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君语:
眼下轰轰烈烈的教育军备竞赛,隐藏着“家长把子女当投资品”的功利逻辑,无论从经济还是伦理层面,其中有诸多值得审视和批判的地方。作者对此有较为深入的思考,推荐阅读。
◎作者 | 笑春风
◎来源 | 家长进化论(parentsup)已获授权
网上曾经广为流传着一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
两个老太太在天堂里相遇了,一个来自中国,一个来自美国。
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
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晚年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
这个故事,本身是想向我们说明中美两国人民之间巨大的消费观念差异,而这种消费观念的差异,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两个国家家庭关系的差异:
美国老太太的房子是给自己买的,而中国老太太的房子是给孩子买的。
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思想影响下,中国人“养儿防老”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孝子文化”的传统,也是源远流长。
汉朝时,朝廷为从民间选拔人才,制定了“举孝廉”的制度,孝,即为孝顺父母,廉,为办事廉政。
可见,孝在当时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社会价值判断。
如果被公认为“大孝子”,便可被举孝廉获得功名,进而谋得官职,因此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孝道,便成为很多人谋求官职的手段。
因此,在官位的诱惑下,尽孝往往就变成了一场作秀。
虽然在隋朝时,我国便已开创了科举制,并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但是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仍然深嵌其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便是当时的社会秩序。
其实,“孝”不仅是谋取官职的手段,还成了约束官员的机制。
若父母不幸去世,在职官员要回家丁忧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以上,便是孝道对中国政治、家庭的深刻影响。
孝道,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不断受到各种社会制度的影响,包裹上了现代化的外衣。
而这些社会制度,通过对孝道的影响,最终改变的却是中国的家庭关系: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而形成的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除了社会制度,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的养老、医疗和投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养儿防老”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在现代化金融体系影响下,越来越现实化的家庭关系和教育理念。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现在金融体系的发展对于中国家庭关系的影响。
01
金融影响下的中国式家庭关系
首先,明确两个问题,什么是金融?我国是到了近代才有金融的吗?
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在《金融的逻辑》一书中指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
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属于外部化、非人格化的金融体系,这一金融体系直到近代才在中国出现,承担起人们跨期交易和分散风险的职能。
而在长达5000年的封建社会中,国人靠什么来进行跨期交易和分散风险呢?
陈志武指出,中国人在封建社会建立起了一套内部化的、人格化的金融体系,“养儿防老”,便是这一金融体系的突出表现。
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一思路,来看一下金融是如何影响中国家庭关系的。
家庭关系,依据主体为标准,可以分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我们今天探讨的主要是亲子关系。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等;安全上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家庭安全等。
由此可见,人类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因此,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部落内部的协作、食物的共享来维持生存;而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则通过家庭内部的分工协作和共享,来维持生命的延续。
在一个家庭内部,一对夫妇,既需要赡养老人,也需要照顾小孩,这样才能维系一个家庭的不断延续。
从这对夫妇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仅需要安排好老人和小孩的生活,也需要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养老和医疗,进行跨期配置。
按照前面陈志武教授对金融下的定义,这对夫妇对自己的晚年生活进行提前安排,其实就是在做一项金融交易,或者说,是在投资。
那么他们投资的标的是什么呢?
