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蕴含着大量金融需求,但现有金融服务难以有效满足。商业银行应把握历史机遇,加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积极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
□黄剑辉 李岩玉 徐继峰 樊慧远
201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并于6月底下发至沿线11个省市,明确了2020年和2030年的战略目标。长江经济带连通东中西部,是中国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优化经济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可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空间,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商业银行发展将迎来新机遇
1.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金融服务需求。长江经济带航运、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巨大、投资主体多元,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除中长期贷款等传统融资需求外,对PPP融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短期融资券等金融创新产品的需求以及资金结算、外汇交易、理财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现金管理等一站式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将日益旺盛。除金融服务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向企业提供工程造价咨询等“融智”服务。
2.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金融服务需求。随着绿色发展、生态环保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首要任务,长江经济带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社会责任投资、环境证券化、碳金融等绿色金融的需求将大幅上升。能效贷款、节能环保贷款、碳金融产品、与环境金融产品相关的理财产品等绿色金融产品,购碳代理理财顾问业务、环保设备融资租赁、以核证减排额为还款保障的绿色信贷模式及企业资金结算、投资理财、结构化融资等将成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服务的重点。
3.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一是产业转型升级对金融服务提出新需求。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培育将促进金融创新业务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除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所需的固定资产贷款外,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成为常态,并购贷款、投行服务等金融服务需求急剧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探索金融新业态、新模式等提供了空间;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对特色金融产品的需求旺盛,并购重组、直接融资等投行服务、农业产业链融资、贸易融资、离岸融资等创新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二是产业转移对金融服务提出新需求。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将带动产业资本跨区域流动,并随之产生大量结算型金融服务和跨区金融服务需求。
4.新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服务需求。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带动房地产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人口向城市流动,促进商业发展、居民消费升级。新型城镇化将衍生出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需求,如房地产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信贷需求、资产证券化、BOT等PPP融资模式、市政债券、长期建设债券、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进城人口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金融、住房消费、理财等综合金融需求,以及进城人口的创业置业融资需求等。
5.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长江经济带对外直接投资呈爆发式增长。据商务部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10.3%,占全国对外投资总额的40%,上海、浙江、四川、江西、重庆、湖北等地的对外投资增幅较2015年同期均增长两倍以上,长江经济带已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占全国62.5%。在此背景下,企业对跨境金融的需求日益增多,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等各类境外投资和合作项目的融资大幅增加,对跨境并购,跨境人民币融资等金融产品,跨境人民币清算,离岸金融,国际保理、结构性贸易融资产品等贸易金融产品,对外投资担保、资产托管、资产管理以及境内外联动的人民币金融产品需求旺盛。
6.居民生活同城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长江经济带建设,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滇中、黔中等五大城市群建设,将促进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居民生活同城化,居民生活、消费将突破地域限制,刺激居民金融消费异地化,带动金融服务同城化,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突破地域界限,客户群体扩大,信用卡、支付结算、资产管理、消费金融等业务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率先在区域内实现收费同城化的商业银行可获得先发优势。
现有金融供给难以有效满足金融需求
1.从宏观层面上看,长江经济带各区域金融一体化水平较低。一是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布密度为例,长三角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布密度最大,上游分布密度次之,中游分布密度最小,且梯度差异明显(见图1);二是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长三角、上游、中游三个次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次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长三角为例,上海FIR分别是江苏、浙江、安徽的2.30倍、1.62倍、2.27倍(见图2);三是资金价格差异较大。由于上海、武汉、重庆三地金融资源较为集中,资金成本较低,而其他地区资金成本则较高,这充分说明了资金在区域内部无法自由流动(见图3)。
2.从中观层面上看,长江经济带金融机构内外协同程度不高。长江经济带对金融服务需求量大且多元,既需要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等服务,也需要金融机构内部通过资源整合、协同等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但是,当前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银行等金融机构跨行政区域分支机构之间、母子公司之间的协同程度低,难以满足跨区域的产业转移、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
3.从微观层面上看,长江经济带内商业银行支持力度偏弱。长江经济带内的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大部分停留在分行层面,缺乏总行层面的统筹协调,金融创新较少,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难以适应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如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新兴科技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其贷款抵押物少、融资难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绿色金融产品、物流金融产品、结构化融资产品、PPP融资产品等专业化金融产品不足,适合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金融工具和产品较少,满足居民生活同城化的金融产品开发不到位。
(作者单位为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