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日,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医学”)公布了与王府井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5月9日公司复牌后股票连续跌停,累计下跌幅度超过30%。5月12日,自然人股东曹鹤玲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其增持金额约为两亿元。
一边是重组失败后的连环暴跌,一边是股东的大举增持,这样的情景在A股市场其实并不鲜见,毕竟危机之际,控股股东出面“维稳”提振信心很正常。不过,如果是在国际医学(000516.SZ)重组失败背景下,却似乎另有意味。结合国际医学近期的资本运作动向来看,自然人股东慷慨掏腰包大举增持的背后,恐怕绝不仅仅只是无私地救市护盘那么简单。
股东增持看好未来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曹鹤玲持有国际医学467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7%,名列国际医学第三大股东。本次增持后,曹鹤玲占公司总股本的2.51%。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曹鹤玲公告启动增持的当天,国际医学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天的跌停之旅,开始企稳并出现反弹势头。据悉,曹鹤玲为国际医学的控股股东陕西世纪新元的一致行动人,所以此次的增持行为更多地应该是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
国际医学向外界释放这样一个信号:公司未来将放弃目前“商业零售+医疗服务”的双主营业务架构,向医疗服务类业务方向开启战略转型。而此次与王府井之间的重组,实际也正是朝着上述战略目标实质推进之举。国际医学希望将其旗下的商业零售业务出售给王府井,在剥离战略边缘业务的同时,借此筹措资金全力开拓未来的战略大方向---大健康类业务。而且,从公司名称由开元商城到开元投资再到国际医学的变更过程中,外界也能清晰地看到国际医学的这个转型方向。
实际上,国际医学已经开始了相关的大手笔布局。2017年5月6日公告,公司拟投入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规划建设或联合其他战略投资者共同建设国际健康小镇。充分利用陕西自贸区的政策支持,引进世界先进医学技术和药物,开展高端医疗和医养综合服务,建设具有规模效益的特色小镇。
“向大健康业务转型已经成为国际医学的战略转型大方向,这个大方向不会因为暂时的重组受挫而改变。在与王府井重组告吹之后,国际医学有可能会启动新一轮的重组活动,继续推进其既定的战略方转型方向。而这,或许就是曹鹤玲敢于增持的根本原因。”在分析人士看来,与王府井的重组失败绝不会是国际医学业务重组之路的终点,只是将这个时间点向后稍作推迟而已。
“国际医学除大健康产业外,还将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和企业医院并购,也有计划做劣后发起不少于百亿规模的产业基金用来并购三甲医院标的,如一系列的布局落地将给国际医学带来更大的业绩提升。”该分析人士透露。
大健康概念价值可期
既然国际医学未来的转型之路不会因为短期挫折而动摇,但大健康业务将会给未来的国际医学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
根据国际医学2016年的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医疗服务类业务的毛利率为27.10%,而商业零售类业务的毛利率只有16.77%。去年,国际医学实现医疗服务业务收入5.89亿元,尽管只占公司营收总额的15%,但却增长明显,增幅达到了14.22%。
“商业零售类业务只是一项受电商冲击正在走下坡路的传统业务,随着互联网革命的推进,其未来的利润空间还会受到进一步的压缩;然而,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大健康业务,则是市场公认的战略新兴产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而且,大健康产业概念也是目前资本市场热炒的新概念,被各界一致看好。”分析人士说,一旦未来转型成功,国际医学未来的整体盈利能力将会大幅提升,毕竟,大健康业务的盈利能力绝非传统商业零售所能比,这个优势以后也会愈发明显。
国际医学的医疗服务已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旗下的西安高新医院,在陕西省内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西安高新医院凭借其齐备的科室设置,高层次的专家与诊疗队伍,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全国第一家民营三级甲等医院,高新医院目前有760张床,实际运行的平均床位800多张,而公司扩建的二期综合医疗大楼床位增加1000张,两年内开诊,但预期床位仍供不应求,价值可想而知。
另外,国际医学早已在医疗健康领域有系列布局。2016年3月30日国际医学发布关于设立产业投资并购基金的公告,公告称为落实公司发展战略,顺应大医疗、大健康产业调整升级的趋势,加快布局公司现有医疗服务业务,积极推动公司大医疗、大健康产业链整合与产业扩张,培育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决定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并购基金。通过选取具有良好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的投资标的,与公司的现有业务或新拓展业务形成规模效应或者协同效应,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增长引擎。并购基金的设立彰显了国际医学的战略意图,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在大医疗、大健康方面的布局。
2016年7月,公司与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联盟签署《精准医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驱动我国精准医学实现产业化的核心”这一共同理念,把握精准医学带来的历史机遇,实现医疗健康板块业务的整体跨越式发展。国际医学与阿里云、东华软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中国第一家实体的“未来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这也是国内第一家以数据驱动精准医疗、健康管理的实体医疗机构。两年后国际医学中心开业,预计目标收入为50亿。国际医学中心与高新医院的运行数据对比,因国际医学中心是大专科,未来盈利也会更高一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最新出炉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于2020、2030年超过8万亿元和16万亿元。如果据此计算,十年之间大健康产业的市场容量将实现翻番,而这些数据将会直接在相关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中体现出来。
(本文为市场资讯,不代表每日经济新闻观点,且不构成投资建议,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