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商业周刊App付费文章,禁止转载。
撰文:Adam Minter
“我们代表的是整个日本的二手商品”
Bookoff打消的不仅仅是买二手商品的羞耻感,还有一个人卖掉自己无用物品的羞耻感
在吉隆坡郊区一处面积2200平方米的二手品商店的二楼上,小野泽浩治在一堆日本产的旧冲浪板前停下了脚步。他在Bookoff Corp.已经工作了近20年,这是一家在日本以外几乎不为人知、但富有传奇色彩的日本公司,该公司在日本各地经营有832家二手商店。如今他负责Jalan Jalan Japan的运营,这是Bookoff第一次尝试在海外进军二手书籍以外的领域。浩治说:
“在这里我们代表的不是Bookoff ,而是整个日本的二手商品。”
”
他这么说并不夸张。据《日本再利用商业期刊》(Japan Re-use Business Journal)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已经有近30家日本公司在八个东南亚国家开设了至少62家商店,销售或批发日本二手商品(仅Bookoff一家就计划未来三年内,在马来西亚再开四家二手超市)。日本公司2015年合法出口了近10亿美元的二手商品,大部分给了那些店铺(非法出口商品的货值至少与此相当)。
尽管二手商品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销售永远比不上新的产品,但这门生意却快速发展为一个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产业,成为亚洲诸多传奇出口故事中的一个。
Bookoff二手商店
马来西亚的Jalan Jalan Japan二手商店
二手品贸易的历史与资本主义一样悠久。事实上,二手商品面向低收入者的名声是近代才有的,是工业化革命、规模化市场生产以及对无休止升级周期的引入共同造就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随着民众财富的增加以及花哨的新产品不断面市,日本消费者对二手商品的看法开始变差。到1991年Bookoff创建的时候,日本经济已经陷入到升级周期中而不能自拔,二手商品几乎成了典当的代名词,二手书店给人的普遍感觉是脏乱差。
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以及消费者开始捡便宜货,Bookoff的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商店灯火辉煌,过道宽阔,书架上摆放整齐的图书简直和新的一样(旧书的卷边会用机器裁掉)。对于一个美国游客来说,这些商店看上去和Target、沃尔玛或者优衣库(如果不仔细看)没什么两样。在Bookoff以及诸多模仿者的共同努力下,二手零售如今已经占到日本整体零售市场的4.36%。对于奢侈品品牌,二手市场占到整体市场的10%以上。
Bookoff打消的不仅仅是买二手商品的羞耻感,还有一个人卖掉自己无用物品的羞耻感。该公司快乐的口号:“请把你的东西卖给我们”,以及商店中那些态度亲切、顾客至上的店员完全打消了那些打死都不愿靠近当铺一步的中产阶级的疑虑。
20世纪初日本的二手商店
如今,Bookoff的管理层已经将他们网罗高质量二手商品的能力视为该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在这方面,他们做得不能再好了。2015年,该公司从顾客手中购买了4.89亿件物品,但“只”卖掉了其中的3.31亿件。一个更大的难题正摆在他们面前:日本人口结构的萎缩意味着将有更多商品上市,而购买这些商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在一个人口日渐萎缩的国家里,二手商品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为解决这一问题,Bookoff决定将目光转向海外。考虑到该地区(至少某些城市)与日本之间的长期联系以及消费者对日本商品的强烈喜爱,东南亚似乎是一个理想的所在。另外,该地区的大家族、大房子(按日本标准),以及品味不断上升的消费者意味着对中产阶级消费品的需求在快速上升。
日本东京传统的二手商店
的确,最近某个工作日我去Bookoff在马来西亚开设的第一家商店时发现,店内到处都是妈妈带着年幼的小孩在搜罗二手毛绒玩具(大部分售价不到1美元)、女装(平均售价2.3美元)、餐具(一套餐具1.5美元)、儿童推车、汽车坐垫、婴儿床、手袋和鞋子,所有这些在日本都不出售。仅女装一项,该店每月销售的数量就超过了1.5万件,总销售的25%都来自儿童商品。
当然,每月1.5万件女装的销量对Bookoff堆积如山的二手商品来说算不了什么。但Jalan Jalan Japan还只是刚刚起步,除了打算新开四家门店,该公司最终还希望在马来西亚开设一个二手商品物流基地,并可能开始买卖马来西亚的二手商品。对于东南亚的消费者来说,旧货可能很快就会变成新事物。
编辑:林一丹、王倩
翻译:吴洪涛
◆ ◆ ◆ ◆ ◆
丨丨丨
丨丨丨
......
乐视股东大会15分钟闪电结束
供应商齐聚现场,高喊还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