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入世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高速成长。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外贸的发展却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一开始是增速明显下降,没有完成预期增长目标,后来则出现负增长。这期间,并不是没有回稳的迹象,但“月度回稳”最终昙花一现。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于“稳外贸”更为重视。在2017年上半年,“稳外贸”终于初见成效。
海关总署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前6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1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1万亿元,增长15%;进口5.93万亿元,增长25.7%。虽然只是半年报,但足以表明中国外贸形势出现转机,更容易支撑起人们对中国外贸发展的信心。
作为当今世界的贸易大国,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明显回升意义重大。坦率地说,作为三驾马车之一,近些年来对外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无论什么原因,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都不应当被边缘化。
现阶段,确保中国对外贸易回稳向好至关重要。2016年5月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中也体现出许多含金量较高的“实招”,其中包括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大力支持外贸企业融资、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调整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减免规范部分涉企收费、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支持边境贸易发展、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加大对外贸新业态的支持力度、加快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外贸自主品牌、发挥双向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加强外贸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组织实施等十四个方面内容。去年上半年“立竿”,今年上半年“见影”,国家在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方面的一系列努力没有白费。
老实说,无论是之前的数据“难看”些,还是现在的数据“好看”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着对国际市场阴晴圆缺变化的反应。前些年,世界经济相对低迷,逆全球化势力增强,贸易自由化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多的挑战。世贸组织统计表明,2016年世界贸易量增长1.3%,连续第五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而相比以往,世界贸易增长慢于世界经济增长的情况出现不多。即使有,时长也不过是一两年而已。在这样的贸易环境下,要想让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不减速似乎是一种苛求。如今世界经济出现好转,国际市场的需求环境也自然出现改善。事实上,不仅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017年上半年出现大幅度回升,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对外贸易都出现好转。世贸组织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4个月,在全球70个主要贸易国中,中国所占份额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看清楚了这种情形,就会对外贸数据从“难看”变得“好看”荣辱不惊。
应当看到,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一个是回稳,另一个是向好。两者之间虽联系紧密,但不能完全替代。外部环境的好转或许有助于对外贸易的“回稳”,但无论外部环境是否给力,对外贸易的发展都必须同时体现出“向好”。公平地说,现阶段的对外贸易无论是在“回稳”还是在“向好”上都有不错的成绩,但也有短板。
一方面,2017年上半年对外贸易数据虽然靓丽,但也需要“提纯”。众所周知,自从两年前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二次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持续贬值。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2017年上半年的进出口额按照美元计算只增长13%,比按人民币计算的增长率少6.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上半年按照人民币计算的进出口额增幅中有三分之一的比例是靠汇率贬值“贡献”出来的。也要看到,2016年上半年的进出口贸易额比前年同期下降3.3%。剔除汇率和基数“贡献”外,2017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计算的进出口额增长幅度中只有一半属于实打实的增长。
另一方面,2017年上半年进出口数据的靓丽也并不代表着外贸形势就一定“向好”。的确,现阶段一般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到2017年上半年已经达到56.7%,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加工贸易正在越来越多转向一般贸易。然而,一般贸易也有附加值的高低之差。近些年来,我们不断在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上下功夫,从技术、质量、服务、品牌等方面入手,积极培育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不过,现实的情况却有些两头不占优。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出现新一轮的转移,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优势正在下降,而在高端领域,中国与发达经济体间在整体竞争力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固然,中国在高铁、核电、家用电器、工程机械等领域具有局部竞争优势,但从整个中国的制造业来看,竞争力的提升还需要立足于将传统竞争优势与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结合起来。做到了这一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就有可能“向好”。
不难看出,伴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环境改善,中国外贸形势的“回稳”或许在短时间内即使做不到“靠天吃饭”,至少也能够“靠天喝汤”,但如果要从“回稳”发展到“向好”,则更需要做到“凭本事吃饭”。如何让我们的对外贸易发展呈现出“真本事”?
一方面要致力于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拓宽空间。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恰恰就是为了拓宽国际市场空间,而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更多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立足而事先“卡位”,当然还要促使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均衡发展。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培育内生动力,注重夯实对外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为此,要将培育国际化品牌与打造国际化企业结合起来,争取涌现出更多的华为、海尔、三一重工等国际知名企业,在11个自贸试验区进行对外开放的先行先试与推广复制,促进贸易便利化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白明,博士学位,现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同时担任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外贸专家。在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等单位组织的学术评奖过程中多次获奖。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