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一个梗,今年的退市第一股新都退复牌交易了,十几个跌停是跑不了的,但让人意外的是,在这复牌的第一天就成交了234万元,真是让韭菜意外啊,不过更意外的是那些奇葩的数字买单啊,成交了三个641手和三个444手,这就是233万啊,在沉寂一段时间之后,“641”盘口又来宣泄对监管的不满了,不过这些钱基本上打了水漂了,真是有钱任性啊。
应该说,*ST新都的退市是顺应市场多方要求的。A股市场更有必要将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垃圾公司以及一些违法违规公司逐出市场。不然,随着A股市场的飞速扩容,A股市场就会成为一个垃圾场,并沦为一个无效的市场,大量的上市公司将会被边缘化。加大退市力度,让大批的垃圾公司与违法违规公司退出市场,监管层其实也想新陈代新。
一顿饭引发的“血”案
经济学家韩志国近期多次对股市监管提出不同意见,部分言辞相当激烈。今日下午,他再次发微博称,一方面IPO和大小非减持让市场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股市的持续下跌又导致投资者血流成河。这两个方面的复合叠加,导致市场的魅力荡然无存,投资者只能以撤离市场来应对。靠人为制造“漂亮50”不过是自欺欺人,当务之急是推岀三大政策:立即停止对个股与板块的人为打压;大幅削减新股的IPO数量;尽快出台大小非减持新规。在治标的同时,加快修攻证券法和刑法,严刑峻法地打击财务造假,建立健全退市制度、集体诉讼制度和损害赔偿制度,给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提供强大的法律保护,以此来重拾市场信心,形成资金不请自来的内在机制。
IPO是股灾之原罪?
如果按照未来三年,平均每年四百家企业IPO的发行速度,中国无疑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公开融资市场,股票市值也将直逼美国。想到这,我们是该欣喜的啊!
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中国快速的产业变迁,蓬勃的创新潮流,积极的股权资本,都汇聚于这个多彩的时代,伟大的博弈正在展开。
然而焦虑总是从对比中来。
美国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比较集中,如果拿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前100和美国私募基金行业前100的规模来对比,我估计大概差距是100:1这样的数量级。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的卖方力量独步全球,但是买方力量还没来得及发展啊!这样一对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首先我想阐述下自己对IPO加速这件事情的看法:对于IPO的加速,我是举双手赞同,并且由衷期待的。为什么?因为中国开市以来,股票市场几乎所有的罪恶根源都在IPO制度。
旧的制度与模式造就了高估值与投机盛行,也让股票二级市场的买方力量长期复合回报降低,同时一级市场买方力量的收益分布也不均衡和不公平。目前监管层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少说多做,坚决推进,这对买方力量来说长期其实是福音,但是如果买方力量不能及时壮大,我能大胆预测不久的将来,A股是否会变成全球最便宜的股票市场之一吗?
如果有人要说,IPO融资总额并不大,这是一个重要的误区。我们用一种叫“中子弹效应”来定义这个问题。中子弹看起来小,但是比同样当量的普通炸弹(比如再融资)威力大得多。假设A股每年发行450家,融资4000亿,连续三年,大约发行股本、小非股本和锁定三年股东接近股本体量相当,股票挂牌之后的平均涨幅为100%,那么带来的二级公开市场需要的资金量是多少呢?17年8000亿,18年16000亿,19年16000亿,第四年24000亿。这还不包括这批公司再融资所需要的资金。
看完长焦镜头,我们换一个短焦镜头,来看看两个案例。一个是奥氏资本,该公司在纽交所挂牌。最近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下降到300亿美元左右,是美国一家中型居前的对冲基金管理人。过去几年间,奥氏资本深陷腐败调查案,涉嫌通过贿赂利比亚前政府官员取得利比亚投资局的投资,该案已被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五年之久,最终奥氏资本管理层以五亿美元罚金了结了这宗调查案。当然,我相信这个罚金对于美国司法部来说,也许还不算大的。
