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群:今年中国经济有望由降转稳
2017-05-31 09:08:00 来源:搜狐财经

  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形势密不可分,在近日举办的“2017全域旅游投资发展(齐云山)高峰论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了2017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重点。

  以下为内容摘录:

  2017年中国经济由下行转向平稳期。因为中国经济在2010年以来一直在增速换挡,GDP的增长率从10.6%持续下降到2016年的6.7%。在增速下降的过程中,企业开工率下降、财务收支困难加大、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债务关系越来越紧张,所以说中国经济增长由降转稳,对于各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世界经济总体还是一个弱复苏态势,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复苏态势总体好于发展经济体,但仍然不稳固。综合看,2017年中国出口形势仍不乐观,考虑到技术较低,稳出口的多项努力效果将逐步显现,外贸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从2015年负2.8%,2016年负的7.7%,外部定单减少,导致企业开工率下降。

  过去六年投资的增长大幅度下降,使得重工业、装备制造业的定单大幅度减少。在这个背景下,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开工率的下降对整个经济增长水平的下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投资增长现在开始转稳,对整个经济增长转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为什么会出现投资增长由降转稳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房地产投资今年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投资的增长在过去增速持续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增速大幅度下降,房地产2011年增长超过30%,2015年增长只有1%,房地产投资占全部投资的1/5左右,房地产投资的态势导致整个投资增速持续下降。这主要因为城镇化,城镇化的问题现在突出的表现是大城市装不下,中小城市人们不愿意去,所以房地产的发展就受到了两个制约,大城市拿地难,中小城市卖房难,所以房地产左右为难。在这个背景下,房地产的投资出现了持续大幅度的下降。但城镇化的矛盾所导致城镇化长周期的调整目前正在走出谷底,出现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比如一批二线城市人气还是加快提高,开始接棒一线城市。

  城镇化走出谷底的另一个表现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强调的重要理念,大中小城市联合发展,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包括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等等。现在有多个城市群强调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强调在城市群范围内实现两个同城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个同城化。随着在一线城市周边,中小城市补短板效果的不断显现,比如说北京周边的廊坊和保定,这和中心城市带动有直接的关系。

  今年房地产投资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理由主要有:房地产企业不缺钱、人地挂钩政策以及房地产企业在这一轮的市场恢复当中比上一次谨慎得多。此外,现在城镇常住人口每年增加2000多万人,应届大学毕业生每年超过700万人、应届中职毕业生每年超过500万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去年超过.7亿人,每年增加400万人左右,所以年轻人的发展主要还是面向城市,面向一线城市、面向二线城市以及一线城市周边的热点城市。因此,房地产投资未来有望保持一个大体平稳的增长,这是一个重要的支点。所以,中国房地产投资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8%左右增长。

  第二,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化需要在中小城市补短板,需要在大城市补地下的短板。现在要面向长远规划城市发展,而不是按照领导的任期责任制、短期目标来引领发展。

  同时,围绕一带一路,中国要更坚定的参与全球化的旗帜举得更高,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需要在硬件设施互联互通上加快发展,所以现在中西部很多道路交通项目在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任务现在非常多,一是资金保障条件明显改善,过去是投融资平台,资金期限错配,一是地方债的置换;二是地方发债。地方债的置换,2015年3.2万亿,2016年5.3万亿,地方发债规模2016年超过6万亿,再加上PPP模式;三是去年国务院举行了三次的督查对懒政、怠政不作为。

  第三,消费增长。过去这些年消费一直保持大体平稳的增长,在10%左右,原因就是政府一直坚持社会政策托底,坚持了抓好精准就业和精准扶贫,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尽管经济增速换挡给就业带来的压力加大,但是最近这几年就业形式总体稳定,城市新增就业持续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每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保持了答题平稳。收入是旅游的函数,收入增长的时候,人们外出销售、旅游就跟着增长,所以近几年网上购买、外出旅游、在外就餐发展基本上是正常的,并没有像增速换挡这样出现水平持续下降。我认为消费的增长,随着今年增长走稳,包括政策力度不变的背景下,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1-4月份同比增长9.7%,所以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外部需求还是国内需求,今年整个市场是一个大体走稳的态势,这就支持了企业定单水平的稳定、开工水平的稳定,支持经济增长由降转稳。

  2017年,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的拐点附近,这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拐点。市场需求的水平今非昔比,产生过剩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生产的要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需求旺盛的时候,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是有没有,因此企业努力的重点是做得快、做得多,包括旅游粗放发展都和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之间有关系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市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了,市场对生产的要求开始转向好不好,因此对企业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质量和效益,是产品性价比,包括绿色、环保的水平。在这个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来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从强调“有没有”转到“好不好”的时代。同时,制度的完善在约束每一个企业、约束每一个人向做得更好、更优、更清洁方面发展。实际上,更高水平的生活还有赖于我们个人更高素质的个人能力的成长,全面小康包含着国民素质、旅游文明的全面提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