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 张聪 贺俊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魏铼
时间:11月23日
人物:窦文涛
●人物档案
窦文涛,1967年出生,河北省石家庄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曾供职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1998年推出闲谈节目《锵锵三人行》坚持至今。他擅长引导嘉宾发表个性化的大胆言论,谈笑间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为海内外观众所熟知。2005年,他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推选为2004年度最佳电视主持人,并获评“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
●对话背景
从武汉大学毕业27年了,窦文涛依然在这里留下许多传奇,熟悉他的武大人都能讲出一两段轶事。
今年是凤凰卫视成立20周年,窦文涛是创台的老员工之一,他的招牌节目《锵锵三人行》做了18年。昨日,他和同事们一起来汉为“老东家”庆生,并发布凤凰的全新媒体产品。
一张桌子,三张椅子,他就像老舍先生《茶馆》中的掌柜王利发,和嘉宾们坐在一起锵锵出声,嬉笑怒骂,聊天下事。“观众们不用太当回事,就是聊天。”他渐渐把做节目当作“游戏”,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畅所欲言,和观众分享这种天马行空的状态。他也越来越游刃有余,就像烧瓷器的老师傅,烧出的成品越来越多。
在武大读书曾拥有最好的住房待遇
记者(以下称“记”):武汉大学是您新闻理想起始的地点,这次又来武汉为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庆生,您觉得武大的这段岁月给您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窦文涛(以下称“窦”):大学毕业之后我很少回武汉,这个城市给我的最好东西就是在武大读书的四年时光。武大是最漂亮的大学,四季有花,我读书时学校没有围墙,就在山水之间。
我们那时的学生在武大无拘无束,老师上课不点名,学生只要修够学分就合格,外系的课可以去听。我在武大图书馆看了很多砖头厚的书,像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之类的,今天听起来不可思议,但那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时尚。还有诗歌节,很多同学是湖北口音,就找我去朗诵。感觉很有意思,有很多故事。
记: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对您以后的工作有没有影响?
窦:每个人的命各不相同,我的命就是比较自由,到武大也是很自由的环境,干什么都是前头没有人。我读武大新闻系的时候,前头只有一届学生;我毕业工作到广东省电台,台里刚成立普通话的新闻频道;在那儿呆了几个月,赶上了中国广播从录音播出到直播;到了凤凰台也是初创,没有条条框框,自由发挥,才有做了18年的《锵锵三人行》。
记:影响这么大,那您对武大的感情是特别深。
窦:透露一下,我这辈子最好的住房待遇竟然是在武大(笑)。樱园上头有三个老门楼,靠近湖滨方向那个门楼是校广播台,我一个人在里头住,三间房一走廊,全套的音响设备,女生到我那儿开舞会。结果我大三搬回了普通学生宿舍,可能跟开舞会也有关系(笑)。
找到界限就找到了自由
记:《锵锵三人行》已经做了18年,一开始,您能预料到它能坚持这么久吗?
窦:很多人讲我的节目是谈话、清谈、言论,我觉得聊天更贴切,就是生活里的聊天。坚持这个词不准确,我没有硬挺的心理,近些年甚至可以说是享受。感谢我们老板能容忍我在《锵锵三人行》没广告的时候继续做节目,这是个小众节目,我是个小茶馆,小本经营,压力不大。
记:三思而后行,公众场合说话有时候也是有风险的,《锵锵》有类似顾虑吗?
窦:人真正的成熟就是给他自由,文责自负,凤凰给了我这个自由,对我来说需要自律。如果我说错了话,我和台里共担风险,公共媒体人的脑袋里都有个警察。在我的节目里,很多嘉宾是为了发表观点而来,观点就是他们的生命。但对我这个开茶馆的人来说,观点是一种谈资。我喜欢有限制,给我画个圈儿,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找到接近极限的乐趣。打破界限是有风险的,但找到界限就找到了自由。
记:您觉得自己在人情世故方面游刃有余吗?
窦:我有跟人交际的能力,没有跟人交际的爱好,很少出门,朋友们在一起如果有人活跃气氛,我就不说话,有人说我是做谈话节目做疲了。
经常觉得自己无知得可怕
记:在传统媒体被新媒体挤压的态势下,您对《锵锵》的未来会不会感到迷茫?
窦:在当今这个时代,有远见的人会迷茫,而鼠目寸光的人不会迷茫,所以我不迷茫,我每天眼前的事都顾不完,看不见远方,也顾不上看,没空迷茫。
记:如果有一天不用工作了,您会做什么?
窦:现在还没有养老的钱,我还得努力挣钱。很多年轻人说不想工作,我很有共鸣,我也不想工作。如果我有了足够的钱,不用工作了,我会比现在还忙,因为我爱好太多了,光看书时间都不够用,到死都看不完。我经常觉得自己无知得可怕,所以要多看书。
记:人到中年,您会不会也有那种中年人常见的愤怒?就是对现在这个社会有一些看不惯。
窦:我觉得,不靠谱的人,哪个年龄段都有;聪明的善良的人,也是哪个年龄段都有。如果你看不惯,那就是你有自卑感,当你觉得成竹在胸、全权在握的时候,就不会有看不惯的。你看不惯是因为被刺激到,与其看不惯,倒不如想一想。
(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