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开馆了
2018-07-19 08:44:00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是全球首座以大河为主题背景的博物馆

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

7月18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与美国环基会联合打造的一座集中收藏、展示、研究世界大河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博物馆——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在武汉园博园建成开馆。

贝林大河生命馆长啥样?长江日报记者带着好奇参观了该馆,为读者一探究竟。

这是一个

可以“环游世界”的博物馆

走进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首先看到的是出土于新疆奇台、中国最大的侏罗纪时期的马门溪龙和长37米、直径2.7米侏罗纪时期的硅化木。

整个博物馆分为五大展区,其中,“大河沧桑”展区主要展示了大河相关的地学背景和生命演化史;“大河珍灵”展区主要展示了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叶尼塞河、多瑙河、黄河、恒河、湄公河、墨累河、尼罗河与马拉河等世界代表性大河的生物多样性;“大河沉思”展区主要通过生物的灭绝和人类环保意识觉醒行动的展示,揭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大河探秘”展区主要为河流地质与生物有关的互动项目,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加深对展览的理解。“科普空间”为教育教室,利用展览资源与社会资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自然知识服务。继续深入到大河的长流之中,可以看到中国修复装架最大的巨犀化石骨架,还能一睹世界罕见的印支虎、黑猩猩、渡渡鸟、鸭嘴兽、海獭、白狮、北极熊、北极狼、北极狐等动物标本的风采。

开馆当天,博物馆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参观。来自汉口的李先生介绍,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即将开馆的消息很是兴奋,因为武汉还没有一座自然博物馆,当天他特地带着孩子前来参观,一方面可以让孩子近距离观看动物,了解自然,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自己可以用短短的半天时间,欣赏到从亚洲到非洲,从澳洲到美洲,从沙漠到草原,从雨林到雪原的各种生物,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可以环游世界的博物馆。

高科技元素

成博物馆的关键词

参观中,记者和参观者最大的感受,除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动物标本外,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各种高科技和无处不在的沉浸式体验元素。不管是视觉、听觉、触觉,还是味觉、嗅觉,观众所到之处都有惊喜。和逛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有些展项附近,突如其来的冲击感会让参观者吓一跳,又或者感受到自己马上进入到亚马孙河腹地。

记者从博物馆了解到,家长还可以带孩子来博物馆度假,夜游或夜宿博物馆;或参观各个大河,在不同的大河流域搭建自己的住所;或入住动物屋获得不一样的体验,或伴着远古恐龙鼾声入睡,或伴着极光而眠,感受其他博物馆没有的场景。

3D场景的设置,也让人忍不住尖叫,虽然参观者都知道面前的场景是艺术家的作品,但仍然会激动不已。记者试着戴上3D眼镜,站在一块宽屏前,展柜的动物标本瞬间活灵活现,嗷的一声嚎叫,一只非洲狮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狰狞的大牙,猛扑了过来……

目前,高科技已经成了现代博物馆的标配,贝林大河馆也不例外。整个场馆里,VR、AR、MR、大数据、互联网以及AI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元素到处可见。只要带上相应的设备,参观者可以立刻与这些标本来一个亲密接触。

十大镇馆之宝静候您来

1

中国最大的龙足迹化石墙

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龙足迹化石板长15.3米、宽8米,面积120平方米,国内罕见。遗迹仿佛再现了2亿年前动物之间追逐争斗的场面,既有“龙”行湖边,又有鱼翔浅底,还有节肢动物爬行,是解密晚三叠世脊椎动物演化的重要资料。

2

中国博物馆展出的一根最长的硅化木

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硅化木出土于新疆奇台县,为侏罗纪时期的高大乔木石化而成,树形保存完好,木质结构清晰,总长37米左右,根部最大直径2.7米,极为壮观,是中国所有博物馆展出的最长的硅化木。

3

中国修复装架最大的巨犀化石骨架

巨犀是生活在两千万年前的大型哺乳动物,也是亚洲特有的犀类。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巨犀骨骼装架标本长8.8米、高4.2米,生前体重或超过20吨,真骨骼化石占比90%以上,是迄今为止有记载的完整度最高、修复装架最大的巨犀化石骨架。巨犀骨骼碎片来自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间收藏,由天演博物馆整理修复并装架完成。

