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11连阳背后:股民为何还是没能赚到钱?
2018-01-13 17:33: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沪指11连阳背后:股民为何还是没能赚到钱?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平说财经)

就在昨天(1月13日),随着沪指以0.1%的涨幅结束当日交易,本世纪以来沪指最长的连续上涨纪录已诞生:连续11个交易日上涨。而最近一次沪指历史上的最大连阳纪录,发生在2015年3月24日,上证指数当时出现了“十连阳”行情。

那么,究竟是何方资金成为A股连续上涨的中坚力量呢?目前市场上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抱团拉升大盘蓝筹股,之前拉升的是一线大蓝筹,而后又开始拉升二线白马股为主。主要是园区开发、房地产、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

第二种是,陆股通资金一直呈现净流入趋势。数据显示,自2017年12月28日沪指开启连涨模式以来,沪股通仅有1个交易日资金呈现净流出,深股通更是在上述交易日呈现连续净流入。综合来看,在沪指11连涨期间,北上陆股通(含沪股通和深股通)资金合计净流入近300亿元。

第三种是,两融余额平稳上涨,并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自2017年12月初开始,两市融资余额总体上呈现持续攀升态势,至2018年1月11日,融资余额已达10455.77亿元,创下最近两年新高。在沪指11连涨其间,融资余额累计增长了221.3亿元。杠杆力量的两融资金助推了A股指数。

数据显示,沪指11连涨期间,A股市场出现上涨的个股数量为2288只,接近当前A股总数的2/3。不过,对于广大股民来说,新年伊始,A股送来11连涨“大红包”,他们却依然惊呼,炒股还是没有赚到钱。对此,我们认为,广大投资者在这罕见的11连涨期间是不赚也不亏”,多数人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与此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投资者还要面对沪深指数狂飙,自己会仍然亏死的现象。其一,指数连续11个交易日上涨,但是多数个股却根本办不到。近期能连续上涨超过5个交易日(含5个交易日)的个股数量仅25只,与此同时,连续下跌的股票数量却不少,多达61只股票连续下跌超过5个交易日(含5个交易日),尽管这其中多数个股跌势相对温和。

其二,股市有创出新高个股,也有创下历史新低的股票。有23股在沪指11连涨期间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同期却有70只股票创出历史新低。显然这也反映出个股之间的明显分化。在沪指继续上涨的同时,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数却开始下跌,下跌个股数量开始超过上涨股票数量,使得市场的强势并未得到有效维持,导致市场赚钱效应降低。

其三,若是一不小心踏上地雷股,财富就会火箭般的缩水。近期市场还爆出不少地雷,如ST信通、ST保千里两只个股连续下跌均超过10个交易日,跌幅均超过四成。所以,今年那些处于前期被炒得很高,但业绩却很差的股票,投资者要尽量避免踏上这类地雷。

如果说,去年第三、四季度A股出现“二八开”的慢牛行情,投资者可能是跑赢指数,却还输了钱。那么今年元旦过后,由于场内资金面有所缓和,境内外机构做多积极性逐步高涨,股市出现了罕见的连续逼涨态势,此时虽然多数股票不再下跌,但投资者依然呈现“赚了指数,依然踏空”的困顿之中。那么,沪指罕见11连升将给我们带来啥启示呢?

首先,A股在2017年经历了大扩容,盘子越来越大了。而货币政策却无法做到“极度宽松”,所以,像2015年6月那种个股全面“普涨普跌”的大牛市已经不会再有了。替换的就是是“冰火两重天”结构性股市,多数个股被市场边缘化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A股凶猛狂拉向上,虽然可以改写世界证券市场上的历史,但是透支了未来的上涨空间,把所有一切的做多动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很明显,目前A股已呈现“力不从心,强弩之末“症兆。所以别在股指狂飙的时候,你没有分到一杯羹;而在股市下跌时,你再不小心踏上地雷。

再者,A股市场会有越来越多境内外机构投资者进入,机构投资者将崇尚价值投资理念。所以,过去我们的散户喜欢抄绩差、抄ST、抄中小盘股的日子已经过去,谁能挖掘出有价值的潜力股,这才能真正赚到钱,如果一直持有那些“质差、价高、盘小”的个股,那只能是越抄越亏,弄得不好还要面临个股“闪崩”的痛苦。

最后,随着A股市场扩容速度的大幅提升,在股市里赚钱会越来越难,想一想你该怎么办?这无疑对广大投资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既然市场“普涨共跌”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精选个股,要远比看对股指要强得多。

现在一些投资者很迷茫,如果再去买前期涨幅过大的大盘蓝筹股,就怕成为机构逢高出货的接盘侠,因为它们已经不再便宜。但是如果继续持有之前“被边缘化”的个股,恐怕今生今世也不会有任何起色。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要么买股票型基金让机构替你炒股票,要么自己精研某一领域的个股,发掘其潜在价值,避免短期投机炒作,并且做好长期投资准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