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海尔,想要收购海尔,到去年海尔成功收购GE家电,这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背后,则是海尔在国际化上对中国企业的一种引领,对全球市场的一种引领。出海是过去几年来,随着国内家电市场普遍进入存量时代后,企业不约而同做出的选择。如海尔、TCL等家电企业,无不选择出海。
然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国际化布局方式,有的是仍然沿用国内的价格战招数去挖掘东南亚市场,有的则是如海尔这般,通过整合全球优质产业资源,构建自己的国际化壁垒。无论是5年前对新西兰国宝级电器品牌Fisher&Paykel的收购,还是去年将GE家电业务收入囊中,海尔不仅仅是通过这种对优质产业资源的整合实现了自身国际化布局的蓝图,而且,从海尔到卡萨帝,海尔也不断地将自身孵化的中高端品牌输出到世界各地,这种“内外兼修”,带给海尔的是激进但稳健的出海成绩单,而带给中国制造业的则是张瑞敏式的国际化布局思维。
因此,《人民日报》点赞海尔,抓的这个典型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做精、做专、做多、做差异化,海尔的成功背后,实际上就是张瑞敏如此对海尔循环往复打造平台生态、自成一派的模式创新所在。
从产品创新到工业互联网奋进 海尔走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沿
品质、服务、创新、国际化,按理说贴上了如此多具有竞争力标签的海尔,已经是很成功了。然而,张瑞敏的答案是NO。从海尔的布局中可以揣测到的是,张瑞敏的思维罗盘中,未来的时代是云的时代、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是万物互联的时代。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张瑞敏已经为海尔部署了对家电制造业而言具有引领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何为工业互联网?简单之就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去将设备与设备、人与设备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为设备装上人工智能的“大脑”,在万物互联中去降本增效。
在11月21日召开的2017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就指出,当前,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争夺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要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
而工业互联网上的布局,更多的是亚马逊AWS、阿里云、腾讯云们在做的事情,如就在上周,阿里云就宣布将在广东建设阿里云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将全国工业云总部定于广州。而腾讯云此前则与树根互联推出了“根云”平台。那么,互联网巨头在做的事情,为什么海尔不仅做了,却在布局和部署节奏上领先了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作为海尔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支撑有8大互联工厂。在COSMOPlat中,用户不再是制造流程的“旁观者”,而是参与到了整个生产的全过程中来。也就是说,生产线上的每一台产品都是有主的。更为重要的是,海尔正在将这一模式向整个中国制造输出。在家电行业之外,目前已经有电子、装备、汽车等12个不同行业接入COSMOPlat并展开合作。实际上,海尔在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同时,还打算了面向用户端的社群交互平台——顺逛。而通过这些行业端、用户端的战略平台的布局,海尔实际上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网时代做足了功课,同时提前交上了一份成绩单。
(海尔互联工厂)
实际上,海尔做工业互联网平台并不突兀,因为在此前的十多年里,海尔一直在走“人单合一”模式。2005年9月,在海尔全球经理人年会上,张瑞敏系统阐述了海尔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从此海尔开始了对人单合一长达10余年的探索。“人单合一”的字面释义:“人”,指员工;“单”,指用户价值;“合一”,指员工的价值实现与所创造的用户价值合一。而从顺逛到工业互联网平台,无一不是海尔要将人单合一模式进行到底的例证。
而可以预见的是,从产品导向、质量导向到用户导向、服务导向、需求导向,海尔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云平台,让其通过诸如按需定制等层面推动家电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以定制等举措和前沿技术为用户创造美好生活。一如张瑞敏在此次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所说,创造美好生活是“要将创新放在第一位,把COSMOPlat再往前推进一步,把它变成创造美好生活的平台”,“美好生活要和时代相结合,现在我们进入了物联网时代。海尔正在把电器变成连接用户的‘网器’,让用户参与创新,把美好生活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