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见报后门诊量大了一倍 赵苏不忍心对病人“限号”
2014-12-30 08:51:50 来源:汉网
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 王恺凝  通讯员 黄征宇 马遥遥
 
他32年如一日。每天7点准时到病房,就连春节也来病房转转;为了方便患者,始终“蜗居”在不足50平方米的医院宿舍;怕老年病人听不清,查房从不戴口罩;坚持“视触叩听”, 细细琢磨每个病人。
 
他是赵苏,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曾获得中国医师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行医成痴,把时间和空间都给了患者,把他们的“生命之托”看得比自己的命还宝贵。
 
“平安夜”晚上8点,一名被鸡骨头卡到的急诊患者家属点名让赵苏做手术。刚刚到家的赵苏,还没进门就又返回医院。
 
“平安夜”被家属点名“保平安”
 
“我爸被鸡骨头卡到了,能让赵苏医生做手术吗?”前天晚上,家住武昌的蔡爹爹吃饭时不慎呛进一块鸡骨头,儿子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求诊。一到急诊室,蔡爹爹的儿子就要求由赵苏来做手术。
 
这时已是晚上8点,赵苏刚刚离开医院。接到急诊科医生的求助电话时,他刚到家门口,连钥匙都没来得及掏出来,他就返回医院,为蔡爹爹准备手术方案。
 
“我爸已经70岁了,再小的手术都有风险。”前天,蔡先生说,他父亲当时呼吸困难,还有出血情况,他吓得六神无主,想起“医痴赵苏”的系列报道,觉得赵苏一定能“保平安”,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手术很成功,蔡先生感激不尽。前天,他特意送来一箱苹果,每个苹果上都有“平安”二字。
 
每看完一个病人就洗次手
 
自从本报推出“医痴赵苏”的连续报道,他的仁心仁术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25日上午,赵苏在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坐诊。他每看完一位病人就洗次手,“这是对下一位病人的尊重和卫生”。可能是洗手太频繁,赵苏双手手背很干燥,还长了冻疮。
 
赵苏还改了“限号”的习惯。以前一到上午十点,为了保证就诊患者15分钟的门槛时间,他会主动要求限号,但现在很多患者拿着报纸来找他,他不忍心限号,不管看到多晚他都要把病人看完,门诊量比以前至少大了一倍。
 
“视触叩听”,细磨每个病人,尤其是首诊患者,依然不少于15分钟。这样一来,他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当天,40个患者看完已经是中午1点30分,他才喝上第一口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