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华德·马克斯
From: Howard S. Marks
Re: 投资业绩之路
我们都追求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业绩,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是个大问题。随着岁月流逝,我对这个问题看得越来越清晰。特别是通过九月下旬发生的两件事,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要追求比别人更高的收益,到底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第一件事,《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报道一家著名的基金管理公司业绩落后。到 8 月份为止的 12 个月里,它的股票投资收益落后标普 500 落后 1,840 个基点,因此它的五年业绩也落后于标普指数。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解释说,他们敢于高配或低配的做法没有错,就是太早了。他是这么解释的:
要想在基金经理排名中占据前 5%,就要受得了暂时是垫底的 5%。
我完全不同意他的观点。这种说法让我想起了我在 1988 年二季度写给可转债产品客户的信中提到的一只可转债基金。这只基金在 1987 年的前八个月持有大量股票,后来持有大量现金。因此,这只基金的收益率比可转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水平高 1,600 个基点,比第二名的基金高 945 个基点。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他们的策略还是很另类……但这回做错了,他们的业绩一下子就掉了下来,1987 年的大部分收益都还回去了,这只基金 18 个月的业绩也回归平庸。当时,我的观点和上述基金经理的看法截然相反,我认为:
要争取和别人不一样、比别人更好的业绩,你的投资行为可能要和别人非常不一样,业绩也可能比别人差很多。
上述案例说明,为了追求高收益而采取激进的投资行为,可能对,也可能错。有些年业绩远高于平均水平,有些年业绩远低于平均水平,最后综合起来计算,结果是波动巨大而且整体收益平平无奇。
我想说的是,有另一种做法。我要介绍一家大型中西部养老金基金的做法。上个月,我和这只基金的投资总监交流过。在这位总监和他的前任的带领下,过去 14 年里,这只基金的回报率远远超过了标普 500 指数。他和我分享了他们成功的秘诀:
在这段时间里,1990 年之前,我们的排名从来没有一年低于 47%,也从来没有高于 27%。所以,14 年总体算下来,我们的排名在前 4%。
我深刻地认识到,在追求优异长期业绩的道路上,试图每一年收益率都位居前列,不太可能成功。更可行的方法是,争取每年的收益率都比平均水平略好一些,并且严格遵守纪律,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取得出色的相对收益。走这条道路:
- 不太可能产生极端的波动性,
- 不太可能产生无法弥补的巨额亏损,
- 最重要的是,更容易成功(毕竟,我们所有人都是凡人)。
简单说,这只养老金基金给我的启示是,在股票投资中,只要能避免亏损(和亏损的年份),自然就会赚钱。我坚信,这个理念同样适用于我们擅长的领域——要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长期收益,最稳定可靠的做法就是没有大灾大难。
正因为如此,有一条红线贯穿我们的所有投资产品,这就是追求稳定和保护,而不是某一年的卓越表现:
在可转换证券中,我们坚持要有潜在升值潜力,而且下跌的防御能力也要高于一般水平。
在高收益债券中,我们力争通过避免信用损失,而不是追求更高的收益率(不确定也更高),来提高我们的相对收益。
在不良公司债中,我们只在我们相信资产价值绝对高于我们的投入成本时才买入。
总会有这样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年份,一切顺风顺水,那些承担更多风险的人,会比我们赚得更多。然而,长期来看,我坚信:追求相对收益,始终稳定地略高于平均水平;做好保护,防止在艰难的时候遭遇悲惨的绝对收益。时间会证明,这样投资比“孤注一掷”更可靠。
转载自:雪球;作者:ranran
十年变迁,A股行业老大老二启示录
耐克接班人,什么导致了UA的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