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尝试:用PPP模式发展特色小镇
2017-03-25 07:08:00 来源:搜狐财经

  从2016年开始,政策红利云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发文,计划在2020年前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2016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国家发改委也随即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3月24日,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高峰论坛暨特色小镇合作开放大会上,包括政府部门和房地产人士为特色小镇发展建言献策,他们认为,创建特色小镇有利于破解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转化和动能转换的难题,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有效尝试,也是一条产业扶贫的有效路径。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副主任韩斌指出,引入PPP模式,将特色小镇的规划、管理等交给统一的运营商,政府负责总体的监督,有效提升了综合管理的效率,有助于突破治理瓶颈。

  谈及PPP城镇综合开发的特点,韩斌介绍,一个是投资规模比较大,相对单个的某一个具体公共服务领域,服务行业,它综合性强,投资规模相对比较大。同样要求合作周期较长,同样的因为涉及到各个不同的子行业,就涉及到多个部门协调,需要解决一些跨部门的过去存在的治理管理碎片化的问题。

  他指出,多项目捆绑,由单一的变成多个项目,交易结构更加复杂。一个综合开发的项目有很多模块,不同的模块要适应不同的运作机制,特别是回报机制,交易结构相对复杂,综合管理包括投资建设运营的要求会更高。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会议上表示,政府管理特色小镇应加强激励引导。其次,对特色小镇要有科学的评估,而不能“乱刮风”。

  仇保兴指出,评估特色小镇有几条原则。一是自组织,因为所有的特色小镇是由企业家、农民、创业者、工程技术人员从下而上所涌现出来的。二是共生,对周边地区产生正外部性作用。三是多样性,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多样性的支持。四是强联接,必须跟目标城市或周边主导产业强联接。

  仇保兴表示,还要从集群性、开放、超规模效应、微循环、自适应、协同涌现等方面入手。好的特色小镇和周边是共生、共赢的,跟产业和周边的节点强联结,利益共享。同时,好的小镇里企业高度分工与合作。另外,它也是开放的,可接入到全球的某一个价值链中。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