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温淑萍 无人货架行业正在疯狂进行着布局,甚至将从零食消费延伸向药品和卫生用品领域。
然而,无人货架本身的局限性和资本疯狂热捧背后的裂痕,也正在显露。无人货架领域人士分析,2017年下半年,无人货架行业开始走火,到2018年上半年或仍将是热火的局面。而后半年,或许随着本身问题的出现和资本的冷静,这个行业的热度将回落。因此,后半年的洗牌与真正的黑马将会诞生。
产业界对于无人货架的评价,目前最多的词语是“虚火”。该人士认为,或许虚火并不高,盲目,却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众多投资无法收回的主要因素。
局限性难以突破
2018年或许是无人货架的元年,也是一个城市众多人的一种生活情调。要说具有产业规模是不现实的,这么热肯定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局限性很大,维护成本也很大,功与失败都将在这一年显现。
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无人零售交易额预计达100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喷发期,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接近1万亿元,用户规模,至2022年,无人零售用户规模可达2.4亿人。
庞大的市场空间作为吸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众多创业人士、寻求机会的资本,开始纷纷进入这一领域。
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无人货架市场迅速涌入超过50家创业公司,风险投资则超过25亿元。
无人货架是无人零售衍生出的新业态。无人货架主要设置在办公空间,消费者自取商品并扫描货架上二维码支付,典型代表包括猩便利、零食 e 家等等。相比于自动售货机,无人货架成本低,一般无入驻租金,缺点是丢失率难控制。
尽管期间不少入局者怀疑“这是一门赔本生意”,但是屡屡刷新的融资金额还是让其成为新零售下的一匹黑马,并且成为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之后的新风口。
如果细究无人货架的兴起,可以看出直到目前这一行业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发展和适应城市几乎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发达城市。投放场所大都在白领集聚区,如办公场所、少数的白领公寓等。
据了解,一个无人货架的成本在500元左右。其主要销售的是不易腐的零食类,实际经营中,一个零食消费活跃的场所,大约在三个月到半年内收回成本。
低成本、低门槛,无人货架行业迅速吸引了众多目光。而事实上,一些创业型投资者看中的是入口和提货点的功能。
也就是说,无人货架不光具有销售的功能,瞄准的是网购消费白领人群,当通过扫码获得大量数据后,商家想要做的是将这些数据上到大平台,然后做成会员来精细化经营;其次,搭载白领们其他的消费需求,如日用、其他食品等等的消费,会员们通过平台下单就可以实现消费。而商家找专业人员做配送。
或许,大数据、圈子,是目前众多创业型公司在智能物连背景下第一步要实现的有效经营方式。此种方式相较于以往的传统销售模式更为精准。也更贴合网络消费的习惯。
但无人货架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复制性非常有局限性。其的特性是,一个发达城市、高端人群场所的一种消费习惯,而这种习惯也大都停留在日常零散的消费中。如果遍地开花,丢货率则无法大幅避免。因此,产业规模难以实现。
一位无人货架领域人士戏称,这已是一门小打小闹的生意,只能实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基本需求。
该人士言下之意,或许这场无人货架的火势,烧的有点过头了。部分创业者们或许有点太理想化,资本们有点盲目热情了。
或进洗牌期
一份研究报告称,无人货架丢货率可以控制在3%--4%之间。而事实是远远大于这个比利。
据有关信息显示,一些无人货架公司通过高价买无效点位来鼓吹自己货架业务分布广、网点多,以赢得更多资本投资。
资本界人士认为,对于轻资产、低成本的货架来说,当无效的、只是作为数字存在的无人货架越来越多,很可能变成像共享单车一样的“坟场”,拥堵在各个写字楼、办公室等地,这种“铺摊子”的影响和对新零售业态的伤害会更深。
而当资本们越来越意识到这是一个无法实现迅速复制和扩张的行业,或许退场的速度来得更快。
也或许更多的无人货架创业公司已经意识到了危机,如猩便利最初仅有货架,从2017年9月开始,陆续投放具有保鲜功能的冷柜。并定制近百万台冷柜。这批定制冷柜单台市场售价2000元左右,假设猩便利采购成本在1000多元,那么猩便利仅购买这批冷柜就需在2018年支付十多亿元。
因此,尽管猩便利很短时间内就融到近5亿,但考虑到快速扩张无人货架点位等于烧钱,再加上猩便利在实体便利店布点、采购设备上的大手笔投入,融资速度显然赶不上烧钱速度。
无人货架行业人士认为,无人货架从2017年下半年真正热火起来,这把火将可烧到2018年底。
如果说2018年仍然是无人货架发展非常迅猛的阶段,那么这一阶段也将是更多问题暴露,资本们逐渐清醒的阶段。该人士分析,到2018的后半年,这一行业将会进入洗牌期。而那时真正跑出来的才是黑马。但也仅限于一两匹。因为,行业的地域分散性,也就是区域化难以逾越。
而在2017年,一些无人货架创业者们作为极度追求降低硬件成本的商业模式,在重资产的线下实体商业领域,试图以相对“轻资产”模式追求快速启动。并且期望通过全国和区域性的大数据,来实现所谓的“千架千面”,即全国性布局。
而无人货架行业人士认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这一行业区域化特性非常明显。比如某一公司在北京和上海做了投资,那么你必须非常快的在广州和深圳做布局,否则排他性会导致难以复制。比如某一无人货架公司的本土战场是广州,北京的公司想要进入广州,那么首先要考虑的是消费习惯,此外就是空间的排他性,一个场所只需要摆放一个无人货架就够了,那么另一个公司的就会无法落地。而本土企业往往具有地理的优越性。
且,事实上,一个城市也会有很多竞争者,因为低成本、低门槛特性,这一行业并非非常有序、有科技含量。
上述人士认为,这些特性导致的是,无人货架的创业公司们难以将自己的摊子铺的很大,那怕同一个城市。规模无法扩大,那么只能区域性发展。全国化布局更加难以实现。
除了行业本身的特性外,属性要求事实上也是一大障碍。该人士认为,无人货架的本身需求是,发达城市、高端人群、消费能力高。如果在三四线城市投放无人货架,或许货损率会非常高,且消费也将无法预期。
另据了解,目前无人货架公司们正在残酷竞争,方向是区域化和全国化,然而区域化的经营属性使得部分公司已经明显难以实现预期。
无人货架人士认为,无人货架行业生存难度比较小,但是如果你野心特别大,想要实现全国化,乃至多个地区的复合性经营,或许非常苦难。或许,经过2018年后半年的洗牌,会有真正的一匹黑马跑出来,但这匹黑马也仅限于规模大于同类公司而已。
一位资本界人士认为,无人货架领域现在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谁能够真正跑出来,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这一行业不存在必然性。
该资本界人士也认为,这一行业里还是有机会,可以做到一个体量上,因为低成本、低门槛,就算覆盖几个城市,投资回报率也会ok。
当然,未来运行将会是一个重要考量指标。该人士认为,多数公司会面临运营困难的局面,因为无人货架它涉及到一些相对来说精细化的东西,比如物流,库存,仓储等,这一一系列的问题。虽然目前比较精细化管理有了足够的人才,只要把合适的人聚到一起,还是有一定的机会。但松散型的、物流次数多成本高的难题仍然无法避免。
一位无人货架人士也认为,许多无人货架依旧处于“放养”状态:没有识别技术、没有智能安防、更没有科技更迭。现有的众多开放式无人货架来说,几乎没有可能会长久做下去的可能,或许更适合成为其他零售业态的一个附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