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基金行业重要新闻总览。
首先,委外撤出债基,海富通双利等触发清盘条款,创业板累及股基
其次,百亿私募巨头总规模超过5000亿,占据行业五分之一江山
最后,港股迭创阶段新高,沪港深主题基金借机“上位”
具体内容如下:
1.21世纪经济报道:委外撤出债基,创业板累及股基
6月以来,截至7月18日,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另类基金,规模分别减少了1910.59亿元、642.65亿元、136.34亿元、44.24亿元、12.68亿元。上述年中被大量赎回的债券型基金,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达到99%,它们被认为很可能是委外的定制基金。28只份额减少达30亿以上的债券基金中,仅有一只基金公告的资料显示,机构持有比例低于80%。此外创业板指7月17日突然暴跌5.11%,截至7月18日,创业板指今年以来已下跌15.01%,拖累部分股基业绩。
蓝鲸基金主编点评:
6月以来,除了货币型基金以外,其他类型基金规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债基缩水最大是因为近期有较多委外资金赎回,或者到期不续,许多基金成为迷你基金,面临清盘。而股基缩水则是受累于市场行情,近日创业板暴跌,权重股业绩大面积下滑,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创业板的信用透支比较严重,投资者不看好后市,股票类基金配置就会降低。但截至7月18日,6月以来上证50上涨了5.79%,有分析认为上证50的基金资金可能是流入。
2.中国基金报:百亿私募巨头总规模超过5000亿,占据行业五分之一江山
据格上研究中心调研显示,截至6月底,百亿级私募证券管理人共26家,虽然数量仅占私募证券管理人数量的0.34%,但规模体量较大,总规模达到5035亿,占证券类私募总规模的22.08%。要知道证券私募总共有7735家,26家只是一个零头,但他们的规模在行业内很有分量。据格上不完全统计,从规模上来看,100亿及以上的私募有26家,占比仅为0.34%;50亿以上的私募机构有112家,占比为1.45%;1-10亿的私募总量达到近千家,占比约为15.34%;0-1亿规模的私募仍是市场主流,占比在2/3以上;管理规模为零的证券私募在本季度明显增长,从上季度的715家增长至973家,同比涨幅为35.89%,占比为12.58%。
蓝鲸基金主编点评:
今年上半年证券类私募基金实缴规模缩水4903亿元,弱市情况下,强者恒强,私募业内二八分化、甚至是一九分化仍然在加剧。业绩排名靠前、规模较大的百亿私募更容易得到投资者青睐,如泓信投资今年上半年成立了近50只产品,也有百亿私募上半年净申购超过50亿。而小型私募在发行产品上则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一些新成立私募,成立时间和历史成绩都缺乏优势,很难与大私募竞争。
3.上海证券报:港股迭创阶段新高,沪港深主题基金借机“上位”
港股在告别了一个多月的颠簸行情后,近日重拾强势。7月以来,恒生指数一路高歌猛进,并连续创下近两年新高。从细分板块看,内地银行股是港股本轮上涨的“火车头”,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了唱多报告,预期内地银行股即将迎来两至三年的息差扩张期,因此调整了对内地银行股的盈利预测及目标价。凭借对港股的重点布局,部分沪港深主题基金近期净值飙升,尤其是重仓内地银行股的基金涨幅最大。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7日,7月以来有6只沪港深主题基金的涨幅超过5%,其中博时沪港深价值优选A、博时沪港深价值优选C和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精选混合的涨幅分别达到8.06%、7.57%和6.43%,名列前三位。
蓝鲸基金主编点评:
沪港通和深港通中的内地资金7月持续南下,近日重回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支撑港股走牛。内地银行股表现强劲,南下资金也更偏好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上文提及的博时沪港深价值优选、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精选均重仓工商银行H股和建设银行H股。但也有部分港股仓位较低的沪港深主题基金踏空本轮行情,净值不涨反跌。对于后市,高盛预计,2017年以港股通形式南下的资金净流入总规模可能达到3700亿元人民币,南下资金下半年的表现仍然非常值得期待。但考虑到上半年港股市场一路上涨,部分资金或有短期获利离场的需求。
今日荐文:
题目:基金二季报抱团金融股,国泰系31只基金同持中国平安
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7-19/doc-ifyiamif34811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