4

似虎非虎的虎猫

虎猫,是一种非常漂亮的野猫,属于食肉目猫科虎猫属,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看似普通的一种野猫,却被生物学家评为“最难描述的猫科动物”之一,因为虎猫身上的花纹实在太复杂多样了,既有虎的条纹,又有豹的梅花斑,还有猎豹的实心点。虎猫为独居性动物,一般在黄昏到黎明的这段时间觅食,以犰狳、负鼠等多种脊椎动物和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为食。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虎猫标本在亚马孙河展区展出。

5

有“海洋小丑”之称的北极海鹦

北极海鹦,为鸻(héng)形目海雀科海鹦属的一种,嘴巴颜色鲜艳,形似鹦嘴,体型和鸭相似,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有“海洋小丑”之称。生活在北大西洋,喜欢吃鱼,繁殖季上岸。北极海鹦的婚配制度为一夫一妻制,常在草坡或岩石缝下挖洞筑巢,夫妻双方均忠诚于自己的巢,每年回到同一个地方繁殖。一年只繁殖一次,每次只产一枚重达60克的蛋。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北极海鹦标本在叶尼塞河展区展出。

6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类

袋獾,为袋鼬目袋鼬科袋獾属的唯一现存种,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类,仅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皮毛黑色,胸部和臀部有不规则的白斑。平均体长65厘米,体重8千克。尾巴粗壮,储存有丰厚的脂肪,基部的臭腺能够释放出浓烈的刺鼻气味,用于标记领地。白天在灌丛或洞穴休息,夜间捕食,听觉、嗅觉、视觉都很灵敏。雌性袋獾有育儿袋,开口朝下,不同于袋鼠。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袋獾标本在墨累河展区展出。

7

不擅长伪装的白狮

白狮,即通体白色的狮子,它并不是一个特别的种或亚种,而是非洲狮的另一种色型,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主要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野外数量极少,由于颜色过于醒目,不便于伪装,生存不易。白狮是白色隐性基因的表达,所以白狮的后代一定是白狮。但是,白狮的父母却不一定是白狮,一对棕色狮子也可以生出白狮,概率为四分之一。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白狮一家在尼罗河展区展出。

8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大象

非洲草原象,为长鼻目象科非洲象属的一种,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大象,平均身高3.2米,体重6吨,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以植物为食,可以吃掉整棵大树,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

雄象独居生活,而雌象和幼象在女族长的带领下集群生活。非洲草原象一共有六颗牙齿,两颗门齿(即象牙)和四颗臼齿,门齿终身生长,臼齿一生要更换六次,用以应对磨损,没有牙齿则不能生存。

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非洲草原象,体长5.35米、身高3.3米,标本在尼罗河展区展出。

9

中国唯一的一只金刚猩猩

金刚猩猩,为大猩猩的俗称,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灵长类,强壮有力,站起来身高可达1.8米,体重可达270千克。雄性大猩猩成年后背部毛发变为银灰色,所以大猩猩又叫银背大猩猩。常在地面活动,以素食为主。寿命较长,在野外能活到40岁左右。繁殖率极低,一只雌性大猩猩平均每6-8年才能成功养育一个后代。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西非低地大猩猩,是西非大猩猩的一个亚种,属于灵长目人科大猩猩属,主要生活在非洲中西部的森林环境,极度濒危。标本在尼罗河-马拉河展区展出。

10

极度濒危的印支虎

印支虎,为虎的一个亚种,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种群数量下降最快的虎亚种,目前已极度濒危。印支虎主要生活在南亚、东南亚的阔叶林中,独居,以野猪、鹿、水牛等中型到大型有蹄类动物为食。体型较其他虎小,体长2.55米-2.85米,体重150-195千克。作为一个顶级捕食者,印支虎的主要天敌是人类,由于栖息地被破坏,野生种群大都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武汉自然博物馆·贝林大河生命馆的印支虎标本在湄公河展区展出。

长江日报记者熊波 通讯员邓志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