另外一个是大家熟悉的姚员外,他所辖下的前海人寿举牌和拟举牌了若干A股上市公司,尤其以南玻、万科和格力较为引人注目。从公开的信息看,评论认为其公司存在重大治理缺陷,股权结构复杂且不透明,少数控股股东一开始就把设立保险公司定位为“融资平台”,利用保费形成的资金,通过复杂的金融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形成“激进产品、激进投资、虚增资本”这一种高杆杠高风险的连环套。目前也许调查还在继续,我们拥有的信息不如监管者多,所以也没有定论的必要,但相信吃瓜群众大体上已经可以明白故事的梗概,接下来的只是细节的认定问题了。阿基米德曾经讲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逻辑上如果资本可以连环做杠杆,那么只要你给我足够的钱,我可以买下整个世界。
为什么要把两个案例放到一起来看?我们看到了英美法体制和大陆法体制的明显不同:第一种体制下,违规者个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第二种体制下,为惩罚最激进的一群人,最后转变为修改与制定规则的竞赛。
第一个案例发生的美国:奥氏资本实际控制人被处于巨额罚金,他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而整个行业继续稳健蓬勃发展,美国的另类投资行业仍然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个判断最近在美国之行反复被学者和行业人士所共鸣。我们和这些同行交流的时候,他们也都普遍表达出对中国的浓厚兴趣,有不少已经并在增加对中国权益资产的配置。而站在这些私募基金背后的,是美国退休基金账户、常春藤学校基金账户和家族办公室等一群心态良好、着眼长远的持有人。
第二个案例发生的中国:姚员外惹的风波,引得整个行业都在“吃药”。监管部门展开了专项整治工作,现场检查了近千家私募机构,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陆续出台,杠杆比例限制,私募机构分类监管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能够明显感到私募基金的募集变得更加困难。而站在中国私募基金背后的,是一群焦虑和饥渴的中产阶级。
我们设想一下,中国以姚员外为代表的的激进买方力量,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信奉“富贵险中求”;对于发展同样非常饥渴;目标感强,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十足的冲劲,就是缺乏底线思维。
这种价值观下的行为方式,假设是在美国的环境下面玩,会怎么样呢?假设同样遇到利比亚政府官员这种好搞定的选手,那还需要犹豫吗?这对他们而言,可能都根本不是个事儿。我可没说他们也在中国干了同样的事情,但我相信:
价值观是引导人行为的根源。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A股龙头业绩更好,成长股龙头性价比不低。个股层面,分别选取了中美周期行业、成长股的龙头股进行对比,A股周期行业和消费龙头股的业绩增速更高且估值较美股相对便宜;同时,从PEG的角度来看,A股成长股的性价比很高。
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同比增速,2017年一季度A股周期股、成长股和消费股龙头股均高于美股,这表明A股的成长性更好。其中,A股成长龙头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明显高于美股。结合个股对比,美股成长性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明显高于A股,市值前十五位的成长性龙头公司的ROE在14.32%,而在A股中,市值前十五位的成长性龙头的ROE只有9.74%。
从盈利比较来看,中美上市公司盈利均在出现改善。虽然中国价值股在盈利上较美股更具吸引力,但是成长股的整体盈利能力却弱于美股。潜力即差距,A股市值赶上美国,光靠发行数量只能算一条腿赶路。
综上所述,在IPO加速发行,市场不断扩容的同时,也倒逼退市制度的常态化。濯污扬清,用进废退的循环系统才是市场健康表现。
微博截图,厉害了word哥,这种勇气必须点赞!
(部分内容摘自摩尔撰稿人:炒股六仙)
5.25 操盘日志
早盘+1低吸中环装备,-1低吸深圳华强,2封打板石化机械,尾盘低吸金石资源。
今日整体盈利:+1.8%。
目前持仓:中环装备,深圳华强,石化机械,金石资源。
——摩尔撰稿人、某咨询机构首席顾问
@阿拉斯加的夏天
- END -
免责声明: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重组股训练营——定增的诱惑
定向增发并不像字面上看起来那么枯燥,反而形式灵活,资本大佬们往往是定向增发的积极参与者,了解定向增发的相关知识后,你就会站在资本的角度看待投资!最新课程主要讨论增发与公司并购重组之间的关系,实例讲解增发是如何进行的。另外,还将附赠两个定增投资机会哦~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