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段时间,汉能变了,不再是一副在光伏产业舍我其谁的面孔,也不再是动辄惊天地泣鬼神的举措,变得接地气了。
这一变化集中表现的一个侧面,是6月6日的两则消息:《“汉能芯”摩拜单车昨晚进京》、《汉能:薄膜太阳能发电持续扶贫中》。虽然看上去都是些不大的事情和不大的市场,但它却很可能是影响汉能未来方向的事情,特别是前一则消息。
文丨红炜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
全文约1500字 建议阅读 4 分钟
汉能在探讨实现独特性的过程中。
两年多前,老红希望向李河君建议:去互联网产业发掘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人,成立一个独立的企业,用全新的思维和治理结构,像打造“苹果”和“小米”手机一样,打造一款具有一定市场需求规模的“汉能”薄膜光伏大众消费用品。其革命性、精准性、实用性、时尚性必须使其一夜间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宠儿,快速形成大批拥趸和粉丝,要让“汉能”从此成为光伏大众消费品的代名词,要让汉能从此打开光伏大众消费品的大市场。
因为老红相信:“凡是用电的消费品都可以和光伏有关”、技术可以改变人们对消费品物理形态的认知、市场是可以创造的,也因为相信汉能这个薄膜企业是可能创造这一市场的,它的独特竞争力不在与晶硅企业争夺电站市场。
因为知道光伏大众消费品市场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说易行难,所以以上想法最多是和汉能的朋友私下里聊聊。
站在这个角度,老红欣喜地看到5月2日李河君与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的合影,看到6月4日晚9点带有“Hanergy”标识的摩拜单车出现在北京街头,看到汉能这一很接地气的变化。
老红曾经批评过汉能的全太阳能动力车,不是因为它不是汉能的发展方向,而是因为它短期内缺少现实的市场。与摩拜的联姻则不一样,它有着现实的市场。按照汉能的说法,与摩拜的结合不是供应商而是战略合作。如果汉能还能创造性的增加这一产品的附加值,如果摩拜还能走向世界,那么,这就不仅是个现实的市场,还是一个不小的市场。
移动能源、光电建筑一体化、光伏大众消费品,是光伏产业巨大的未来市场机会,更是汉能最具独特竞争力的市场机会。选择哪个细分市场首先突破,能够承受多少时间、经济的成本,才是汉能最接地气的选择。
汉能的“纠错”。
有朋友说,汉能与摩拜合作的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老红的看法不仅相反,而且更大的意义在于“纠错”。汉能前几年的发展有着两大遗憾:一个是与晶硅技术路线争长短,一个是先进的薄膜技术产能长时间未能落地。
与摩拜的合作,已经事实改变这两个遗憾。
对于前者,老红始终认为,Firstsolar的薄膜光伏在美国的成功,一定不代表薄膜光伏在所有大型电站市场都能成功,因为无论是从人类未来能源的需求量和地球稀有金属的供给量角度,还是从中国稀有土地的成本竞争力角度。但是,汉能过去一直被动地在这条路上苦苦地挣扎。与摩拜的合作,让汉能多了一个新的天地,由此“很多民用产品厂商找汉能MiaSolé,希望共同开发民用产品。”
对于后者,多种信息表明:汉能正在改变先进技术生产装备不落地、产能更不落地的遗憾局面。5月初一位从未谋面的微信朋友告诉老红:汉能已推出转化率16.3%高效薄膜发电产品,将于五月底全面推向市场。6月6日与摩拜合作的公开消息,也让人们欣喜看到此次采用的是MiaSolé薄膜组件,并且“该技术已实现装备产线国产化与大规模生产,其成本也比此前降低了一半。”
在决定光伏企业江湖地位的时代,大型光伏加工企业之间,产业链的长短、生产能力的大小、融资成本的高低已经拼无可拼,可拼的就是跨界、就是独特性。汉能的独特性是天然的,只需要找到一个现实的、具备一定规模的需求市场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
《“汉能芯”摩拜单车昨晚进京》
《汉能:薄膜太阳能发电持续扶贫中》
《汉能与摩拜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拓展移动能源领域》
《汉能、摩拜合作首批单车在京投放薄膜太阳能组件满足共享单车用电需求》
《汉能携手摩拜单车“抢滩”万亿量级市场》
End
责编 |闫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