没错,他们投资的标的,就是自己的子女。
“养子就是为了防老,子女即人格化了的保险品、信贷品和养老投资品”。
此时,家庭的功能除了情感交流以外,还成了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
子女成了一种金融工具,而父母生养子女,便成了一种投资行为。
这个理念,或许乍一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很多事实,却在不断印证着这一观点。
比如,父母对于子女婚姻的干涉。
在古代,子女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下自由恋爱便是离经叛道,甚至是大逆不道。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我们今天看来很是凄美动人,两个人为了寻求真爱,反抗传统势力,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但是,他二人的选择,在当时的环境下,却是不被容忍的,也是不被社会所承认的,不然他们也不会遇到那么大的阻力。
父母干预子女的婚姻,既是在保证自己投资品的安全,也是在寻求进一步升值的空间。
首先,如果子女服从父母所做的婚姻安排,说明子女很听话,未来尽到赡养义务的可能性也就进一步提高;其次,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即两个家庭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对等,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强强联合。
对于父母干预子女婚姻的权利,则是当时的社会赋予的,不仅有儒家的“三纲五常”,更有法律的强制性约束。
要知道,在古代,不孝是要被官府问罪的,甚至可以处斩。
在这种立体式的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下,子女作为金融工具的作用,便被进一步强化,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自然也会被扭曲。家庭的情感功能被进一步弱化,反而承载了更多诸如投资、保险等社会性的功能。
封建社会的父母,一方面通过干预子女的婚姻,来保证自己投资的安全,同时也会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而他们的具体做法,则是多多地生儿育女,从而降低单个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所带来的风险。
此外,封建社会的家庭关系是分等级的,除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平等以外,兄弟姐妹之间也存在着不平等。
古语云:“长兄如父”,这种因年龄而造成的不平等,也往往只有通过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官场或者商场)才能扭转,因为这种事业上的成功,可以带给家庭更多的生活保障。
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儒家思想的影响开始逐步退去,但是因为没有正规的外部性金融机构,来为家庭提供投资、养老等必须的金融工具,子女依然是父母用来分散风险和跨期交易的主要投资品。
如今,随着近30年的经济发展,正规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出现,使“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成为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正在趋于平等。
这种平等,首先表现在父母对于子女选择权的尊重。
表面上,我们可能会感觉越富裕的家庭,越是尊重子女的选择,但其本质,却是父母晚年生活越有保障的家庭,越是尊重子女的选择,而“有保障”和“家庭富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会产生如上所述的错觉。
而对于晚年生活没有(足够)保障父母而言,他们的晚年生活,就需要子女来提供保障,如果他们不想改变目前的生活模式,或者有了预期的生活模式,那么最安全也是最保险的方法,便是让自己的子女提前过上类似的生活。
这样,他们自己的晚年生活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形式上都得到了保障。
但在晚年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父母和子女的生活就可以走上完全不同的轨道,这种情况下,父母给予子女的,更多的是中肯的建议,而不是强硬的要求。
其次,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正在改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中国家庭的愿望。
不过,著名作家王硕指出:
“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不太正常,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
望子成龙的父母,往往自己并不是龙。
他们对于子女的严格要求的背后,是自己人生目标没有达到的一种挫败感,并想通过子女,来达成自己人生目标的一种畸形的愿望。将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意,转变成对子女的压力。
有研究表明,父母在社会上遭遇挫折之后回到家里,会更容易对子女发脾气,也会在短期内更加严格地要求子女。
而对于事业成功的父母而言,子女将来生活的是否幸福,往往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所以他们也会送孩子去上各种兴趣班、特长班,但其目的是为了子女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和融入群体的能力。
就像王朔总结的那样,“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逼们知道吗?!”
最近热议的“如果清华北大毕业都买不起房,那买学区房干嘛?”的话题,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父母培养子女的目的,并不是希望他们将来拥有多少财富,或者拥有多高的地位,上名校只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他们要去学习的是自食其力,以及追求幸福的能力。
第三,家庭内部的相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在《金融的逻辑》这本书里,陈志武教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刘教授是广州一所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研究中国历代契约的变迁史,其学问之深令在下佩服。
2005年,刘教授来耶鲁大学访问一年。期间,他讲到自己的亲身故事。
2004年,在上海的内弟结婚,要花120万元买150平米的房子。他的内弟小王和未婚妻都在金融公司工作,年收入加在一起18万,他们手头的积蓄有30万,所以,买房子还缺90万元。
一种可能,当然是小王从银行做按揭贷款,如果做到30年到期、年息5%的按揭,小王今后的月供大约是4832元,年供不到6万,他们当然能支付,但占小王夫妻未来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不过,小王和未婚妻不愿意做按揭贷款,他们跟父母说,如果做按揭贷款,不是让他们已结婚成家就背上月供的包袱吗?
小王的父母想想,觉得也是,不能让年轻夫妻背上这么重的包袱!
