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的计划公之于众之后,好多上市公司开始纷纷蹭热点,公告什么自己有个雄安边郊的项目啦,花多少多少钱开个雄安分公司之类的。不过我要说啊,目前为止,能看得出确实与雄安新区建设有点关系的股票,其实也就聊聊数只,其中一个就是几年前的世纪大牛股碧水源。
世纪牛股
雄安有四大支柱产业,分别是塑料包装、压延制革、乳胶制品和电器电缆,其中呢又以塑料包装为最,过去雄安有个名字,叫做塑料之都,但是这塑料产业,其实对水质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非常大。所以雄安的一切建设,都会以水环境的修复为先决条件,在京津冀市场占有率超高的环保企业碧水源,自然成为了我第一个想到的上市公司。
碧水源是一家污水处理企业,成立时间是2001年,2010年4月完成创业板上市。但是这家上市公司出生不凡。碧水源IPO发行价是69元,对应公司市盈率超过90倍。而在上市的头一天,碧水源的股价就涨了120%!瞬间成为放到现在屈指可数的“百元股”。
而在接下来几天,碧水源股价继续上涨,在上市的第四天创下的175.58元最高价,市值一度达到258亿元,在创一度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现在的400元股茅台,当年也曾是他的手下败将。
那么这个碧水源是什么来头呢?碧水源在2007年之前貌似是默默无闻的,当年也就是一个90人规模的公司。在上市之前,碧水源将自己定义为是一个掌握水处理核心技术的公司,他们的核心技术叫做MBR膜,据说全世界包括他们在内只有三家公司有这个技术。
但是事实是怎么样的呢?根据媒体报道,碧水源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用到的膜材料全部从日本进口,主要从日本三菱进口,部分是日本旭化成的产品。碧水源真正拥有自己核心技术,还是在上市融资之后,建立技术开发部门之后的事。
但是,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依然遭到市场的爆炒,虽然不知道你的MBR膜是啥,但总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全宇宙的券商当时那是口风一致,都说这只股票市值潜力无穷,前景广阔,千亿市值不在话下等等。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看好这只股票呢?其实啊,事实是这样的。
政商关系
碧水源上市时候注册的公司地址很有意思。碧水源公司位于在海淀区西北四环交汇处,办公场所紧挨着俩部门,一个是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一个是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
是不是感觉有什么端倪?如果你看过碧水源公司上市时的高管履历,你就更不会怀疑碧水源的政商关系了。
比如啊,碧水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文剑平,1989年11月~1994年5月任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生态环境处副处长,1994年6月~1998年3月任国家科委中国国际科学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1998年9月~2001年7月赴澳大利亚留学,2001年7月学成回国后创办碧水源。
比如副董事长刘振国,在1987年~2006年5月在北京市水利系统内任职,这个任职时间长达20年。
不知道大家刚才听这组信息的时候,有没有留意一个细节。副董事长刘振国是2006年5月在水利系统任职的,而碧水源恰恰是在2007年开始发家的。在2007年到2010年的时候,碧水源几乎拿下了所有北京的市政污水项目,这种异军突起的状态甚至遭到了友商的强烈吐槽,同行都觉得普通的市政污水处理,根本用不到MBR膜这种技术,北京在花大钱办小事。
我觉得啊,这种状态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其实当时北京正好面临2008年奥运会嘛,提高水质规格,其实是符合我们北京形象要求的,所以用高规格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实无可厚非。就像人民的名义的情节,李达康与王大陆交情笃深,王大陆要竞标光明峰项目,李达康自是铁面无私,但还是不经意间透露,“我们汉东省京州市,只要最好的项目质量,不在乎钱的事儿”,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也是顺理成章的嘛。
PPP与雄安的搭配
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我们一提到雄安,就要讲碧水源这个案子呢?
其实,真正让赵小虎认为碧水源与雄安很配的,其实是配在这个商业模式上,这个商业模式,其实和政商信任是有密切关系的。
碧水源这几年大量借助拓展业务的模式叫做PPP,英文就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翻译出来就是公私合营,意思就是政府为法人的公司主体与民营资本主体成立项目公司,共同建设项目,分享收益。
PPP模式为什么适合雄安呢?在此之前我先要提一个人,他是雄安新区的设计师之一,现任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也是浦东开发开放时期上海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时的上海市长徐匡迪。
徐匡迪在当年接手上海市长的时候,上海人去一趟浦东,那可以说是一次短途旅游了。为了促进浦东开发啊,上海就造了著名的南浦大桥。可是上海的市政建设任务当时是很重的,留给市政建设的钱很少,连造南浦大桥的钱是向世界银行贷款的,当时征收过桥费,预估需要8年才能回本。怎么增加上海市政建设资金使用效率呢?当时徐匡迪就想出来,把南浦大桥49%的股权卖给外商,让南浦大桥的运营主体承担更低的风险,享受更快的资金周转。后来,徐匡迪还主持建设了很多公私合营项目,比如城市垃圾处理工程等,其实从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些个案子,几乎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最早的PPP项目了。
让我们回到雄安。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5月9日说,雄安肯定不搞土地财政。而雄安的建设,也不可能完全依靠中央或者是河北的财政拨款。那么除了搞地方债务之外,公私合营很可能就是解决雄安建设资金问题的最好方法了。
2011年5月的时候,碧水源和云南政府成立了一个PPP项目公司,叫做云南水务。而在2015年的时候,这家项目公司实现了香港的独立上市。后来这个案子不只是在碧水源,甚至是在人民政协报上对此也冠以“云水模式”的美称。因为借助上市,不仅是碧水源本身实现了资本增值,云南政府也能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变现,获得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
让我们YY一下,雄安的PPP项目因为“千年大计”的需要,享受了一定的上市绿色通道。而与雄安进行PPP合作的上市公司,项目子公司开始批量上市,这难道不是对这些上市公司的天大利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