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资金“脱实向虚”,治本之策是加快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金融创新转型,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提高金融服务供给能力】
□董涛
资金“脱实向虚”,是指社会资本离开实体经济流入虚拟经济,致使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萎缩,而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迅速膨胀的趋势,其实质是产业空心化,又叫去工业化。近年资金“脱实向虚”,使得中国金融体系、房地产业不断膨胀,形成泡沫,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资金“脱实向虚”的表现
资金“脱实向虚”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金融业在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高,金融资产规模扩张和增长速度远超实体经济。2001-2005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4%,2016年这一比例达到8.3%,高于《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的目标值5%,已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美国和英国两个金融大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为7%左右。
社会融资增量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例从2015年上半年的3.17%下降到2016年上半年的3.12%,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在下降。
另一个衡量资金“脱实向虚”程度的指标是各类金融资产和实体资产的比例关系以及两者的增长趋势。根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中国实体性财富的总价值大约为380万亿元,包括160万亿元左右的房地产、150万亿元的企业非金融性资产、50万亿-60万亿元的土地和资源性资产,以及近10万亿元的汽车等。然而,中国金融资产的规模已经达到了近450万亿元(不含衍生品),差不多是GDP的7倍,包括了200多万亿元的银行货币资产、近100万亿元的标准和非标准债券,以及100多万亿元的各类资产管理性资产。金融资产不仅存量规模庞大,而且近年来以每年新增30万亿-40万亿元的速度增长。金融资产规模的急剧扩张,充分表明了全社会各主体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还在不断扩展。
2.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但实体经济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近年来,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迅速,2014-2016年M2分别增长12.2%、13.3%、11.3%,而经济增长率却不断下降,2014-2016年GDP增长率分别为7.3%、6.9%、6.7%。主要原因是超发的货币未流入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融资困难。
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看,2017年3月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有所反弹,升至41.1%,特别是超过五成的小型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
从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看,2016年各项贷款总额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企业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6.6%,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1%,新增贷款中,房地产相关贷款比重高达45%,房地产已明显金融资本化。
3.金融资产增长很快,而实体经济增长慢、回报率有限。金融投资收益最终来源于实体投资收益,过度的金融投资不仅不能维护实体经济的发展,还会对实体投资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近年来中国实体投资越来越冷、金融投资越来越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实体投资增速逐年下降,呈现个位数增长,2017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走低,分别比全部投资增速低1.5和3.4个百分点。金融投资规模却在快速增长,各类资产管理平台在不到5年时间里从不足18万亿元的规模快速扩张到超过100万亿元的水平,大量资金从企业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等热门投资领域。金融投资泛滥,金融业平均利润率高过实体经济平均利润率。据测算,中国工业平均利润率仅在6%左右,而证券、银行业平均利润率则在30%左右。
4.部分金融机构存在“体内循环”。资金在金融体系里空转。当资金从银行到信托和其他金融机构,再到实体经济,推高了资金成本,加剧了实体经济成本上升。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在同业、理财、资产管理、票据业务等领域创新发展较快,同时也带来规模过大、链条过长、杠杆过高、关联过于复杂等问题,造成整个资产负债表畸形和异化。如同业超过存款、表外资产超过表内。这种过度的体内循环,不仅虚增了金融业的利润,而且抬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5.房地产业占用资金过大,形成泡沫。资金从金融部门流向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两类情况。一种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或是进行套利活动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或是流转链条拉长,虽然最终可能还是进入实体经济,但提高了融资成本。另一种情况是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配置错位,主要表现是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而没有流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现在房地产业创造的GDP只占全国的5%,而它却占有了25%的信贷资源。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房价大幅上涨,大量闲置资本流入房地产、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进行投机套利活动,以实现资本增值。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涉足房地产的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有明显获取贷款优势的国有企业利用廉价的资金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在“脱实向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二是大量实体企业也纷纷寻找机会介入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金融业。三是上市企业收入更多依赖于金融、房地产投资等非主营业务收入。
(作者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