正好他的父母年纪60出头,已退休,手头有60万养老用的积蓄。就这样,小王父母拿出手头60万的积蓄,刘教授夫妇把手头仅有的20万积蓄贡献出来,另一位亲戚出10万,给小王买上150平米的房子。
这样的例子在我国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但是这样的一种买房方式,却会为一个家庭埋下不和谐的种子。
从小王父母的角度来看,本来可以靠60万的积蓄安排好自己晚年生活,拥有自主的生活空间。
而现在,却要依靠儿子儿媳养活,平常的花销用度都要伸手给儿子儿媳要,从此处处都要看别人脸色养老了。
时间一长,必然滋生家庭矛盾。
但倘若小王夫妇采取按揭贷款的方式,而其父母在月供上对其进行必要的资助,如果实在心疼儿子,可以主动承担大部分的月供,在这样的安排下,虽然小王父母并不比前一种情况下少付出多少,但是家庭关系,却可以实现良性的发展。
02
不让孩子成为金融工具,你需要注意这些
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实可以有效分担本来由家庭承担的投资、养老等功能,让家庭关系回归本真,真正成为感情交流的场所。
那么,对于新时期的父母而言,有什么启示呢?
1、应该利用现代金融体系,尽可能疏解家庭承担的社会性功能。
从前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对于家庭关系的影响,主要就是通过家庭所承担的社会性功能来起作用的。
因此,将养老、投资等社会性功能疏解出去,可以让外界变化对于家庭关系的影响降低,从而也让家庭关系更加稳固。
可能有的家长会担心,如果自己提前做好了规划,将来不需要子女养老,会不会导致家庭的亲密度降低,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变淡?
对于这个担忧,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家庭亲密度,与是否需要子女赡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多年培养的结果,而不是靠赡养义务来维持的。
其次,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的家庭关系,来看父母担心的这种结果是否会发生。
美国的父母将子女抚养到成年,便尽到了全部义务,之后父母开始冲击规划自己的生活,而子女则开始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奋斗。
美国人这种父母、子女之间独立性很强的生活方式,不但没有影响他们的家庭关系,反而培养了他们极强的家庭观念,甚至强于中国。
比如,他们通常都会在办公室放置家人的照片,每逢节假日便会送上真挚的问候。
所以,疏解掉家庭承担的社会性功能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纯粹,在这种环境中培养起来的感情,也将更加真挚和长久。
2、不要将子女教育当做一种投资。
这里的“投资”,是从要求得到回报的角度来讲。
如果父母带着功利性目的来对待子女的教育,期望将来有个“靠山”,那么这种利己动机催生出来的教育,就很容易抹杀掉孩子的兴趣。
小到上什么补习班、兴趣班,大到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是父母在替子女做决定。这种培养模式下,要么孩子百依百顺,走上社会后仍然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要么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处处与父母作对,甚至厌学弃学。
举个例子。
去年6月,笔者两个朋友的孩子同时参加了高考,但是从高考前几天考试,这两个朋友的表现就开始截然相反:朋友A高度紧张,甚至开始出现失眠,因此在高考前2天,就请假回家照顾孩子;而朋友B则与平常无二,工作生活均照常进行。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朋友A给孩子的无形压力太大了,如果我是她的孩子,估计考前这几天都睡不好,考场上能正常发挥就不错了。
结果成绩公布之后,朋友A的孩子果然发挥失常,而朋友B的孩子则超常发挥。
固然,每个家长都会在孩子身上寄托很多希望,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如果这“希望”里面掺杂进了自身的利益诉求,那么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过多的干预,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家长对孩子讲:“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爸爸妈妈对你的辛勤付出吗?”
这样,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就是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让父母在人前扬眉吐气。
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一个人的人格,增长一个人的见识,提高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
但是,若将教育当作一种未来的投资,家长便会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金钱方面的付出,就代表了自己对孩子的重视,这样反而淡化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3、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理财教育。
中国人对钱的感觉,自古以来就是很矛盾的:古代文人看不起商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又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而到了现代,很多家长一方面自己拼命的挣钱,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长环境,但是却又不让孩子接触“钱”,或者说是不让孩子接触挣钱的事情,生怕孩子沾上铜臭。
实际上,将家庭承担的社会性功能疏解出去,不代表不让孩子接触真实的社会。
如果家庭想从小培养孩子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那么理财教育,便是不可缺少的有课。
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出版了一本名为《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书,他在这本书里通过对西方国家数十年经济发展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劳动报酬低于资本报酬的时代。
这个结论是什么意思?
通俗一点讲,就是辛辛苦苦干工作,不如投资挣得多。
但是,这并不是让我们放弃工作,都去搞投资,而是告诉我们在努力工作之余,应该让自己已经积累的财富进行必要的保值和增值。
理财,或者说对于自己的财富的管理,将是未来每个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References:
陈志武 《金融的逻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9-08-01
托马斯·皮凯蒂 《21世纪资本论》中信出版社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