”的产品是不是自己真正设计制造,然后你自己能够在市场上打败其他的产品。你有销售就有钱,有钱收入就自然上去了,没有什么陷阱。
所谓的陷阱,恐怕还是经济基本的结构,就是没有足够的技术含量,所以挣的就是低技术的钱,你就陷在那儿了。你只要科技不上去,永远就在陷阱里面。
2
盖房子是投科技的10倍
朱云来:看看我们这些年地产盖房子花了多少钱?2016年是超过14万亿,这一年的科技投入是多少?1.5万亿。我们对海外的投资差不多也是1.4万亿。如果看这么多年对科研投资、对地产投资的比例,就是10%多一点。
我有时候感觉很痛心,我们砸了那么多的钱在地上,房子已经过剩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我们的科研才是非常可怜的投入。
这么点的投入还要争世界第一,怎么可能?比方说看看我们的飞机投了多少钱?200亿、2000亿。你去看看空中客车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投入了万亿、几十万亿、上百万亿欧元,这个东西不是不投钱靠变戏法变出来了,科技还要有足够的投入。
所以,在朱云来看来,中国经济要增长,老百姓收入要提高,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取得高利润高收益,才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走上高收入国家。但现在的科研投入有点低
02
拥抱创造价值的公司和城市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不用再去谈论哪些城市更有前景,哪座城市不是依赖当地资源,而是依靠市场经济、科技研发的,那么,哪座城市就更前景。
甚至也不用关注GDP和财政收入,这些数字可以变化,但是当地经济活不活跃,有多少看得见的经营得好的企业却是一目了然的。
最近,有一些省市的GDP在“挤水分”,其中内蒙古是高度依赖矿产资源的,辽宁是依赖政府转移支付的,天津滨海新区是依赖政府推动的大项目的。这些省市区过去看上去GDP 数据都挺好,但显然,并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过去工作。
现在中国经济是新旧动能转换。
什么是旧动能?
就是传统行业和企业,高耗能高污染重人工少技术含量的;
什么是新动能?
就是有技术含量、新模式,依靠人们“脑力输出”的新行业、新业态、新技术;
中国的新旧动能转换,从2017年中国GDP的构成就可以看出。
201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4%,较2016年上升2.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2017年增加值增长11.3%,较2016年上升1.8个百分点。从投资数据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远好于制造业整体水平。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17%,较2016年上升2.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6%,较上年上升4.2个百分点。
另一边是,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放缓,高耗能制造业投资增速降幅扩大,2016年增速为-0.9%,2017年降为-1.8%。
就连零售业也是。
想起1978年之前,中国人要买东西,还是凭票去国营商店、供销社提货,一家老小的布票也很难换到最后多的布料,还没多少花色和材质可选。而今天,2017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销售总额的近20%,并且增速要高得多。
移动互联网APP下单、扫码支付、新零售等新技术、新业态已经很快改变了零售业的面目。
马云与王健林的“一个亿的赌局”,谁赢谁输,可见端倪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
❶ 符合新动能的创新公司未来前景远大,在快速增长的经济里,能靠技术、经营赚到钱的公司,从长远来看,规模会越来越大;
❷ 那些跟不上时代的旧动能企业,业务会逐步萎缩,如果不能改变,面对极速变化的商业大环境,未来前景堪忧,股价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❸ 那些依赖资源、财政转移支付的城市会丧失吸引力,年轻人口加速流出,恶性循环。
如果要择业,要买股,要选择居住的城市,不妨思考下:这里到底有没有前途?这里靠本事能吃饭吗?
03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那么,已经开始的2018年,经济将会有什么样的走势?
猫哥想了下,还是再找一位牛人来分析。刚好在1月18日的“财经中国2017年会”上,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做个主旨演讲。任泽平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2016年6月入职方正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董事总经理。最近三年,在新财富分析师排名中,他都位居宏观经济前三甲。
2017年12月初,他辞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职务,加盟恒大集团,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别),也就是恒大老板许家印的经济智囊,据说年薪1500万。
那么,在任泽平眼里,2018年的经济将会有什么样的走势呢?
1
对中国经济转向乐观的人在增多
去年年初市场对中国经济走势较为悲观,但到年底中国经济悲观转向乐观的人在增加,市场在按照“经济多头”思维交易。关键因素是政策层做对了三件事情:找到了经济问题症结、找到了正确解决方案并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度,标志性转折事件是供给侧改革布局的“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
2
五大改革待突破
中国改革前景值得关注,改革任务并未完成,未来还有五大改革待突破。
❶ 通过地方试点的方式调动地方政府在这一轮改革当中的积极性。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通过地方实验。
❷ 是国企改革。中国过去40年的经验已经帮助我们分清了什么产能更有效,什么产能无效,改革的目的就是用有效产能替代无效产能
❸ 是大规模放活中国服务业。中国进入到了一个消费和服务业主导的时代,服务业将酝酿出巨大的能量。
❹ 是大规模降低微观主体的成本,包括减税、降低办事费用等。其中,减税政策产生的效果是持续的。降低微观主体成本,有助于提升微观主体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❺ 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促进金融回归本源,让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一定要排除万难,坚决推进。
3
2019年经济突破“L”型
中国经济在新周期的起点,对改革的前景是乐观的,通过试点调动改革的积极性。还有一个重点是国企改革。2019年我们会突破L型经济向上。
4
2018年买什么股?
任泽平:2018年一定要买有基本面的股票,看大的环境,一是监管趋严,各种题材炒作是不被允许的;二是企业盈利在改善,监管趋严,就不要炒那些骗子公司了。
5
海外资产咋看?要不要买美元?
任泽平:我明确地告诉大家,在我看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有14亿人口,美国有3.2亿人口,韩国5000万人口,整个欧元区共有3.5亿人口,欧元区中最大经济体德国8000万人。全球也不过72亿人口,其中中国就占了14亿人,而且中国拥有最庞大的市场,这个市场还在快速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